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证券行业主流专业形象

时间:2023-06-13 12:1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俗话说,干一行,像一行。市场有内在的法则,行业有自己的规矩。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不是这个行当里的人,就不要在这里混。否则即使混得一时,也是提心吊胆,甚至误了大事。

证券业首先是个服务行业。从这一角度看,它和澡堂子、理发馆、擦鞋铺没有什么区别。顾客来了,是照顾你的生意,你理所当然要掀开门帘,堆起笑脸,躬身相迎。必要时还要走出去,做做小广告,到街口去揽生意。什么叫作以客户为中心?人家想什么,你要提前想好,要服务到家,使人感觉很舒坦,这就是服务业。既然同属服务业,证券业就没什么可牛的。要生存就要摆正心态。

证券业又属于金融业,由此又引入了两方面的内涵:资本和知识。金融业有钱,搞金融好挣钱,那是官商的概念。金融业真的那么有钱吗?金融业的本质并不是资本的经营机构,或者叫管钱的机构,而是风险的管理机构。金融业通过集中资金而集中了风险,通过管理风险而赚取利润。金融机构如果不懂得如何管理风险,它所集中的就是越来越重的包袱,它就无以生存。我们现在的风险管理水平如何?不良资产有多少?资本营运能力是否能盖得过资本成本?换句话说,我们是在积累利润,还是在累积风险?

证券行业需要融资方面的专家,不只是为客户融资,更迫切的是为自己融资。金融业的法则是为富人而设计,是使富人更富的法则。证券公司要想生存就必须得有借钱的资本。银行也好,企业也好,他们如何相信证券公司的资本运作能力?如何相信其长期营利能力?所以证券公司需要资本运作方面的专家。知识加资本,体现了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能力。你是融资专家吗?你是财务专家吗?你是投资专家吗?你是金融法律专家吗?你是技术专家吗?如果你不是,你就不适合在金融业里干,至少前景是这样。

有人说,我是管理专家。但管理没有一般的适用性。对金融机构的管理,不同于对乡镇企业的管理,不同于对国家机关的管理,不同于对个体工商户的管理,也不同于对传统国有企业的管理。对金融机构的管理,既要管理资本,又要管理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更像管理一个世界一流的商学院。这个商学院必须是私立的,而不是国有的,或者是州立的,像哈佛、沃顿、斯坦福等等。你有信心当好一流商学院的院长吗?那就可以到金融机构来试试身手。

不知哪位专家写了一本叫做《管理知识人群》的书,可能是专为此而言的。

有人说你太天真了,只要一个中国特色,你这些说法就全无价值。入世也好,国际化竞争也罢,那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的,太超前、太理想主义的东西是要被无情地淹没的。即使鬼子现在进村,也要让他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现实的确如此。这正是悲哀所在,正是改革的艰难所在。然而,市场有内在的规律,客户有自己的判断。由观念而指导行动,企业的行为要为市场所认可,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换句话说,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主流行为模式和行业规范,这种主流模式和规范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个人设计的结果。

那么,在市场的慧眼下,证券业的主流专业形象应该是怎样的?

第一应该是专家形象,估且称之为“专业”。通俗一点说,就是你应该是业内人士,应能在专业化的国际讲坛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第二应该是国际化的视野和创新思维,亦可称之为“开放”。就是要具有包容性,而不是固步自封,永远放不下架子。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敢于吸收新的东西,鼓励创新,能够包容和认真听取不同意见。

第三应该是服务意识和谦逊的态度,可概括为“仁和”。证券行业属于服务业,从业者就是服务员。营业部的员工、客户经理、投资银行的业务人员直接为客户服务,财务、电脑、研发等后台支持部门为一线服务,管理部门甚至管理者要为其他部门、为一线服务。这个行业中,从普通员工到管理者都要明白:我服务的对象是谁?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要做事,先做人,这是服务业的一贯主张。

专业、开放、仁和,应该是证券业主流专业形象。打个比方,就像一个身怀绝世武功,又善于学习他派所长的谦谦君子。可以想见,将来的天下,非他莫属。

(作者为华夏证券公司)

推荐访问:树立 主流 形象 证券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