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采运技术存在的问题分析

时间:2023-06-18 19:30: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森林生态采伐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按森林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伐区区划和设计、山场作业及组织管理等森林经营活动,把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以达到持续发展森林资源的目的。森林生态采运可归纳为:选择合理采伐方式;选择合理集材方式和工艺类型;设计适合当地条件的机械设备选留母树和保护幼树幼苗;伐后及时更新;合理布设林道网等。综述了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的理论,回顾了国内外森林生态采运研究的进展,分析了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森林生态 采运 存在问题 对策

森林采运技术既是人类利用森林资源、改善森林结构质量、促进林木生长的手段,又是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人为因素.为了使森林采运技术和森林生态系统协调发展,探索新型采运技术是森工技术发展的必然规律,生态采运技术应运而生。

一、森林生态采运技术理论研究

综观我国森林生态采运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归纳为:选择合理采伐方式;选择合理集材方式和工艺类型;设计适用当地条件的机械设备;选留母树和保护幼树幼苗;伐后及时更新;伐后及时清理;合理布设林道网等.

1、采伐方式和设备

采伐方式分为主伐、抚育间伐、更新采伐和低产林改造4种;主伐又分为皆伐、择伐和渐伐3种,但主要是前2种。采伐方式选择的合理与否,主要在于它们是否适合于当地的具体条件。

1)皆伐 1952年,林业部对皆伐提出3个适用条件,后经各地逐步研究和补充,提出了皆伐的9个适合条件和4个不适合条件,并写入有关规程。

2)择伐 择伐本身是一种科学的举措,但在具体施行中往往存在着是否科学的问题.建国前,我国实施的择伐就是“拔大毛”,即采大留小、采好留坏.后来根据采育结合思想实行采育兼顾伐,但仍以获取木材为主。

上述的皆伐和择伐适应条件比较完整,综合考虑了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如严格按上述要求来做,必然会使森林得到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但我国长期以来在对待采伐方式问题上,主要是在采伐执行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法规控制.

3)采伐机械设备 采伐机械设备的设计主要是从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作业安全性、减少立木摔伤和砸伤率,以及保护保留木等方面考虑。

2、集材方式、设备和工艺

1)集材方式 传统集材技术的研究主要体现经济效益,对生态效益的研究较少,研究成果的鉴定评价一般以“经济技术指标”为主.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生态采运理论的出现,集材作业成本和对环境的破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已成为目前生态采伐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取得可喜的成果。

2)集材设备 70年代后,随着天然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大幅度减少,大面积人工林进入抚育间伐和主伐阶段.因此,我国科技人员研制出各种集材拖拉机、绞盘机和索道设备.最具代表性的有:j-5集运机、st-30型人工林集材机、50g型高山集材机、cj-40营林集材机、js3-3、jsx2-0.4型绞盘机和轻型索道集材系统。

3)集材工艺 伐倒木、原条和原木集材工艺类型不但影响集材作业成本,而且影响对林地干扰强度和移出采伐迹地的林木生物量,使土壤结构和养分含量等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但这方面研究较少.

3、布设林道网

随着对森林的多功能性认识加深,人们对林道网的认识也从单一的木材生产逐步向木材生产、更新抚育、森林保护和游憩等转变.目前,有关林道网的配置方法、林道密度的计算、道路等级的确定和林道弃养等问题仍以经济效益作为目标,有关林道网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甚少。

二、生态采运存在的问题

1、部门重视不够,科研经费投入少

计划经济时期,为适应对木材的大量需求,国家在森林采运科研方面有巨大的投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木材的需求有增无减,但国家在森林采运科研方面几乎没有投入。

2、研究创新欠佳,研究方法不完善

我国对生态采伐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研究,都是针对特定地区的特定林分而言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创新不够,研究也不系统。虽然对各种集材方式的适用范围、集材效率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但大多仍存在于理论阶段。在实际应用中,面对可采伐量的减少及采伐方式的转变,很多林业生产单位仍沿用传统的集材方式,未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效率、低成本、环境破坏度小的集材方式和集材设备。历来木材生产只强调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忽视采运作业对森林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如何从理论与实践中探索森林生态采运作业技术,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3、资源利用转向,作业系统研究慢

从森林资源状况和木材生产实际情况看,伐区生产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企业木材生产量在下调,林区富余人员在增加,森林形态变化很大。目前仍没有研制新的人工林集材机械设备,对既保护生态环境又高效的人工林作业系统的研究滞后。

4、木材物流落后,生态环境破坏大

传统木材物流以资源驱动来寻求发展,漠视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木材物流观念落后,以自营物流为主,导致木材物流发展滞后,且对木材物流的运输优化研究较少。传统的林道网建设仅凭经验,缺乏科学理论数据的支持,不合理的林道网密度和道路施工严重影响林道两旁树木的生长,以及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林道网等林地物流基础设施的修建及木材采、集不当造成土壤侵蚀、地力下降等,严重破坏林地生态环境。

三、生态采运研究对策

1、正确认识我国森林生态采运技术

要求在森林经营中实现经营思想和经营观念的转变,正确认识采运技术的双重性。采运生产的积极作用是指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改善森林结构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其消极作用是指盲目的采伐会导致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及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把生态采运技术作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具体表现形式,把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生态采运技术的指导思想,在森林经营中贯彻实施生态采运技术,有利于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2、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攻关研究

森林生态采运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学科众多,因此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林学、生态学、土壤学、水文学、气象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和森林工程学、土木工程学等,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适用的采运技术。从理论上不断研究、探索,使之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从实践上不断探索实践,以便完善理论体系,丰富实践成果,从而制定出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采运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3、建立森林生态采运评价指标体系

采运作业作为一种对森林的人工干预活动,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和森林的环境服务功能,对这些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和采伐作业环境成本核算研究的基础。在评价指标选择时应注意综合性和可操作性这两个基本原则。应根据不同评价子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分别建立采伐作业技术、森林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生态采伐评价的一级指标,并由一级和二级评价指标形成森林生态采伐评价指标体系。

总之,森林生态采运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理论上需要去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使之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从实践上需要不断去实验、实践,以便完善理论体系,丰富实践实验,以便探索出比较完善的实施森林生态采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推荐访问:生态 森林 分析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