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时间:2023-06-15 13:18:07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制度的不断实施与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工作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尤其是教育事业中的心理学教学,更是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但是由于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以培养人才为主,因此,一个人才的成型与个人的人性观和心理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教育心理学中人性观的相关工作,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并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与人性观的正确取向问题做了简单阐述。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人性观发展趋势

一、当前社会中人的本性探析

众所周知:自从人类在远古时代产生意识之初,人们就开始以自己为认识社会、自然以及一切生物的对象,人们将自己定身为凌驾一切生物之上的物种,并将自己与其他生物区分开来。因此,自从人类开始具有意识之后,每个人都便注定具有自己独有的人性特点。儒家代表人物孟轲主张“人性善”,认为所有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善良的,而在其日后的生长发展过程中,由于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不同,而导致了人们逐渐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化,从而使得社会中的每个人的人性都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化。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相信人性本恶,其主要代表就是我国的荀况的性恶论。荀况认为,人一旦出生,就欠了上辈子的债,这辈子将用一生去弥补上世自己所犯的一切过错,因此,人的一生就应该用来做善事。除此之外,还有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世硕的性有善有恶论、杨雄的性善恶相混论、董仲舒和韩愈的性三品说等等。但是无论哪种认识,都是从侧面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因此,在当前社会中,进一步探讨人性的问题,就成了目前各个国家相关人士所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教育心理学:要想在本质上彻底弄清“人性”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彻底的弄清“人性”与“人的本质”到底存在哪些不同,二者虽然有着一些相关性,但是仍具有一定的区别是值得人们去关注的。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不同主要在于“人性” 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 不涉及其他的“类”。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它必须涉及其他“类”,只在能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

二、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分类探析

1.教育心理学中的行为派人性观分析

在1950年之前,行为主义思想一直是世界各国教育心理学相关人士所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行为主义思想中的教育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一生都具备一定的倾向性,周围环境与自身行为的发展都对将来这个人的发展与人性塑建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自身表现出来的生物进化论与物种衍生发展不仅阉割了人类的意识,还使得行为主义变得越发缺少现实意义。虽说行为主义不是完全的人性的正确反映,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能够深深影响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与人性塑造的。

在整个行为主义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完全说行为主义是反人性的,但是它也具有非人性的一面。这是由于在当时的行为主义中,把动物学习行为与其他方面的各种行为研究,应用到了人类的人性研究中,这种片面性的研究迁徙不仅忽视了人为的潜在意识影响,还忽视了整个人类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以及社会性等等其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了对人本身的研究。

2.教育心理学中认知派的人性观分析

作为整个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派,其主导思想是诞生在行为主义将动物试验应用到人类身上并且严重忽视了人类社会心理与众多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形成的,因而该学派认为:人类的社会活动、生活习惯以及行为活动都是人类理性的行为,是有尊严的,不能单纯的将动物的思想行为实验应用到人类的人性分析中。认知心理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使得人性认识从长期的行为主义认知的束缚中拯救出来,带给了人们新的研究希望。

从认知派的人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所有人为活动以及社会活动都是人类理性的活动,都是合理的,即使有些人可能当时做出了非理性与非合理性的行为,都可以追源溯根的,并不是完全非理性的,而单纯的将动物的行为主义应用到人类行为主义中,不但会使得人类的尊严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与损失,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科学研究。除此之外,认知学派的研究者认为,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是没有“主体间性”的,这种主体间性主要就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与社会交往的一个过程。认知学派这种孤独不完整的人性观分析,使得它在未来的发展中,遭到了人本主义的攻击与反对。

3.教育心理学中人本学派人性观分析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其主要的思想研究是以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讲究万事均以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为主,主张教育心理学在研究人性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人为活动的特点,并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人性观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的研究人类的活动经验、价值以及各种人类精神文明。

