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植物获得智慧

时间:2023-06-18 11:3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2009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约有1/6的饥饿人口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他们以小农户生产模式为主,栽培的作物因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高达40%。

同样的损失也发生在中国。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病虫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近500亿斤,而农民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却存在各种误区。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自体来源,其背后则是农技推广难以跨越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植物获得智慧、减少病虫害威胁,其核心是让农民智慧地培植农作物。

来自CABI的调研

5月19日,国内首家“植物诊所”在广西兴安县开诊。开诊当天,来自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BI)的万敏,目睹了农民对于农技的迫切需求。“一位30公里外的种植大户带着他的染病作物样本,特意赶来见我们的专家。”作为CABI北京代表处的项目协调员,她参与了“植物诊所”建立的整个过程。

包括中国在内,CABI已经在全世界22个国家开展了“植物智慧”项目,以期构建一个全球病虫害防治系统。“植物诊所”是项目内容之一,其二是为植物医师及农民提供百科全书式服务的“知识库”。

为使“植物智慧”项目更适合中国的水土,CABI做了大量前期调研。结果显示,类似“庄稼医院”、“植物医院”的项目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在中国出现,但大部分已经停办。而农技推广从乡镇至农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旧突出。

一般而言,如果出现病虫害问题,80%的农民首先想到去农药商店求助。用农药解决问题很简单,但不一定能对症下药,且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

此外,由于机制不畅,很多农民有时会直接向县植保站寻求帮助,但很少去乡农技服务中心。“有些村民甚至不知道乡农技服务中心可以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

为说明建立植物诊所的必要,CABI“植物健康系统”主任Eric Boa博士绘制了两个“植物健康系统图”。在第一份图表中,有与植物健康相关的农民、农资供应、管理、科研、推广等环节,但只是一个单向的循环结构,彼此间缺乏互动及沟通。

而在第二份图表中,CABI展示了一份理想的植物健康系统图。“植物诊所”这一环节位于系统图的中心位置,且与各个环节均有连接、互动,成为农技转化的关键一步。

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植物诊所”得到了农民的意向支持。与在乡级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设置的固定“植物诊所”相比,农民更希望诊所是移动的,能够深入到田间地头服务。有的农民建议,植物诊所应该在4—11月期间每月至少开诊两次,在农作物病虫害高发季节最好每周开诊一次。

为了使更多的农民了解“植物诊所”,万敏和同事们做了大量宣传工作,在每个村子的显眼处张贴了宣传海报。由于兴安“植物诊所”开诊当天有CABI英国中心的“洋博士”前来坐诊,许多农民都慕名而来。

不一样的植物医生

2012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CABI分别与北京市植保站、广西兴安县农业局植保站成为合作伙伴,首批在中国建立了9个试点“植物诊所”。如果试点运行效果良好, “植物诊所”项目则有可能在全国进一步推广,这也为CABI做好中国本土化的服务预留了时间。

建立“植物诊所”,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植物医生。目前,北京、广西两地共培训了27名医师,其中广西10人,北京17人。这些医师大多是拥有多年植保经验的基层农技人员,有的来自植保站,有的来自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的曾是农民田间学校的辅导员。

那么,这些植物医生与传统的农技人员有何区别?Eric Boa博士认为,传统培训只针对当地常见的病虫害进行,针对性很强,但知识面相对较窄。“我们想跳出来。比如一种病虫害出现,即使植物医生没有见过,也能根据症状把问题诊断到某类病害或虫害里,缩小盲目试药的范围。”

而在培训过程中,非化学防治一直是CABI向医师们强调的。遇到病例,医师不能首先想到农药,而要更多地考虑生物防治、耕种措施和物理防治。即使使用化学农药,也要尽量选择低毒的和专一性强的。

培训的另一项内容,则是要求植物医生了解当地农民能够获取哪些农药。项目把一些诊所设在农药店旁,希望农民在诊所获得了正确指导后,再去买合适的农药。

在“植物诊所”,医师会为每一株植物的病情填写“处方记录笺”。上边记录有植物的发育阶段、受害部位、首次发病时间、作物受害比重、症状、田间分布等。当了解到所有相关情况后,医师会在下方填写诊断结果及防治建议。所有诊断信息会自动生成电子数据。

“生成电子数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方便我们对医师的工作进行管理与考核;二是可以了解当地病虫害情况,配合植保站进行防治工作。”

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的几家“植物诊所”仅在每周四上午开诊,能否满足农民的农技需求,还有待考量。

万敏对此的解释是,CABI目前在世界其他国家设立的“植物诊所”,也遵循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的开诊时间。“我们的医师都是兼职的。如果每天开诊,人力、物力的消耗会很大。我们的宗旨就是用最小的投入,让本身已有的体系深入到农民中。”

理想中的“植物诊所”

在全球其他较为完善的“植物智慧”项目中,CABI将已经积累了100年的知识库分享给农民、植物医生、科研机构及大学,成为“植物诊所”的有效支撑。

在知识库中,使用者可以根据植物病情在数据库平台上进行自我诊断。比如谷穗腐烂,植物医生可以在谷穗分类中查找腐烂症状,与图例进行对比;初步确定病虫害原因后可以点击防治方法,来自世界范围的相关防治方法就会呈现在使用者面前。

这些数据一方面来自CABI之前的知识积累,另一些则来自其他相关国际研究机构,如国际水稻研究所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遗憾的是,这个知识库目前是全英文的,中国用户、尤其是农民尚无法使用。

“国内相关单位目前对‘植物诊所’和知识库比较感兴趣,但CABI的百年知识积累不是短时间就能转化为中文的。框架搭建很容易,但背后的数据支撑十分复杂。”万敏告诉记者,国内目前采取的方法是,率先选择一两种作物建立数据库。

此外,CABI还与中国农业部合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建立了生物安全联合实验室,实验室由双方共同管理。诊所可以说是“植物智慧”的第一线。诊所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交当地实验室;当地解决不了的再提交省级实验室;如果还不行,后边还有国家、国际级的实验室。所有实验室为诊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除目前尚在推行试点的北京和广西外,CABI还计划在河南等平原地区开展项目。“北京是典型的都市型农业,广西是典型的山区型农业。由于资源有限,平原地区的试点工作有可能在明年推进。”

而无论是植物医生的培训,还是具体的合作方式,CABI与中国农业部目前尚处在积极探索中。“植物诊所”仅是中国农民培养植物智慧的第一步。

推荐访问:植物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