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生成经典,经典与传播共生

时间:2023-06-18 19:00: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经典是时代、地域、民族审美文化的整体概括,与文本传播关系密切。壮族民间传说《刘三姐》作为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有其生成的生态环节,也有其特殊的传播模式与传播规律,文本的发展过程揭示了经典与传播相生共发的内在生态关系。《刘三姐》传说的民间口传文本孕育了经典,戏剧文本聚形了经典,影像文本则造就了经典,最终在传播中生成经典,并且使经典与传播共生,创作、传播与接受三位一体,实现了《刘三姐》整个文本的立体超循环发展。

[关键词]《刘三姐》;经典;传播;生态

[作者简介]龚丽娟,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08级博士生,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师,云南 昆明650094

[中图分类号]1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04-0161-06

传播时刻发生,经典在其中生成。艺术传播较之其他传播,是一种以精神为主的传播模式,有其特定的传播模式、机制与规律。《刘三姐》作为民族艺术的经典之作,其文本的传播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生态过程,有其特定的传播环节、传播模式与传播规律,使经典与传播相生共长、整生发展。

一、传播中生成经典

经典是一个民族、时代、地域的审美意识的整体概括,是人类审美文明与生态审美文化的表征,也是人类审美理想的寄托。这种带有原创性、独特性的艺术,其地域性与民族性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文化特征,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审美认同。经典的生成是文本不断聚形的过程,经典的雏形不断发展演化,聚形为经典的成型,中间始终贯穿着文本的审美根性与文化通性。经典的生成集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为一体,其传播主体从个人到整体有序扩散。每一形态的文本交错互生,其经典性的内涵、意义与价值也随之逐渐凸显,最终聚形为经典文本,实现了经典的生成与可持续协调发展。

传播生成经典,经典需要传播。经典一旦生成,便具有无限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会更加广泛地被传播、接受与再创造,其内在意义与审美价值不断升华。经典是文本传播的核心价值所在。传播的目的在于生成经典,经典的价值在于其深刻丰富内涵的辐射与传播。可见,经典具有很大的传播价值,因为其深刻的艺术内涵和被普遍认同的审美价值将更多地受到关注。经典的传播是文化与艺术不断生发的希望所在,也是文化和艺术再生的有效手段。因此,经典的文本也就需要更广泛、多途径的传播,甚至在传播过程中经历无数次的再创造。

我们向往、阅读并深深眷恋着经典.因为它是一种能指与所指均强的精神符号系统,具有一般文本无可替代的深邃的艺术境界、深刻的艺术内涵与恒久的审美价值。经典的生成正是传播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是引领时代的文化潮流朝着更高艺术境界发展的精神向导,也是文本终极价值的显现。

文本传播的生态基础在于文本内在的审美价值和经典潜质,一旦具有发展为经典的可能,文本便会在漫长的传播中朝着经典发展,成为经典之后的文本也会继续得到传承与发展。《刘三姐》是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传说本身无限丰富的内涵,文本因此具有向各方生长的内在条件,具有向经典生成的潜质。传播与文本相生共长,生成经典。“刘三姐”这个经典人物形象,在文本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凝聚着地域、时代、民族的审美理想,她的美丽、聪明、勇敢、和谐等等,都是审美文化与审美理念的显现,是地域文明孕育出来的生态文明的代表,也是农耕文明审美化生存与自由理想的表征。

《刘三姐》并非从产生之初就是民族艺术的经典,而是历经千百年的传播、接受与再创造,最终成为经典,并呈现出独特的传播生态模式和传播规律。传说讲的是一个壮族女歌手唱歌、传歌、超脱的故事,然而这个简单的故事在千百年的传播中竟衍生出将近百种故事版本。这些丰富的文本不是凌乱无序的,而是有着共同的内在精神与审美追求。因此,这一文本具有很强的可阐释性,经过了最初的民间社会集体创作、传播、接受,然后在受众中经过再创造、再传播、再接受,使得文本在长期的流传中不断变异,不断发展,生成版本各异的文本生态。

