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探究

时间:2023-06-19 13:2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中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能够在危险来临时不丧失理智。即使在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仍能自律积极的应对生活中的诸多诱惑和危险。力图在学校中加大安全教育的比重,提高在校职工及学生对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中学生;生命;生命价值观;生命教育;生命安全教育

任何一种教育都要研究至少三个问题:要教育谁?教育的规格和质量标准是什么?教育者的想法和教学内容如何去实现?显然,第一个问题是说教育对象的设定;第二个问题则是教育的理想或者目标;而第三个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了。

当然,教育方法取决于教育对象。初中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未形成,尚处于可塑时期。在这一阶段,各种教育想法得以付诸行动,教育方法得以大展身手。而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过于功利的应试思想,往往会是错失这一关键时期,最终导致懵懂的青少年在社会大染缸的熏染下,渐渐步人歧途,做出危害自己也危及他人的行为。

在众多需要教师引导的学科当中,生命安全教育是个小学科,不会占用很多课时。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

一、中学生接受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課程标准》中强调,初中学生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叛逆期,是价值观念教育及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急需各方面给予正确帮助及引导。为适应中学生的发展需求,生命安全教育这门课设置了道德、法律、国情等与初中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并将三维目标与思维方法、思维方式融为一体。这类课程设置的这些内容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法律素养、道德品质的进一步形成,同时也能更好的培养乐观向上又积极的生活态度,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使中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生命,宽容并关怀他人,欣赏他人行为背后的品格,从而达到自我生命意义的提升,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此同时,能够帮助他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7年长春市晨光中与吉林省少管所联合办学,这项极其有意义的民生工程的推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少年犯的犯罪心路历程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从小没有树立一个合理的生命价值观,对自己生命及他人生命的安全不够重视,不够尊重。简单来说,就是对生命没有起码的敬畏。

这又似乎不仅仅存在于这群年少的服刑人员身上,也广泛的存在于广大的青少年身上。

生命安全教育课程力在提高学生对生命意识的觉悟和自我道德的修炼,引领学生逐步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珍惜生命、去感悟生命,提升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能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为了实现生命教育目的,让学生学会尊重、学会敬畏生命,学校应辅助学生具备高度的生命意识和安全意识。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二、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依据

以叶澜为代表的教育学者们提出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价值理念,认为学校教育应关怀生命,以培养具有积极生存、主动健康发展的个体为使命,学校教育生活应关注生命个体的生存状态。关注学校可能开发出的多种多样的生命成长资源。1影响生命安全的主要因素无外乎就是外在的突发事件,其中就有人为突发事件、日常伤害和自然突发事件等。例如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存在缺陷,食品卫生方面不达标;家庭环境监管力度不够,自身及身边人的法律意识较薄弱,以及沉迷网络游戏等,以上都会引起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

07年2月7日教育部发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这无疑为生命安全教育提供了又一重保障和有力的政策依据。纲要中指出,公共安全教育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与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主要体现在: 1.应对突发不良事件及歹徒袭击事件,应对自然灾害发生,应对疾病及日常伤害事故,日常安全法规,交通法规,性安全教育,身体健康教育,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教育,保护关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等。2.抓好生命安全的常规教育,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帮助引导学生了解保护个体生命安全的知识和法律法规,树立和强化其生命安全意识,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关系,将伤害降到最低程度。3.抓好生命安全的常规教育:(1)身体健康方面,生活安排、阳光体育,良好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事故预防。(2)心理健康教育、性安全教育。4.进行突发事件演习(防歹徒、防火、防震、防溺水等)。

三、晨光中学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晨光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校外现状

晨光中学是一所地处长春市二道区的全封闭军事管理男子寄宿中学,现在校全校师生共160人,吉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016年5月至今接受教育201人次),90%以上都是家庭有残缺的孩子。在从教的二十几年中,与学生“打交道”的次数已经难以计数。

调查发现,依赖爷爷奶奶“隔代监护”的同学占多数,有70%以上。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负担过大,为谋生计,父母只能外出务工。但是绝大部分祖父祖母都年纪较大,精力不济。没有能力监管孩子,即使是有能力照顾,也以溺爱的方式为主,迁就过度甚至有时成为孩子的出气筒。如此一来,以隔代教育代替父母的教育和培养,无疑使孩子的生活、学习、基本技能等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分析如下:

1、隔代监护。这种情况导致孩子缺乏亲情呵护,性格孤僻,遇事易于冲动,与人难于沟通。3

2、网络游戏占据着学生的课余生活。致使学生在课堂以外,不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书,或者找同学聊天玩耍。荒废学业的同时,也及容易走上歪路,对孩子的成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3、周末与寒暑假等假期期间是青少年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由于监管成了“真空”,孩子的自护自救能力不强,导致许多事故屡屡发生。

(二)晨光中学生命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教育方面,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欠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利用宣传标语、报栏、国旗下的讲话、橱窗、主题班会等宣传安全意识的相关知识方面,学校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同时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安全演练、安全宣传、制度保障等等,但是,仍旧缺乏实效性。当前看来,学校存在学生意识不强,教师没受到专业训练,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以上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虽然不受中高考影响,但学校在试图尝试素质教育之时,并没有完全抛开应试教育的影子,安全教育还是被边缘化了。

第二、没有准备统一的生命安全教育的教材,生命安全教育主要通过各个学科的相互引申和迁移来得以实现。

第三、安全教育、安全演習基本偏向形式化,并没有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四、师资队伍缺乏专门型人才。无专业又专任的安全教育教师。大多数时间由其他教师兼职。

第五、学校的安全教育单方面努力,仍没能取得社会、家庭的足够支持。

四、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对策

(一)创新生命安全课课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其生活化原则

创设生活情境,教师在课堂导人环节可以适当加入生活化的语言和音频图片。让学生能够体验感悟生活,让教育散发出无尽的力量来实现她的本真性。其实生命教育的教材是源自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它是真实生活的再现。好的课堂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思维模式,从而便于教师对学生更好地引导。

(二)提高教师生命安全教育的专业素养,增强安全教育的渗透性

《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并且要掌握新的课程理念来指导课程教学。并能够通过对课程的开发和再利用,在深度挖掘素材的同时,能够整合教育资源,更好的为生命安全教育教学服务。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有生命安全意识的植入。不仅如此,教师本身也应有生命安全的超强意识,以及对本身职业的高度的责任感,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总能够抓住时机,因材施教。

(三)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并切实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独立思考和积极实践。生命安全教育课程要坚持室内室外、课内课外相辅相成,鼓励学生们在实践里积极去体验和探索,把价值观的引导深埋在具体的实践环节里,通过道德层面的实践来促进学生人格品德的健康全面发展。

虽说人无完人, 但我们的教育理想就是要追求“‘完人’的境界”。人人都有缺陷,但是我们的教育仍然得尽力弥补这缺陷。象牙塔外的生活可能并不那么完满,有些甚至“尘土飞扬、一地鸡毛”,但我们的教育却还是要让少年尽力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去体验多彩的生活。他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神圣的尊严,更要具备丰富的感情和永不枯竭的创造力。最后,更要有对生命足够的敬畏和包容。

参考文献

[1]魏春华,浅析初中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J]新课程(中学),2016(3).

[2]李德雷,加强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J].中华少年,2017(34):252-253.

[3]叶澜:《教育学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4]《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

[5]《赵楼中学学生生命安全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第21页

推荐访问:探究 中学生 安全教育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