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幕墙的维护与管理

时间:2023-06-17 17:4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的玻璃幕墙以1981年广州广交会展中心为起点,经历了36年的蓬勃发展,已经位于幕墙技术一流阵营,幕墙生产总量超过5000万平方米,占世界幕墙年产量80%以上,成为世界幕墙生产大国。这5000方幕墙,经过了自建成以来的多年的风雨侵袭,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失效问题。

关键词:幕墙;维护;管理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委员会受建设部委托,对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武汉、深圳、哈尔滨、厦门、温州10个城市进行了既有幕墙安全状况调查,调查样本的选取是在10个城市自检自查基础上,由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推荐提供的120项既有建筑幕墙项目,在本次调查中,幕墙玻璃破损437块。全玻幕墙此次调查有17项,其中10项发现大玻璃碎裂,共计68块,玻璃肋断裂3块,还发现很多全玻璃幕墙无肋玻璃。中空玻璃漏氣180块,镀膜玻璃脱膜现象个别城市也比较多。调查中发现了9项有重要隐患的幕墙工程,占调查项目总数的9.38%.如果去掉钢化玻璃自爆破裂,比例下降到2.3%。幕墙门窗采用钢化玻璃致使玻璃幕墙和门窗的玻璃破裂事故居高不下,改变这种状况已迫在眉捷。

本文针对这类问题,例举了多种失效情况,进行探讨,提供维护与管理方案。

1、玻璃碎裂、脱落:

2013年7月17日,上海陆家嘴国金中心一期大楼底楼宾馆入口处一扇玻璃门突然整体爆碎,一名工作人员被划伤送医。当时是在国金中心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底楼入口处,两名工作人员向内运物品,推车前侧的一名工作人员右手握住玻璃门把手,试图拉开门,但玻璃门突然整体爆裂,顷刻间裂成玻璃碎渣砸到他及周边工作人员身上。玻璃自曝的原因有可能是室内外温差过大。除温差大引起的自曝外,玻璃本身的杂质引起的内应力,及钢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都有可能引起自曝。如果自曝的比例在3%0之内,可视为合理情况,如果出现异常的自爆,需要详细分析其成因。

比如首先要检查玻璃的起爆点(钢化玻璃裂纹呈放射状,均有起始点)是否在玻璃中间,如在玻璃边缘,一般是因为玻璃未经过倒角磨边处理或玻璃边缘有损伤,造成应力集中,裂纹逐渐发展造成的;如起爆点在玻璃中部,看起爆点是否有两小块多边形组成的类似两片蝴蝶翅膀似的图案(蝴蝶斑),如有仔细观察两小块多边形公用边(蝴蝶的躯干部分)应有肉眼可见的黑色小颗粒(硫化镍结石),则可判断是自爆的;否则就应是外力破坏的。玻璃自爆典型特征是蝴蝶斑。玻璃碎片呈放射状分布,放射中心有二块形似蝴蝶翅膀的玻璃块,俗称“蝴蝶斑”。镍结石位于二块”蝴蝶斑”的界面上。

正常范围内的自曝,只能在自曝发生后替换新的玻璃。如果要从一开始就减少自曝的情况,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低自曝率的超白玻(又称低铁玻璃)。由于超白玻璃原材料中一般含有的镍等杂质较少,在原料熔化过程中控制的精细,使得超白玻璃相对普通玻璃具有更加均一的成分,其内部杂质更少,从而大大降低了钢化后可能自爆的几率。玻璃的厚度也需要认真考虑。即使是超白玻,如果厚度过大的话,也一样有自爆风险。或者采用半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又称热增强玻璃。半钢化玻璃介于普通平板玻璃和钢化玻璃之间的一个品种,它兼有钢化玻璃的部分优点,如强度较普通浮法玻璃高,是普通浮法玻璃的2倍,同时又回避了钢化玻璃平整度差,易自爆,一旦破坏即整体粉碎等不如人意之弱点。半钢化玻璃破坏时,沿裂纹源呈放射状径向开裂,一般无切向裂纹扩展,所以破坏后一般情况下仍能保持整体不塌落。另一种方案是在钢化玻璃完成钢化后进行热浸。热浸处理是将钢化玻璃加热到290℃±10℃,并保温一定时间,促使硫化镍在钢化玻璃中快速完成晶相转变,让原本使用后才可能自爆的钢化玻璃人为地提前破碎在工厂的热浸炉中,从而减少安装后使用中的钢化玻璃自爆。

2005年北京京东方的玻璃幕墙在安装完成后发生大面积自曝,超过200片玻璃在短时间内自曝。经检测,其层间不可视位置,玻璃与背板之间的温度高达180°。即长时间的高温烘烤导致玻璃自曝。发生高温的原因推测是因为钢化玻璃的LowE膜做在了第二面。由于中国的气候特点,一般来说,从节能角度考虑,中空LowE玻璃的LowE膜,若是用在南方的话,则应该位于第二面,以利第一时间挡住来自室外的热量;若用在北方则应该位于第三面,以利第一时间挡住来自室内的热量。京东方这个案例,并不是发生在室内外温差大的冬天,而是夏天,跟这个节能原因没有关系。直接原因是阴影盒位置热量聚集。当时的解决方案不仅是将玻璃的LowE膜换在了第三面,而且在竖料上加开了排气孔,加强热量散发。此后没有再发生玻璃自爆情况。此案例发生的真正原因可能与阴影盒颜色过深,吸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的问题。