《刘三姐》文本的多样性与可阐释性证明了经典的魅力,其他民族民间传说如《阿诗玛》《梁祝》等,都在不断的流传中演变成情节相对完整固定的经典文本。经历了诸多形态的发展之后,《刘三姐》文本不仅生成一个相对经典的文本样态,还形成了一个以追求自由为主要生态审美内涵的经典内涵。她的可贵之处在于经典性没有凝固,而是充满活力、继续生发。《刘三姐》是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其明晰的传播生态历程亦是经典生成、传播的典范。

二、《刘三姐》文本传播的生态环节与过程

传播生成经典有其特定的生态过程与传播特点。刘三姐成为经典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独特性。因为文本发展过程漫长,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呈现出一种整生发展的生态路径。《刘三姐》从最初的民间口口相传,到后来的舞台传播,再到光影声色的大众影像传播,文本在传播中的不同形态构成了《刘三姐》传播的生态过程,使文本在传播中显现出永继不断的生命活力。

1.民间口传文本——孕育经典

自唐代开始流传至近代的《刘三姐》是原生态的民间口传文本,千百年来通过民众的口口相传,孕育了经典的雏形,具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清新朴实之美。《刘三姐》民间口传文本根基在于广泛的民间社会,语言符号为主要传播媒介,口口相传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从先秦时代的壮族的《越人歌》开始,南方民族就具有好歌的传统,这一风俗至唐代方才生成完整的传说文本《刘三姐》。经典是在传播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将民族、地域、时代的审美意识、艺术风尚、审美理想聚集于文本之中,成为经典的雏形。口口相传的传说孕育了经典的潜质,人物的审美理想和故事的审美内涵构成了经典的雏形。

经典文本的形成是由传播方式所决定的,文本传播的凝聚性、三位一体性是经典形成的根源。民间口传文本集创作、传播、接受三为一体,三位一体不是独立进行,而是一个立体网状的链态结构,创作——传播——接受——再创造——再传播——再接受。层层递进,周而复始,螺旋提升,立体发展。三者的主体都是从个人到集体的民众,他们在这一过程中身兼三职,在共同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将创作、传播、接受层层推进,立体网状提升。《刘三姐》传说的经典情节与“歌仙”雏形都在这一时期形成,他们将现实中无数个“刘三姐”合而为一,融人民族的、地域的、时代的审美风尚与审美理想,熔铸成典型的故事情节与艺术形象,为经典的生成奠定基础。由此可见,作为集创作、传播、接受为一体的文本,民众的审美经验、审美理想、艺术品位都是经典雏形生成的基础,文本的传播模式为经典情节与经典形象的进一步凝聚创造了条件。

民间口传文本除了传播模式的三位一体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形式多样,内容分散,文本的时空很宽广。虽然口传文本在文本生境和审

美意识上有其共通性,但是内容和形式却在民间社会无拘无束地生长开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千百年的时空中凝聚为充满朴素生命力的经典。

从地域生态上来看,《刘三姐》流传广泛。自有史料记载开始,《刘三姐》的传播就不仅集中在两广地区,而且在周边的贵州、云南、江西甚至更远的台湾、香港都有流传。但是,传播主要集中在广西,宜山、贵港、柳州、桂林、南宁、百色等地均有流传。广西地处岭南,山水秀丽,民风淳朴,少数民族众多,正是其整体生境孕育了这一经典,并且从根本上影响到文本内在的精神信仰与审美追求。据现有史料记载来看,《刘三姐》传说产生的时间最早是唐中宗年间。明代孙桂芳在其《歌仙刘三姐传》中讲“少女三妹,生于唐中宗神龙五年巳”,清代屈大均、王士祯、张尔翮等人也对刘三姐有过相关记载。覃桂清先生在浩瀚的历史资料中清理出有关文物史料的历史系统,“唐代1条。宋代2条,清代7条,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八十年共有12条”。《刘三姐》的传播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竞渡千年,演绎成一个传奇故事。

