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时间:2023-06-13 19: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作为国际非政府组织中的一员,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长期为主流学界所忽视,但不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它们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的发展受到外部制度环境的形塑,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也受到外在世俗性和内在宗教性因素的双重影响。前者涉及国际政治和文化等,后者包括宗教性质、神学思想和宗教运动等。而且在同一组织领域内,不同性质的非政府组织也相互影响。这使得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世俗类组织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之点。它们的发展经历一战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和二战后三个阶段,它们在国际非政府组织中的地位也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再到重要;从影响者到被影响者的过程。

关键词: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 制度环境 世俗性 宗教性

作者:李峰,1976年生,上海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二战后,非政府组织在国际舞台上迅速崛起,并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第三者”。而在众多的国际非政府组织里,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占有相当的比例。虽然从总体来讲,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还难称得上明星,但它在当今国际社会却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当我们考察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史时,都可以在其中看到宗教的因素。

但学界长期以来对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却鲜有涉猎。这虽然与当前国际政治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与国际政治长期的研究则具有高度逻辑一致性。不论是(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还是新兴的建构主义,均在不同程度上忽视文化和宗教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为此,有些学者开始呼吁将曾被“威斯特伐利亚放逐”的宗教重新引入国际政治的研究。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目前国外较有代表性的论著主要有埃利奥特·阿布郎姆主编的《信仰的影响:宗教团体与美国外交政策》和苏散·迪克利奇等人的《MCC与援助非洲的以信仰为基础的NGO》等。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则刚起步,徐以骅教授主编的《宗教与美国社会》丛书曾有所涉及。

本文仅试图从历史的脉络,围绕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同时,本文认为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除了具备一般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活动的动机是基于宗教信仰;与宗教机构或某一神学传统有联系;不以宣教和政治为直接目的;既可是组织结构国际化,也可是活动范围国际化。

对于国际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动因,与传统的国际政治学者强调国际格局等政治因素不同,约翰·波利等社会学者提出了“世界文化和制度”的视角。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化的产品、服务、技术、政策和规划具有强大的神话功能……组织的正式结构明显地体现了制度环境”,“一个组织领域的出现和结构化是一系列组织活动的结果;而且,一旦一个领域稳定地建立了,这些组织就会趋于相似”。简单来说,任何组织必须适应外在制度环境的合法性机制,其结果就是各组织在保留自己特征的同时,还表现出某种趋同性。

本文认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反映着不同时期制度环境的特征,是平衡合法性要求和效率的自然过程。对于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而言,影响其发展的制度环境既有国际政治格局、世界主流文化等外在因素;同时也有其内在的“宗教性”因素——宗教特征、神学思想和宗教文化的变化;另外,作为一个组织领域,不同性质的非政府组织在结构、活动领域等方面也相互影响,并不断对成功组织进行模仿。这些使得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与世俗性组织的发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相异之点,它们的力量对比也随外在制度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据此,本文将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一战之前,此时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普遍具有宗教和道德取向,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很长时间内居于中心地位;第二阶段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此时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地位开始下降,其发展受到一战、国际联盟、经济大危机和基督教内的普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第三阶段为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冷战的兴起和结束、基督教内部神学思想的转向等使得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在战后不久、冷战前期、后期以及结束后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一战”之前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根据国际协会联合会的统计,一直到180。之前,国际组织基本都是信仰类的;而以问题为意识的世俗类非政府组织在18世纪后期才逐渐产生,到19世纪中期才开始具有国际化的倾向。这与世界历史的进程大致同步。以理性主义、人文主义为特征的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而且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之前,欧洲政治版图还未出现相对固定的主权国家体系,有的只是统一的基督教欧洲,因此,最早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几乎都是在基督教背景下的慈善关注。同时西方天主教会垄断全部知识教育,用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压制科学研究,掌握话语权。也就是说,基督教是此时西方世界的主流文化。这一情况虽在启蒙运动后得以改变,但在一战前,在基督教的博爱思想、救世情节和利他主义传统的影响下,诸如济贫、施药、养老、育孤和救难等教会资助类慈善事业仍是西方公益服务的主体和楷模。

同时,从此时的宗教版图来看,在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诞生的新教经过“三十年战争”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获得了与天主教平等的地位,同时随着18世纪资产阶级在欧洲取得全面胜利,新教开始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基督教也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海外传教,英国的崛起使其成为当时宣教运动的中心。

总的来说,在这种制度环境的影响下,此时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征:第一,大多数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宗教色彩比较浓厚,而且起先还有着或多或少的宣教色彩;第二,在众多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中,天主教背景的占绝对多数,但新教背景的组织也获得长足的发展,而且还零星有些非基督教组织的出现;第三,与当时国际政治格局一致,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以西欧国家,特别是以英国为总部的居多;第四,宗教类组织在很长时间内(特别在19世纪中叶以前)处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中心,并影响着许多世俗非政府组织的组建,使得其或多或少有着与宗教,特别是西方基督宗教密切相关的道德和行动取向。

虽然大多数学者都认可最早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是宗教类组织,但由于对非政府组织界定的差异,因此具体到那个组织就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早期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可以18世纪为界,之前由于其主要功能在于辅助教会的教牧事务,兼顾少量的社会事工,为此,我们称之为现代意义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的雏形,而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多成立于18世纪之后。

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和殖民扩张的加速,西方的现代化进程步入快车道。与此同时,一系列诸如贫困、妇女、酗酒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一批宗教非政府组织开始创建,而且还逐步走出国门,成为国际性的组织。此外,伴随着大规模的宣教运动,面对着非西方世界公益服务的缺乏,同时为更好地传播基督教,许多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开始创建。从1800年到1849年,有近220个新的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产生,其数量几乎相当于之前的

推荐访问:视角 发展历程 宗教 主义 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