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时间:2023-06-12 15:1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经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之一,成了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和社会不断进步动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主要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以期能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为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内涵应该是以构建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现代高等教育模式为目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学校师生不断更新和升华教育观念,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强化对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我们要深刻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涵,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力和意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把握现代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在美日等高校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已经成了高校必修、辅修、培训的重点科目,如:日本高校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必修课,美国有400所大学至少开设一门创新创业学课程,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2年,我国教育部确定了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这标志着正式拉开了我国政府支持创业教育的序幕。2010年,教育部第一个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意见》,2012又出台了《普通本科学院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2014年5月,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指出,高校要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養全过程,要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全社会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用身边榜样,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加强典型引导。同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要求进一步普及创业教育,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要求提供创业经营场所支持、加强创业培训,提供多渠道资金支持,提供工商登记和银行开户便利,加强创业教育氛围。截止目前为止,创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过程,政府高度重视,开设的课程初成系列,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教学方法日渐完善。创业教育经历了由实践摸索到理论总结,其发展过程体现了自下而上的特征,最后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引导推动。从整体来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仍旧处在“创业期”。首先,部分高校教育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平面,思想解放的不够,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高等教育的主流,对其缺乏有效的投入。甚至没有把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用功利性的思维认识创业教育。其次,专业教师主体缺少内在动力,对创业教育理解不到位,认为创业教育是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工作开展不够。甚至没有将专业教育与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只将简单的创业技能、技巧的培训等同于创业教育。另外,教育部等相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虽然发布了多项鼓励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红头文件,但是落实不到位,构建的模式不系统,难以具体实施,只限于现有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真正形成融合教学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模式,思想还没有真正融入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同时,政府、高校和社会还没有形成合力,创业支持不够,硬件设施不到位,用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不叫匮乏,如:教育师资队伍、创业资金、场地等等。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对象的差异,其模式可以划分为发散式和聚焦式两种。发散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普及式的教育,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广度,全体学生都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聚焦式强调对具有强烈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专门化的训练和教育,或者针对具有一定产业化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辅导和支持,教育内容呈现高度的系统化和专业化特征,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

1.科研项目孵化模式。这种模式属于聚焦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企业特点是校友企业提出技术需求或项目,在校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项目研发或后续在企业的产业化。即:“企业的科研项目+导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科研项目产业化”模式,如:华中科技大学的DIAN团队的企业科研项目孵化制,其侧重创业训练。二是在增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吸引学生参与导师的可养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寻找创业机会,即:“导师的科研项目+导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其在研究生或本科生的科研项目实践中比较常见,侧重创新训练。

2.政产学研金介用合作模式。为了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政府、企业、高校等七个创新创业教育细分利益相关主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其中,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主体是高校,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训练的机会和平台,教师传授学生基本的技能和知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者是政府;中介机构和孵化机构则为创业项目提供基本创业辅导和服务,如:工商税收、财务法律等。银行机构和创投机构主要进行创业项目的投融资,如具有竞争力和市场开发价值的创业项目等。科研所是高校科研合作的主要力量,企业为高校搭建学生实习实践平台。总之,为了形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合力,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主体层,政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知识流、信息流等硬件和软件的支撑,金融机构、科技中介等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支撑层。

3.专业实践模式。专业实践模式主要有四种模式:一“送出去”。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建立创业实习类实践平台,与学校周边的企业或与学校建立学生实践合作关系的企业,通过“干中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二是“引进来”。为了搭建创新训练类实践平台,根据学校的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从企业中聘请专家作为创业顾问,为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供支持。学校重点实验室拥有专业、设备、人才等优势,是学校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基地,可以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完成日常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开放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三是“增体验”。为了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采取创办专业模拟公司、市场等方式,通过搭建创业体验类实践平台,将不同学科的学生打造成一个创业团队。四是“打比赛”,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依托各种形式的创业,搭建创业竞赛类实践平台,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赛等。

4.综合模式。为了增强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能力,普及创业知识,建立涵盖课程培训、创业实践等在内的教育体系,即:综合模式,其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主要围绕着:一课程;二创业基础理论课程、创业心理学课程;三,SYB课程三个方面开展。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充分发挥校外创业导师的实战经验,打造专兼结合的校内校外两支师资队伍。创业基地平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仪器设备等;创业实践通常包括举行创业沙龙、讲座等。服务体系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线上朱涛提供在线创业咨询,开发和建立创业服务网站和平台,建立创业相关数据库。线下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工商、财务等方面的基本流程和知识等,包括提供指导手册、政策解读等。

参考文献:

[1]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EB/OL]. 新华网,2014-08-18.

[2]阐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D].大连理工大学,2011(6).

[3]刘振忠等.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其实践体系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2(2).

作者简介:詹一览(1989—),男,苗族,贵州省德江县人,学历:大学本科,助教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创新创业教育。

推荐访问:构建 高校 模式 创新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