民间口传文本是文本传播的基础,其独特的传播模式孕育了经典的雏形,也促进了经典的形成。口口相传的传播方式,与山歌语言为主的传播媒介,还有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从根本上奠定了文本的审美基调,规范了文本的审美氛围,生发了文本的经典雏形。《刘三姐》经典雏形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现代舞台文本产生之前一直都是口传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文本的艺术追求与审美意识,其文本的多样性与分散性也为舞台文本进一步聚形为经典文本奠定了基础。

2.舞台传播——聚形经典

民间口传文本孕育并生发了经典,而舞台文本是口传文本之后的经典聚形的重要环节。因为广西境内少数民族众多,与汉族交融互渗,故而桂剧、彩调、歌舞剧、师公戏、邕剧、山歌剧、粤剧、木偶戏、牛戏、采茶、侗戏等剧种缤纷共呈,《刘三姐》被形式多样的戏剧搬上舞台。舞台文本的聚形一方面强化与定型了经典的雏形,使故事的情节在多样性中更加精炼;另一方面也培植了典型的艺术形象,巩固了“刘三姐”的传奇色彩与艺术价值。舞台艺术是剧本创作与舞台创作共同的成果,形式多样的戏剧用各自的艺术形式与审美理念演绎这一共同的传说,使其内容表达既充满张力又充满聚力。

上个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随着柳州彩调团和宜山县文艺团体成功上演彩调《刘三姐》,彩调与山歌形成比较完美的结合,戏剧舞台艺术便开始对《刘三姐》这一题材充分挖掘,形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繁盛的舞台文本的聚形。《刘三姐》演出了无数场,广西演出过《刘三姐》的文艺单位有1200个以上,演员人数多达5800余人;广西看过演出的人数达到1200万以上。1960年南宁举行《刘三姐》汇演,将舞台文本的繁荣推向顶峰。“参加这次汇演的有六个专区的代表团和区直单位的各族创作人员、演员等共1400多人,他们当中绝大多数是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和机关干部,工农和工农子弟占57%以上。”可以说,《刘三姐》的演出、观看与接受都是全民性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民间的力量,群众不仅是一个单纯接受的群体,他们积极介绍故事线索和材料,推荐演员,在演出现场与台上演员一起唱和,演出现场是一个整体的舞台,所有的人都参与其中。比起民间口传文本,这种集中化的舞台文本有纯雅艺术的参与,山歌与戏剧的结合符合了彼时民众的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准,雅俗共赏,使文本更具吸引力,传播更集中,极大地增强了文本传播的力度。

舞台演出不仅带动了观众的热情,而且在社会各个团体之中都引起强烈的反响。广西区文艺界、戏剧界、音乐界、美术界都对彩调《刘三姐》进行了专题座谈,这些讨论对于剧本创作的改进、舞台表演的唱腔动作与道具背景的设计、音乐的渲染渗透、服装色彩的搭配等等,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作为受众的民众集体再创造了舞台文本,使其朝着经典聚形。此外,《广西日报》作为重要的媒体,对《刘三姐》的演出安排到座谈反馈都作了详尽的追踪报道和及时反馈,极大了协助了文本的传播。更为重要的是,它成了一个对演出进行反馈的阵地,评论与批评都通过这一权威公之于众,上至官方,中至专业文艺团体及个人,下至普通民众,都热情澎湃对这些精彩纷呈的戏剧文本进行观后品评,这些举动直接推动了剧本和舞台演出的再度创作、再度传播和再度接受。

因此,在舞台文本中,传播、接受、创造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比民间口传文本的简单互动有所进步,三者相生互发,立体整生。剧本创作和舞台演绎都是在民间进行,并没有脱离原有的民众基础,受众也是数量庞大的民众,他们在接受的过程中对演出作出强烈的反应和及时的反馈,报刊有专门对舞台文本进行评论与欣赏的文章,更有专业化的团体和学者对文本有了深入的研究与批评,这些都促进了文本的进一步发展。在此基础上,剧本的创作和舞台的创作都得到共同修改与提高,又将形成一轮又一轮的循环推进,使文本整生发展。

