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与金融稳定问题初探

时间:2023-06-13 13:36: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中国金融产业结构现状的总体考察

中国金融在经过20多年快速发展后,金融总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金融体系的各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银行、证券、保险业稳步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金融市场结构优化,参与主体不断增加,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市场活跃度显著提高;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随着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各地区主要金融机构实力增强,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区域金融稳定性有所增强。

我国金融产业在规模和结构方面均获得快速发展:

(一)我国金融产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从机构改革来看,金融机构由开放前的单一的银行制发展为银行、信托、证券、保险等多元化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2007年,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总体实力和盈利能力明显提高,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继续扩大,年底总额达52.6万亿元,增长19.7%。银行在全部金融机构中的市场份额比重逐年下降,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地方性金融机构比重逐步提高。

(二)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仍以银行业为主导,证券保险业资产逐年增加。尽管我国已经形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组织体系,但是金融产业结构仍然明显失衡,银行业所占比重过高。无论从资产规模,还是机构、从业人员数量看,目前我国金融行业中银行业所占的比重都过高,在行业竞争中表现为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在我国的金融产业结构中银行机构的比重很高,2006年以前占比均在90%以上,2007年银行业总资产占金融总资产的87%以上,行业竞争中表现出银行垄断的市场格局;证券业、保险业等尽管有所增长,但增幅不一,所占比重显著偏低。

(三)间接融资比重过大,直接融资还有待大力发展。目前我国形成的是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产业结构。银行作为中介机构,是中央银行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纽带,联结着货币政策执行与社会资金活动。在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非金融部门融资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这意味着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银行贷款与债券、股票不可完全替代。目前我国间接融资额远远大于直接融资额,尽管2007年股票筹资额有大幅增长,但2008年随着股市的回落股票筹资额再次减少。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

(四)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尚不平衡,东北地区金融实力较强,西部地区发展偏弱。金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既是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反映,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地区间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区域金融体系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不利于我国金融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使得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工作面临诸多挑战。

二、中国金融产业结构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一)银行业的稳健性分析

我国境内中资商业银行近几年来资本充足水平提高较快,商业银行改革成效明显,资本约束和风险防范机制逐步建立,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提高,财务状况明显改善,资产利润率稳步增长,资产流动性充足,资产变现能力和应急支付能力较强,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逐年提高,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2007年底,资本充足率达到8%监管要求的商业银行由2003年的8家增加到161家,达标银行资产占同期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重由0.56%提高到79%。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全年实现税后净利润4467亿元,盈利水平大幅提高;资本利润率达到16.73%,资产利润率为0.92%,均比上年明显提高。

但我国银行业仍存在以下问题需要予以重视解决:

一是盈利结构仍需改善。目前利差收入仍然是境内中资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2007年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在营业收入总占比84%以上,商业银行盈利仍过多依靠传统业务,需要进一步开拓业务领域,改善收入结构,提高财务可持续能力。二是贷款期限结构不够合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中长期资金主要通过银行配置,境内中资商业银行人民币中长期贷款比居高不下,境内商业银行存贷款期限错配较为严重,对此可能引起的风险应予以关注。三是房地产贷款增长较快,信贷风险逐步显露。近几年房地产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余额达到贷款余额的16%,在银行信贷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业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呈下降趋势。目前随着宏观调控的实施,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部分大城市因房价下跌甚至出现断供现象,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逐步显露,需要引起重视。四是融资结构不协调给银行业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需要关注。多年来,银行业在满足社会筹融资需求中发挥了主要作用,2006年,银行新增贷款占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增量的82%,金融风险过多聚集在银行体系,不利于银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从长远看,应注意改善融资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分散银行体系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五是存款保险等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日趋明显,特别是容易增加道德风险。尽快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完善市场化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和危机处理长效机制,保证银行业安全运行。

(二)证券业稳健性分析

证券业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证券业在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重要,但证券业的发展同样有喜有忧:

一是直接融资比例有所提高,融资结构仍待优化。截至2007年底,直接融资额(包括股票、国债和公司债)达到1.24万亿元,占全社会融资额的21.1%。尽管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直接融资比例的提高,但目前中国社会融资结构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过低,企业融资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问题尚未得到明显改善,不利于拓展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风险向银行体系的集中。因此,应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促进融资结构优化。

二是债券市场初具规模,但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有待加快。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增速来看,债券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扩大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容量,拓展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而且对促进直接融资市场的结构优化、分散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促进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协调发展。

三是股票市场结构得到优化,但市场风险值得关注。2007年,股票市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股票发行规模和投资者入市程度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进入2008年股市震荡下跌,股票市值大幅缩水。国际经验表明,股票价格一旦出现大幅波动,势必对经济运行和居民财产产生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要特别防止股市风险的产生。

(三)保险业稳健性分析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总体保持健康发展。协调发展格局逐渐显现,市场集中度持续下降,资本实力得到增强,但仍然需注意防范资本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一是保险公司股权投资比重提高,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加大。自2005年保险资金被允许直接金融股票市场以来,保险公司逐年增加股权类投资,尤其在2007年,保险业投资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的资金规模有了大幅度提高,所占保险资金份额提高至27.1%。但随着保险资金在资本市场中运用逐渐扩大,资本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会对保险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偿付能力产生影响。

二是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公司治理结构仍有待完善。同时中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仍不够合理,部分保险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管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不完善,内控制度不完备。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出现财务数据不真实、账外账和内外勾结侵害公司利益等现象。

三是保险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产品的针对性不突出。各产品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在于保险公司产品创新机制不健全,各家公司在研发保险产品时,贴近市场、贴近客户、深入分析公众实际需求的主动性不够,仍难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政策建议

第一,深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完善金融功能,改善区域金融结构。以结构调整和竞争来促进效率的提高,培育真正的市场性寡头金融机构。各类金融机构在改革过程中,应以利润为目标,以市场化为取向,加快推进商业化进程,建立符合金融开放与发展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并健全银行的外部治理机制。实现银行管理体制的扁平化,有效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银行业经营的透明度。协调自我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断增强竞争力。

第二、加大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发展力度,促进金融产业的均衡发展。扩大证券中介机构的资本规模,壮大资本实力,通过增资扩股、重组并购、上市等方式尽快扩大规模;优化上市公司盈利结构,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上市公司实体业务的盈利水平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险公司应以完善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改革,真正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健全产品创新机制,丰富保险产品。加强风险管理,提高管控能力。

第三、加强金融各业风险防控机制,增强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和竞争力。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覆盖所有业务流程和操作环节,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准确预警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主营业务风险防范机制,建立科学的风险防控体系,识别和评估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同时关注战略规划失误和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等因素可能给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抗风险能力,努力实现适当风险水平下的效益最大化。

第四、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网。随着金融业务综合化、金融活动国际化、金融交易电子化和金融产品多样化地快速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和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金融风险日益复杂。部分金融机构地风险防范意识和内控机制尚待健全,监管机构对复杂金融业务的监管尚待完善,防范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金融风险的能力有待加强。我国应吸取美国次级贷危机的教训,继续关注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投资、金融衍生产品、房地产信贷等领域的风险管理问题,关注投资者教育和金融消费者保护等问题,完善监管制度,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强化监管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以促进金融创新的健康发展,保持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推荐访问:金融 产业结构 初探 稳定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