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民鹤文化意识的培养

时间:2023-06-16 20:30: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鹤文化博大精深,覆盖广泛。在市场经济时代,在大众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祖先留下的鹤文化遗产也无法摆脱衰微的命运,甚至面临传承中断的危险。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保存古老的鹤文化记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鹤文化养分,培养鹤城人民的鹤文化意识。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民; 鹤文化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1)03 — 0078 — 03

在中国有实物和文字记载的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鹤就频繁出现在器物上,诗歌中,甚至被作为图腾加以崇拜。鹤的饲养历史,已很久远,最早的记载,见于《左传》。《左传·闵公二年》载:“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秉轩(坐车子)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丹顶鹤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的约2000多只丹顶鹤中,按越冬地统计,仅在江苏省盐城市越冬的就达1200多只, 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按繁殖地统计,仅在黑龙江省湿地繁殖的就有400多只,占1/5以上。由此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鹤的热爱和鹤对中华大地的偏爱。

一、鹤文化的产生

因鹤体态庄严优美、气质高雅脱俗、歌声嘹亮和谐、舞姿轻盈飘逸,具有善于飞翔、性情恬静、爱情忠贞、寿命绵长等特质,常给人以超凡脱俗,如入仙境之感,而成为吉祥、高雅、忠贞、长寿的象征。在我国历史上的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民俗体育等多个文化领域, 鹤早已成为被崇拜和讴歌的对象。

在文学领域,中国古代文人以鹤为题材的创作涵盖了诗、词、歌、赋、文和笔记小说等各种文体。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地位的李白、杜甫、白居易、曹植、苏轼、杜牧等都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鹤的作品。在艺术领域,雕塑、绘画、工艺品、建筑等都以鹤为题材创造了许多精品。在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出现在3200多年前的商朝玉鹤雕塑、2400多年前春秋中期的莲鹤方壶青铜器、曾侯乙墓出土的鹿角立鹤青铜器;有关鹤的绘画,出土最早的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人物御龙帛画》、宋徽宗赵佶画的《瑞鹤图》、明代边景照画的《百鹤图》长卷、清代沈铃的《松鹤图》、虚谷的《松鹤延年图》都是国画中的精品;以鹤为对象的工艺品也很多,法门寺出土的唐代鎏金飞天仙鹤纹壶门座银茶罗、明朝嘉定派竹刻创始人朱鹤留下的惟一的高浮雕真品——松鹤纹笔筒;有关鹤的建筑,如黄鹤楼、放鹤亭、待鹤轩等,分布在中国南北。在哲学领域,丹顶鹤的神韵与老子哲学有相通之处。信奉老庄哲学的文人从丹顶鹤悠然自恬、闲逸淡雅、美妙圣洁的神态中受到心灵的感应,得到精神的净化,取得内在生命的流畅。在体育领域,东汉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鹤的动作健身,其中鹤式主要是仿效鹤的飞翔姿态。拳术中有鹤拳,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之式。气功是模仿鹤的吐故纳新而炼气。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对鹤心驰之,神随之,形仿之,形成了独特的练功、健身之法。

在我国,龙、凤和麒麟等都做过中华民族的图腾,但它们都是张扬,虚拟的的形象,现实中并不存在;而鹤符合中国的文化精神,它内敛、含蓄,高雅,融入了帝王将相的政治生活。它纯洁、忠贞、长寿,又能进入到普通百姓的草根层面。鹤能把古往今来国人的美好的向往和追求集于一身,从古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到普通平民百姓都对丹顶鹤喜爱之至。鹤文化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从殷商时代鹤图腾开始产生的“鹤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中国成为鹤文化最丰富、最久远的国家。鹤文化博大又精深,覆盖广泛。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庞大深邃的体系,它承载着中华祖先绵长的文化记忆,几千年来代代相承,塑造了中国人超脱飘逸的文化心态,也折射着中国古老的生态智慧以及原始的自然观。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在大众文化、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祖先留下的鹤文化遗产也无法摆脱衰微的命运,甚至面临传承中断的危险。因此,保存古老的鹤文化记忆,重修人类与鹤的和谐关系,它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