原生态的民间口传文本生成了经典的雏形,聚生态的戏剧文本将经典雏形带上舞台,用世俗化的纯雅艺术演绎,规范却又不失自由,戏剧的多样性更是使经典雏形逐渐聚生为完整的经典。聚生态的舞台文本将山歌戏剧化,戏剧山歌化,辅以舞台艺术形式,演员来自民间,演出自然清新,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标准,拥有诸多的民间受众。舞台文本的一切没有脱离文本生长的民间社会,演员、观众都来自民间社会,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三位一体,相生共长,使文本在传播中充满生命力,不断改进,扩大传播疆域,在锣鼓喧天、唱腔婉转的戏剧形式中感染数量更多的受众,从而朝着经典目标聚生。

因此,舞台文本在文本由民间走向经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它一方面在经典的雏形基础上聚生了经典,另一方面也是经典生成的重要环节,促进经典的真正生成。

3.多媒体影像传播——造就经典

舞台艺术将《刘三姐》的经典潜质充分聚形,为经典的进一步生成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集创作、传播、接受于一体的传播模式很好地被沿继下来,文本的经典模本也趋于稳定,故事情节与艺术形象都逐渐在舞台文本的强有力的聚形中得以巩固。在舞台文本向影像文本过渡的阶段,文本形式的固定化使经典越来越成熟,其传播模式也在随之进步。影像艺术的出现给《刘三姐》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使文本在多样化的舞台文本的基础上逐渐聚形为经典。影像的可复制性和传播范围的扩大,增强了传播的力度。

影像文本与以往文本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仅使用山歌这种语言符号,而且开始使用一种视觉性的非语言符号,以声色光影等手段的“蒙太奇”剪辑方式组合起来的影像艺术来演绎文本,大大地拓展了文本传播的现实领域。1961版的影片《刘三姐》以全新的艺术形式挖掘了文本自由化的审美内涵,在优美嘹亮的山歌声中展现了如诗如画的桂林山

水,在当时的华语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产生了一种轰动效应,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桂林阳朔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采用了罗马竞技场式的开放实景舞台,在山水大自然中发生、上演、传播这一经典,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成为传奇式的经典文本。最近的电影《寻找刘三姐》和正在拍摄的电视剧《刘三姐》,寻求在传统的题材中推陈出新,挖掘其经典的艺术价值。

影像艺术的艺术性与技术性都很强,在声色光影的优化组合中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演绎传说的艺术内涵。经典的舞台演出和影视作品都被刻录复制成光盘,清晰的播放效果使人们随时都可以重温经典的魅力,而且这种精密而便携的艺术制成品具有易于收藏的特点,经典的价值也随之流传保存下来。此外,美术作品《刘三姐厕集》的出版,旅游广告、经济开发都积极运用“刘三姐”这一形象,也属于影像传播的一种。网络技术的超强影响也扩大了文本的传播,有关“刘三姐”的图片视频信息成千上万条,其中有1961版的电影《刘三姐》,70年代的歌舞剧《刘三姐》,还有一些地方戏剧演出视频,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等等。近期拍摄的电影《刘三姐》与电视《刘三姐》是影像表达的延伸,可见,作为经典文本的《刘三姐》的传播从未中断,而是不断地发生。但是,它也有相应的缺点,因为影像总是定格在某一瞬间,某些瑕疵很难修改。

在影像艺术中,集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具有更强的群众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文本的接受力量。由此以来,经典的价值最大范围地得到公众的接受与认同,审美再创造得到多层次、多侧面发生。比起口传文本和舞台文本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影像文本充分应用了现代科技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使经典艺术更好地被传播、接受。影像文本继承并改进了之前的传播方式,作者与传播者由民间被移入文化性的大众舞台,演员仍倾向于民间社会,比如《印象·刘三姐》用数量庞大的群众演员演出,在言论更加自由、渠道更加多样的现代社会,观众可以轻松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这种真实的反馈对于文本的改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这个三位一体的文本传播模式的整生性越来越强,实现了文本创作、传播、接受、再创作、再传播、再接受的立体超循环整生。