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人性观思想的提出,使得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在社会中产生了各个方面的强烈反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其主要强调的是人类心理世界的另一个方面,即人的情感、勇气、自尊、自信等方面。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顺利提出不仅使得教育心理学的所有研究回归到对人类的心理活动以及社会活动,还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再加上,人本主义的教育心理学家对儿童天然性本质的重视,更加使得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人性观点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然而,人本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虽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是由于其自身过分强调人类以及个人存在的价值,使得它在发展的过程中极易走入极端——不加反省地将个人主义的全部当成了人类声明的全部,使得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由于过于注重发展自身的价值,而失去了“自我”与社会必然的真实联系,使得人的生命“ 本真” 完整地显露。

三、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的取向探析

1.教育心理学在进行人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整体性,让人真正“成为人”

我们从上面教育心理学的各类分析中不难看出,一个时代或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工作与一个国家国民的人性观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若一个国家教育工作者能够足够重视发展国民的智慧、身体以及道德,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性的发展,不仅能够最大程度提高自身国家的国民力量,还能最大程度的促进市场经济与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发展。然而,在当前的个别民族教育中的一些学校教学中,由于过于注重人的某一个方面的教育工作,使得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忽视了思想道德的教育工作,导致在发展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程度上的心理缺陷,使自身的人性观发生了偏离。因此,教育心理学在进行人为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个人的整体性,让学生在知识、科技以及技术得以最大发展的同时,其自身的精神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从而在本质上使学生都具有一个特有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整体,使得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能够具备更完善的人性观。真正的教育活动应让人成为完整的人而不是被分解的零件, 让人感受到存在的价值,能够正确的自我认识, 真正“ 成为人” 。

2.教育心理学在培养学生人性观的过程中要使广大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观与特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的教育过程,不仅要最大程度符合教育的本质,还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形成一个特定的教育模式,从而在本质上使得学生能够形成一个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让其在社会中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社会活动与社会交际能力,从而在本质上提升人与自然的“法律”。另外,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工作也要逐渐适应“自然教育” 工作,即遵循人作为自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进行积极的适应, 发展人的天性与身心,并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此同时,在人类生活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中,人们还要积极面对人生,真正在现实的活动中学习人与人的交际经验,从而使得自己的身心都能够得以最大程度地发展。

3.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要求人们必须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本质

一个真正健康、现实的人,在现实的生活中都能够找到真正的“自己”,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具备更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类人群不但具备良好的心智能力,还具有一个相对健康的人格特征。但是由于每一个人所能够接受的教育与日常生活均是不同的,使得社会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一样的个体,虽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其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性观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缺陷,这种缺陷不仅使得这类人群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还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其未来发展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当前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在生活中“找回自己”,只有这样不断发展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为自己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还要充分探索与调动受教育者的心理积极性,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 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 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四、教育心理学中的人性观发展方向探析

教育心理学工作经过了近百年的发展,其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学理论,在人类成长的过程中也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在当前社会思想潮流、经济以及科技知识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一些主流教育心理学家也逐渐发现,在各个高校以及其他部门顺利开展教育心理学工作,不仅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顺利提升学生以及各方面人才的心理健康,还能让其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性观,使其能够向着更为健康的人生发展。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还呈现出以下基本趋势:理论观点的多元融合;研究设计的质量结合;研究情景的生态化;研究视角的多样化;研究对象的“全人化”;研究方法的综合化。了解以上趋势,对教育心理学学科建设和教育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结  语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不仅对一个人的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还可以充分调动出一个人心理内在的潜在的自我心理,从而使得人们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一个人的人性观。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而言,其研究的对象并不是单独的一个人,而是研究整个人群的分类,它是信息的加工者,不但能够最大程度探索与培养一类人群的“人性”,还能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惠. 时代背景:理解主体性教育的一把钥匙[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1) .

[2]赵 艳. 论主体性教育的时代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08) .

[3]窦 坤,刘新科. 人性假设与教育理论建构[J]. 宁夏社会科学, 2010(02) .

[4]韩栋娟. 人性关怀与学生的个性发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07) .  

[5]霍海洪. 主体教育理论:现实挑战与因应之道[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

[6]施吉峰. 化学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35) .

[7]寇琼洁,张全友. 以人为本,主体性教育的实践反思[J]. 教学与管理, 2011(33) .

[8]申 明. 发展人的“类”精神——当代教育的神圣使命[J]. 求索, 2002(05) .

推荐访问:简述 人性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