二、“鹤城”美名的由来

齐齐哈尔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这里历代湿地纵横、水草肥美、是鹤类理想的栖息和繁衍之地。据齐齐哈尔历史学者孙文政考证,早在7500年前,就有鹤类在这里栖息,昂昂溪出土的骨管,就是齐齐哈尔原始先民用鹤骨制造的乐器,出土的陶塑正是昂昂溪人鹤图腾的标志。发祥于嫩江流域的商族(开创了商朝)就是一个鹤图腾民族。清代,鹤是齐齐哈尔的主要朝贡物之一。齐齐哈尔地区东南部芦苇沼泽广袤辽远,湖泊星罗棋布,苇草肥美,鱼虾丰盛,环境幽静,风光绮丽,是鸟类繁衍的“天堂”,栖居鸟类150多种,其中鹤的种类多,数量大,颇为世人瞩目。1976年,黑龙江省林业厅开始在齐齐哈尔筹建自然保护区,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的苇塘湖泊即齐齐哈尔市区东南部,大庆市的林甸县和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沼泽芦苇丛,划为保护区,这便是扎龙自然保护区。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 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目前,扎龙自然保护区占地4万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河道纵横,大小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湿地生态系统保持良好。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就是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驰名中外的最大的水禽、鸟类保护区,吸引了世界珍禽丹顶鹤在这里休养生息。全世界共有15种鹤,中国有9种,其中有6种鹤类(即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蓑羽鹤、白鹤和灰鹤)在扎龙繁殖和停歇,占世界鹤类种类的40%。其中尤以丹顶鹤最为珍贵。丹顶鹤现有近400多只,约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五分之一。所以,齐齐哈尔又被誉为丹顶鹤的故乡,1985年6月齐齐哈尔市被中国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命名为“鹤乡之城”,简称“鹤城”。“鹤城”之名便随之诞生。现今,保护区仍有黑龙江省原省长陈雷同志题字的“鹤唳云天”雕塑和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原常务书记、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胡克实同志题字的“鹤乡”碑墙。

三、全方位多渠道培养鹤城人的鹤文化意识

齐齐哈尔这座城市与鹤有着深远的渊源关系。城借鹤而扬名,具有无限魅力;鹤倚城而美丽,尽显和谐之美。仙鹤给齐齐哈尔带来了价值无法估量的鹤文化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鹤文化养分,培养鹤城人民的鹤文化意识,延续鹤城与仙鹤的美丽传说。

在培养鹤城人民的鹤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强化组织职能,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强化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职能,加大资金、人才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尽职尽责地保护好这片湿地及其珍禽。国家相关部门应强化鹤类研究机构组织职能,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突破鹤类繁殖能力低的难题,力图使更多的丹顶鹤长期栖息鹤城。地方政府也应尽最大限度做好配合工作,在《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加强立法,禁止狩猎、减少污染,保护湿地和鸟类,保证丹顶鹤永居鹤城,这是鹤城永保其名的根本。科研单位应该设立专项资金,开设研究专题,鼓励学者进行相关研究与创作,促进鹤文化的学术交流。

2.继承先人佳作,加大自身创作

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博大而又精深的鹤文化作品,在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至今仍熠熠生辉、光芒四射。这些作品也为我们了解、研究中国的鹤文化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我们应倍加珍惜,并继承先人的创作的意志,感悟创作灵感,创作出符合时代特征的鹤文化作品。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等一些单位和一群热爱仙鹤的文人墨客、自由职业者在近些年都开展了以鹤为主题的研究与创作。2005年齐齐哈尔市鹤文化研究会办公室成立,标志着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鹤文化建设工作正式启动。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鹤文化的创作队伍中。我们应认真研究和把握鹤文化与文学艺术的关系,以丰富的鹤文化材料为基础,以文学艺术为载体,努力实现鹤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鹤文化艺术精品。

3.拓宽宣传途径,号召全民参与

祖先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鹤文化杰作,在欣赏赞叹之余,我们更应该广泛宣传、珍惜保存这些佳作,使它们的魅力永存,延续千古。为了使鹤城人民具有浓厚的鹤文化意识,养成看鹤、懂鹤、爱鹤、护鹤、颂鹤的好习惯,我们必须拓宽鹤文化的宣传途径,号召全城人民参与到鹤文化的宣传与创作大潮中。

鹤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在文学、美术、书法、摄影、舞蹈、影视等方面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

齐齐哈尔市群众艺术馆创作了大型广场舞蹈《仙鹤飞翔的地方》、舞蹈《翔》;石玉田创作的舞蹈《小鹤》、市群众芝术馆主办的刊物《丹顶鹤》开设了《高飞的丹顶鹤》栏目,累计发表与鹤文化有关的歌词、歌曲等作品百余首;鄂明尔创作的诗《鹤归来》、戏剧家陈启程创作的以反映扎龙鹤乡为主题的戏剧《魂系鹤乡》、陈玉谦创作的电视剧《鹤的忧虑》、摄影家陈寿安在香港成功举办了“仙鹤飞翔的地方”摄影展,著名画家杨士明、王晓峰创作的丹项鹤题材的国画作品、邱利锋创作的剪纸作品《十景百鹤图》、首部鹤题材民间文学集《仙鹤的传说》、王克举创办的鹤文化主题公园——“梦鹤苑”等等,大量以鹤为主题的诗歌、舞蹈、戏剧、影视作品在国家、省市获奖。这些都是当代文艺工作者探索性、代表性的作品。我们应该在齐齐哈尔市的传统节日、地方性的节日进行巡演、展览,更好的宣传这些优秀的作品,使它们走进百姓平民的视野。