然而,随着当代社会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发展,影像艺术有了更多后现代元素的融入,感官的刺激加剧造成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技术性日益挤压艺术性,形式绚丽却难以从根本上把握精髓。而且影像艺术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产物,具有很强的消费性与目的性,难免受到票房、收视率等商业因素的影响。《刘三姐》的影像文本有其运作的一些特点,从60年代黄婉秋到现在的王予嘉、黄圣依等,年轻漂亮的青春偶像总是影视作品的亮点,“刘三姐”的唱功却越来越差,充满戏剧色彩的故事情节、神奇罕见的民俗事项越来越迎合市场的猎奇心理,成为吸引观众的卖点,带有明显的媚俗从众心理。

影像文本大大拓展了《刘三姐》的传播疆域,使受众对文本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在挖掘文本原有的精神内涵和审美旨趣的同时也多少遮蔽了文本内在的艺术灵韵。影像文本在口传文本的孕育和舞台文本的聚形的基础上,继承改进文本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很好地拓展了传播的疆域,使文本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被不断发掘,最终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三、传播与经典共生

从最初的民间社会的口口相传到后来舞台文本,再到后来影视文本的出现,文本长久的传播证实了其作为经典的潜质,展示了一个连续发展、生命灵动的经典生态。地域的延展性与集中性,时间的流动性与连续性,使得《刘三姐》文本在整体生境的动态发展中得到不断传播,生成经典,延续经典。文本在传播中生成经典,经典不断传播,传播再生经典,揭示了文本传播与经典生成的生态规律。

1.传播孕育、聚形、成就经典

《刘三姐》文本形态的多样性是经典生成的不同环节,它们在文本的艺术追求上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刘三姐》在传播中生成经典,民间口传文本孕育了经典的形态和内涵,舞台文本完成了经典的聚形。影像文本在口传文本和舞台文本的基础上成就了经典。经典的生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经典一旦生成,就会不断在传播中延续生命,它所努力追求的真实自然的审美文化、自由自在的生命境界就是其核心的经典价值所在,也是人类永恒的生命追求。

民间口传文本以山歌和语言为主要的传播媒介,钟敬文先生所说“刘三姐是个与风俗之女儿”,深刻地点明了刘三姐与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渊源关系。口传文本流传过程中保留了元生态的审美价值,使文本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经典的雏形,孕育了经典的艺术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文本传播、经典生成的基本条件。

舞台文本对于经典的生成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口传文本生成的经典雏形激发了舞台的热情,是文本传播呈现出空前的繁荣。舞台文本多样共存,相互关联促进,从不同的侧面共同演绎文本的经典的审美文化内涵,最终聚焦为经典的核心。经典的雏形在舞台文本的聚形中逐渐明朗成熟,成为影像经典的必要基础。

影像艺术在文本传播中是集大成者,糅合了诸多艺术要素,成为一种整生性极强的文本样态。影像文本不仅将口传文本与舞台艺术的元素纳入其中,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文本传播的疆域,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审美认同。影像文本多侧面地延续了经典的生命,拓展了传播的疆域,使经典在不断的衍生中永继发展。

因此,文本与经典的传播是一种美与艺术的传播、授受与再创造的过程。文本在不同的整体生境中传播发展,生成多样化的文本形态,教人们如何在艰难的现实中争取生命的自然自由,实现生态艺术化生存,从而达到一种“真、善、美、宜、益”整生发展的生态境界。多样化的文本不仅是文本传播发展的形态,且也是孕育经典雏形、聚形经典价值、造就经典文本的过程。

2.经典文本传播模式——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一体、立体超循环整生

罗兰·巴尔特在《作者之死》中说“读者的产生是以作者的死亡为代研的”,文本是自在的.但是文本在长期的传播与接收过程中产生无数的作者,他们一面接收一面进行再加工与再创造,继而进行再传播。换句话说,文本的作者、传播者、受众一体整生,共同创造、传播、接受、再创造、再传播、再接受,使文本处于立体超循环整生发展的生态机制中,从而使文本生发经典,更加富有生命力。

