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

时间:2023-06-13 11: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科学技术的瞬息万变,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信息技术灵活应用于高中通用技术的课堂,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主要从激趣导航、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拓展学生视野等方面阐述具体的通用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整合

当下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现代先进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了当务之急。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融入通用技术课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拓宽视野,带动其主观能动性,开发其创造性思维,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与社会的适应能力,改变学生的学習行为,树立自觉学习思维模式。教师可以从如下三方面着手:

一、应用信息技术激趣导航,为通用技术护航提高效益

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容易感到单调、乏味、沉闷而导致其学习兴趣不高,影响教学质量。通用技术的知识点及案例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与教材同步,按照课标要求并结合教材与学生特点,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及活用信息素材,设计出声图并茂的课件或教学素材。上课时边播放边讲解,让通用技术的教学内容更显得丰富多彩,化难为易。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教学“经典结构的欣赏”时,让学生通过校史馆的多媒体平台了解学校的发展史,待上课时,学生对学校建筑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可利用网络制作成卡通片,并精心策划教学流程,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踊跃发言,教学效果明显。透过信息技术的变换教学,课堂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学生在这种情景下学习,内心涌现出强烈的向往之情,以饱满的热情置身于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在学习“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时,我提前从网络下载了一系列关于简单结构设计的精美图片,结合以往学生设计的视频片断,在授课时播放给学生欣赏及参考。动漫制作、图片插入和音乐背景,带给学生别样的体验,在欣赏的同时,激发了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设计热情和创新意识。每位学生都表现出对设计不同程度体验,在这种情绪的驱动下,学生就能更有效地学习本节内容。这样,教师从不同层面上改变了传统教学内容的看法,让教材“活”起来,为教学服务。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对难理解的问题积极提问,整个课堂氛围非常和谐,师生之间频繁互动,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深化通用技术课堂模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形势下教师要立足课堂,就要时刻学好新知识,熟练掌握好信息技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社会所淘汰,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新鲜的血液,充满时代信息。所以在教学中要不忘传授学生通用技术技能,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能够创设出更真实的情境,增进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有较为清晰的认知,加深对概念规律和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教学实践中,通用技术许多知识点非常抽象,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难以让学生彻底理解与掌握的。因此,在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让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让复杂的题目简单化。

在学习“正投影与三视图”这章节时,其知识点是非常抽象的,学生的空间意识和空间想象力有一定的局限性,需具备较好的几何基础,仅靠教师简单的讲解是难以达成教学目标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抽象的三视图概念及形成过程、三视图投影规律、三视图的画图步骤等知识变得形象而直观。透过PPT的画图演示和动漫模拟等教学方式让抽象的知识更显直观化,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升其认知能力。笔者在教学中曾做过这样的调查:在1~6班中运用信息技术来展开“正投影与三视图”的教学,另外7~12班未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第二节课教学时,我选择了地区会考往届试卷中的三视图题目作为课堂练习,7~12班中仅仅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较完整地画出三视图,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1~6班中约有五分之四的学生对三视图相关知识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且完整地画出三视图。由此可见,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通用技术中的许多复杂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视野,提升通用技术探究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的载体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媒介,若在通用技术课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情感激励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期望值,就可以轻松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等多种渠道搜集自己所需的资料,积累丰富的知识,这样既拓展了视野,也减轻了教师教学的压力。

笔者在参加“一师一优课”中,本着“源于生活,相对简单,又能体现教学目标的要求”的原则,选择了“简单结构的设计案例——纸板手机支架的制作与评价”作为参赛的课题。在教学之初,让学生借助计算机和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工具查找和设计一款适合自己手机支撑用的支架。在课中,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合作制作原型,最后对作品进行交流评价,使学生亲历优化—制作—评价的过程并有所收获。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透过制作原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作品的优缺点及制作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基本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化过程。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亲身经历和亲手制作的过程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在参赛中也获得较好的成绩。

福建省地区通用技术的会考形式主要采用了理论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4人一小组的形式完成简易相框或者便携式小凳的制作。在实践操作部分,学生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的信息资源搜集材料,结合身边实际的案例再加上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设计讨论、合作交流、制作模型和原型。在讨论中,教师鼓励学生勇敢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与观点,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设计作品,这不仅刺激学生的思维创新,引发语言和思想上的碰撞,而且增进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综合运用的能力。学生经历动手和动脑的过程,权衡利弊,构成了多样化的思路,呈现出有特色、有创意、有实用的设计方案。在通用技术中引入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让课程教学“活”起来,营造生动活跃、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具有时代气息,贴近生活,使其感受亲身体验、动手实践和成长的快乐。参与实践操作中,经历解决问题的煎熬和磨炼,促进学生不断地积累、成长与提升,变为知识建构的主动者。

福建省农村地区高中学校都已普及了信息化教学,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学中渗透信息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模式将逐渐被应用到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为未来农村通用技术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教师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最优化,使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做到最优化的整合和运用,这是时代要求我们每位教师都应具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海鹰.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课程整合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7).

[2]罗常荣.高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教学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

[3]赵伟英.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 强化学生的技术素养——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J].吉林教育,2016(9).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市第二中学)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课堂 通用 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