据不完全统计,齐齐哈尔市近几年来共举办以仙鹤为主题的摄影展30多次,美术书法展20多次。其中,赴日本、香港、韩国、台湾地区展出10次。市摄影协会创作的鹤主题作品达几十万幅,美术作品有500多幅。市诗词楹联协会近几年来创作的以仙鹤为主题的作品有3000多幅。大量的各种材质如铁、麦饭石、亚麻、玻璃、玛瑙、布艺、塑料、根雕等制作的鹤主题的工艺品正在不断涌现。在专业的创作之外,我们应该在社会上、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各领域的比赛,使更多的市民、学生参与到学习、宣传鹤文化的队伍中。

在城市建设中,政府应在园林景点、广场、街道绿地、小区花园等地大力兴建鹤主题的雕塑,努力使鹤雕塑成为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学校教育中,应将鹤文化教育作为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列入市教育方案,学校利用每年的爱鸟周、夏令营、艺术节、观鹤节等活动宣传鹤文化,或是利用简报、手抄报、板报等形式展示鹤文化;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都应该开辟专栏节目,邮局通过邮票、信封和明信片的方式,宣传丹顶鹤,弘扬鹤文化,以此来加强对鹤文化的传承。

1992年,市政府即设立每年举办一次的“观鹤节” 节庆经贸活动,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节日,面向全市人民通过各种文艺作品宣传鹤文化,培养鹤城人民的鹤文化意识。

2008年8月26日,国内首家集中展示鹤文化艺术创作成果的丹顶鹤艺术馆隆重开馆。目前展出和收藏的作品分为绘画、书法、摄影、书刊、音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7大类,共60多种、5000余件。艺术馆的建成,不仅为鹤文化的传播、展示、交流、研究搭建一个平台,也为当地增添了一个新景点。我们要充分发挥丹顶鹤艺术馆的宣传作用,让更多的市民走进丹顶鹤的世界、感受鹤文化的魅力。

4.发挥经济功能,走进百姓生活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依托鹤文化资源,弘扬鹤文化,促进经济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

鹤文化主题的旅游、展览、文艺演出、工艺品的开发可作为文化产业的基础,并逐渐走向特色化、规模化。在旅游业中,充分利用扎龙自然保护区,使鹤文化成为鹤城旅游文化的主打品牌。在企业品牌中,鹤标识几乎涵盖了鹤城的各行各业。

截止2005年末,全市以“鹤”命名的企业有146家、经国家注册含有“鹤”字的产品与服务商标有200多个,鹤文化品牌涉及到冶金、制造、纺织、建筑、医药等各个行业,鹤文化的影响渗透到企业名称、产品名称、企业标识、厂区绿化等各个领域,如:超大型家具木门企业——华鹤集团、金鹤门业、中国乳品行业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飞鹤乳业公司、齐齐哈尔鹤日电池有限公司、齐齐哈尔鹤翔制药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彩鹤步砖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市鹤润食品原料有限公司、新鹤网()、鹤城宾馆、 鹤城驾校等等。

2006年,齐齐哈尔市政府专项拨款委托鹤文化研究会在35大类商标上就“鹤城”商标向国家商标局申请防御性注册,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齐齐哈尔对“鹤”文化品牌开发利用的垄断权,商标所有权归齐齐哈尔市政府。这一极富地域特征的“鹤城”商标,将最大限度地实现对齐市鹤文化品牌开发、利用的垄断和独占地位,有着巨大经济和文化价值。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鹤文化经济功能,将鹤文化品牌和鹤文化产业做强做大,使鹤文化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

鹤文化是鹤城的魅力所在。我们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保存古老的鹤文化记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鹤文化养分,培养鹤城人民的鹤文化意识。只有鹤城的百万人民群众自觉地培养鹤文化意识,鹤文化才能更好的为鹤城的经济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志贵.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鹤与鹤文化〔J〕.理论观察.2004,(06).

〔2〕马国良.丹顶鹤的文化现象〔J〕.理论观察,2004,(04).

〔3〕隋丽.从生态文学到生态文化——王秀杰鹤文化创作主题探寻〔J〕.艺术广角,2010,(05).

〔4〕李允光.做好鹤文章让鹤城更富强——关于齐齐哈尔开发利用鹤文化品牌的研究报告.理论观察,2007年,(02).

〔5〕王 柏.文学艺术与弘扬鹤文化〔J〕.理论观察,2007年,(01).

〔责任编辑:李允光〕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Citizens’ Cran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in Qiqihar

Guan QingfanCui Jianwei

(Qiqihar UniversityQiqihar161006,China)

Abstract:Broad and profound Chinese crane culture is well known in China. But in the era of market economy, in the impact of popular culture and foreign culture, crane cultural heritage can not also get rid of its declining fate. even it faces 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our advantage in resources, preserve ancient crane cultural memory, and draw crane culture nutrient from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to cultivate cran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 in Qiqihar.

Key words: citizens in Qiqihar, crane cultural consciousness, cultivation

推荐访问:齐齐哈尔 意识 市民 培养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