《刘三姐》在传播中孕育、聚形、生成经典,又在不断的传播中延续经典,长久以来集创作、传播与接受三位一体,使得文本在三者的互动共进中整生发展。从拉斯韦尔单向线性的“5W”传播模式。到施拉姆“双向互动”和大众传播的过程模式.再到赖利夫妇在社会系统中提出“系统传播”模式,再后来马莱茨克将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信息、媒介、接受者加以系统化,传播模式逐渐成熟。《刘三姐》文本并非一开始就是大众传播的范本,它的传播在社会系统中进行,系统传播模式使文本

在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一体中实现立体超循环整生发展。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三姐坐进鲤鱼岩,歌声留下万古传”,刘三姐本身就是一个集创造、传播及接受于一体的个体,身上凝聚着无数歌圩人物的特点。作为“歌仙”,她的根源在于民间社会,肩负着传歌的使命,她一边创作,一边传播,一边接受,与文本本身集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形成生态对应。

经典的生成是一个文本传播的过程,传播模式对于经典生成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口传文本产生于广阔的民间社会,是民众集体创作的艺术作品,然后又在民间社会传播发展,民众接受信息之后又继续进行集体再创造、再传播、再接受。如此以来,文本传播从产生之初就有集创作者、传播者、接受者于一体的基础和传统。因此,后来的舞台和影像文本大致沿袭了这种传播模式。舞台文本的繁荣拓展了文本传播的疆域,也使这一传播模式有了进一步发展,文本创作、传播、接受之间的互动越来越多,文本的整生性越来越强。影像文本造成了传播的空前繁盛,使其毫无门槛地渗透入社会的每一层次,因此,创作、传播、接受以及反馈的群体都空前强大,文本在经典的雏形与聚形基础上稳固了其经典价值。

《刘三姐》文本作为在传播中生成的经典,它的经典性的审美文化内涵需要不断进行传播,因此,它内在的共生的传播模式与整生的生态机制更应该得到很好的继承与发扬。

3.传播与经典的共生

“艺术是上帝与大地的赠品,无论在上帝被丢失之前还是之后,人类都是唯一的继承者与传播者。由此可见,经典的价值需要传播过程来证实。优秀的艺术作品的产生和发展为世界增添了无限的美感,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精神上的巨大引导作用。因此,传播对于经典的艺术作品就显得尤为重要。文本在传播中孕育、聚形、生成经典,并且衍生出独特的传播模式——集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一体,立体超循环整生发展,可见经典的生成需要漫长的传播过程。经典具有很大的艺术魅力,包含极深刻的艺术内涵,之后的不断改变、重整经典是为了保存它的价值,使经典更加经典。经典的生命就是在不断的传播过程中生发并且延续下来的,而传播若是离开经典也就无所寄托了,因此,传播与经典是相生共长、彼此关联的。

《刘三姐》作为民族艺术和生态艺术的经典之作,印证了人类整体的审美文化与共同的生态审美追求。因此,它的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经典巨大的生命潜能和生态活力是文本不断传播所至,也是文本经典性价值所在。文本传播经历了一个线性有序发展的生态过程,虽然文本形态多样,但始终保持了内在的相通性和整生性。文本的传播模式集创作、传播、接受三位一体,立体超循环整生发展。民间文本孕育了经典雏形,舞台文本聚形了经典,影像文本使经典清晰可见,都保留了文本浑然天成的整生态的传播模式。

《刘三姐》使我们对经典产生的生态路径、传播模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了解到经典生成的传播规律。经典与传播本来就具有共生性,传播生成经典,延续经典,经典又是传播的主要对象和根本内容。经典是有生命力的,它必须不断地被接受,被再创造,从而被再传播,经典的生命力正在这种良性循环、立体推进的传播中不断增强。因此,经典与传播应该彼此促进,相生共长,在原有的经典基础上进一步传播,整生出艺术内涵与审美价值更高的继生性经典文本。

结语

经典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人类审美文化的概括,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还在于其传播过程中显现的强大生命力。《刘三姐》带给人们的不单是对经典内容、意义与价值的震撼和感动,也使人们了解到经典与传播相生共长的内在生态关系与经典生成的整生化传播模式和线性生长的传播规律。这对于更多的经典的生成有一定指导意义,也是它作为经典的重要价值之一。

推荐访问:传播 经典 共生 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