有关幕墙幕墙的玻璃脱落,基本是由于早期国家规范未禁止全隐框玻璃幕墙的建设,而结构胶的质保年限是10年。因此在结构胶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氧化后失效,引起玻璃整片脱离框架坠落。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发生在隐框玻璃幕墙上,即结构胶仍然有效,但是玻璃采用的是中空玻璃,其合片胶老化失效,发生中空玻璃的内片仍然沾在龙骨上,而外片脱落。所有隐框幕墙,因为硅胶失效,不仅会发生玻璃脱落,也可能会发生漏水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大面积割除老化硅胶,重新打胶,并且至少在玻璃的一个方向(横向或竖向),增加金属压盖,为玻璃到龙骨增加可靠机械连接,防止玻璃坠落。

2、窗扇松脱

建于2006年的北京香格里拉三期,工程完工后发现所有的上悬窗窗扇发生下垂,挤在下横窗框上,无法推拉开合。

后经检查、测试发现,其上悬窗的上窗钩,即横料伸出部分,用来支撑窗扇的窗勾,过于薄弱,窗扇挂上后,渐渐拉弯变形,发生窗扇下垂。解决方式是在其下方另加了一道加厚通长铝板,托住其易变形位置,问题解决了。

还有些项目,采用连杆(铰链)和多点锁的,往往由于其连杆与铝框的连接,铝框厚度不够,螺丝只能有1、2个牙口锁在铝料壁厚上,经过多次开窗、关窗的震动,螺丝松脱、或铝框被拉豁,窗扇发生脱离。

在这种情况下,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案是拆下连杆,加固窗框/扇料,变更连杆的固定位置。缺点是窗的开度有影响。原破损的窗框位置需要打胶密封以免漏水。或是改连杆固定为合页/挂钩固定,加限位器来限定窗扇开度。关键点仍然是需要加固窗框料,避免松脱重现。

3、幕墙漏水

幕墙漏水是既有幕墙最常见的问题。上海静安嘉里中心,竣工后小业主因为自身经营需求,开始拆改既有幕墙,发生漏水。嘉特纳公司维修部门到现场检查后发现,原有防水线破坏,雨水从原有幕墙与后建的幕墙间缝隙源源不断流向室内,造成每次下雨,尤其是台风天气,室内水流如注。因此解决方案就是在改建位置补防水胶皮、清洁并施打耐候胶,使原有防水线与现在的防水线连续。

还有一种漏水情况是单元式幕墙的四向接头处(即4块相邻单元板的拼角处),原本设计上是需要过桥并在过桥上方粘接闭口泡沫条,但是有时候现场施工工人会遗漏,或是在插接上方单元板时损坏此处泡沫条,造成等压腔向室内贯通,形成漏水。漏水的位置一般在不可视区域,容易造成室内天花板、地板损坏。此时需要在室内位置,下方两块单元板的头料间加填泡沫棒,并在四周清洁、施打耐候胶,务必使耐候胶与头料、竖料上的原有防水防噪胶皮联通。

框架式幕墙漏水的原因基本也是由于打胶引起。因为框架式幕墙的耐候胶需要现场施打,不像单元板是在工厂完成。现场的施工条件比较恶劣,打胶面的清洁、底漆等施工技术要求不一定能完全达到要求,比如灰尘过多、打胶面潮湿等情况。因此造成的后果就是耐候胶的失效、脱落。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返工,在漏水位置重新清洁打胶。

开启窗位置的漏水也是比较常见。究其原因有可能是窗框窗扇变形、机加质量不过关,造成窗框窗扇无法按设计情况通过胶条密封。一般这种情况在室内或室外肉眼即可发现,窗缝过窄或过宽。此时需要卸下窗扇,重新测量窗框尺寸,调整窗扇来配合。或者如果窗框可拆的话,改变窗框的尺寸来适应窗扇,成本更低,维修时间更短。也有既有门窗因使用时间过长,防水胶条老化失效。EPDM胶条自然老化一般是10年,而幕墙的设计年限一般是50年。因此当胶条老化后,只能替换新的胶条,好在替换胶条难度不大,胶条价格也不高。但是国内的单元式幕墙面积庞大,单元板之间都是靠胶条防水。一旦所有胶条超過保质年限,发生漏水的话如何处理?不可能把单元板拆下来重新换胶条,到那时可能只能在室外操作,把单元板拼缝处全部打上耐候胶,或者设计特殊胶条,能卡在单元板的横、竖拼缝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此类的案例报道。有兴趣的同业人士可以加强研究,提前给出更优解决方案。

4、结语

既有建筑幕墙的维护与管理是近年来幕墙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与需求。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在2015年开始展开相关培训及赋予通过检验的相关幕墙公司以检查资质。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实际可行的管理、操作方案。可望此工作将得到持续不断地发展。

推荐访问:幕墙 维护 建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