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书名疑义辨析

时间:2023-06-10 20:42: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关于《周易》书名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主流看法是以“周”为代号,以“易”为“变易”。以“周”字“义取周普”者,亦多有支持者。对“易”为“变易”义的诠释又有许多不同路径,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方面来导向“变易”说。这些诠释与看法存在不少问题,未必是《周易》书名命名之本意。

[关键词]《周易》;周;易;含义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7)03—0059—06

Abstract: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of Zhouyi.The main interpretation is that Zhou means a dynasty name,and Yi means change.Many others think that Zhou means circulation and universality.There are still many different ways to the interpretation that Yi means change.But there are quite a few problems in these opinions,and these interpretations may not be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title of Zhouyi.

Keywords:Zhouyi;zhou;yi;meaning

战国时期,私家著述刚刚兴起。“《汉志》所载战国前私家著作皆属伪托”[1](P14)。此前的文献有所谓“六经”,都不是私家著述,而是经过了集体的创作和长期的流变。这六经中除《易》之外,其余五经之书名很明显是与书中内容主旨或性质密切相关的。虽然《乐》已失传,但可以由书名推知,它与《诗》《书》《礼》《春秋》一样,也是对书中内容主旨或性质的概括。而六经中的《易》何以称“易”,“易”之名与《易》文本的内容是何关系,并非如其他经典那样明确。所以,《易》这部书的书名是什么含义,历来就是一个问题。根据文献记载,从先秦流传至今的《易》这部典籍最初并不称《易》,而称《周易》。这部书的名称、所指及其含义有一个衍变过程。

一 《周易》书名的起源及其所指

“周易”作为书名最早见载于《周礼》和《左传》。《周礼·春官·大卜》:“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左传·襄公九年》:“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左传·昭公七年》:“孔成子以《周易》筮之。”从《周礼》和《左传》当中就已出现“周易”这个书名,可知春秋乃至更早就已有《周易》的书名了。此时《易传》尚未成型,所以,可以肯定“周易”之名乃专指六十四卦卦形与卦爻辞而言。卦爻辞大体是由卜筮资料编纂而来,而六十四卦的卦形是否与现在一样却难以确定。

2001年,在陕西长安县西仁村发现了四件西周时期的陶拍。其中采集2陶拍柄部刻有四个数字卦,转换成阴阳爻符号卦,依次为:师、比、小畜、履。采集1陶拍柄部有两个数字卦,转换为阴阳爻符号卦为既济与未济二卦。这两件陶拍上的数字卦卦序与今本《周易》卦序相合。李学勤先生认为,从这“两处局部卦序,不难推想当时所用《周易》的卦序大同于今传本卦序。换句话说,传本《周易》那时业已存在”[2]。今本卦序的存在并不能证明、当然也不能否证传本《周易》的存在。因为这些陶拍上只有卦形而无卦爻辞。不过正如金春峰先生所言,“卦符是《周易》古经成为‘文本’的基础”[3],因而此时今本《周易》文本之基础已备是毫无疑问的。目前考古所见,《周易》卦形有两种,一是数字卦形,二是阴阳爻符号卦形。西周陶拍上的卦可以证明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与数字卦形在那时业已存在,不能证明阴阳爻符号卦的存在,当然也不能以此证伪阴阳爻符号卦的存在。卦形有其演变过程。世传《周易》中的阴阳爻符号卦起于何时依然有待考证。直到战国和汉初马王堆帛书《周易》文本上的卦形依然与今本《周易》卦形不一致,阳爻“—”形恒有,而阴爻或作“∧”形或作“八”形,在作为实际筮占记录的战国易筮资料中,卦形爻画的形态更多,可能仍属数字卦系统。但这也并不能否证阴阳爻符号卦的同时并存。所以,王新春教授推测:“符号化的卦爻画形式在《周易》古经于西周时期诞生的同时实际即必业已存在!……而张政烺先生所释读的数字卦,则只会在具体卜筮操作中出现,它们当分别是当时具体筮占所得数字尚未予以向阴阳爻转换的原始记录。”[4]金春峰先生则认为:“《周易》古经编纂成书时,已使用、也才使用了两个基本卦符,而以相似的数字一和八表示”[3]。这是以数字为符号,即数字卦符号化了。至于卦爻辞的形成年代,现代历史学家顾颉刚、余永梁等通过考稽卦爻辞中的故事论证了卦爻辞成于西周初年参顾颉刚《〈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原载《燕京学报》1929年第6期,后收入《古史辨》第三册,朴社1931年11月初版。余永梁《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年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古史辨》第三册,朴社1931年11月初版。,也就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个看法已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因而,“周易”这一书名之所指当为西周初年成型的今本六十四卦卦爻辞与卦形。只不过这六十四卦的卦形有可能不是今本《周易》的符号卦卦形,而是数字卦或者符号化了的数字卦,这一点不能十分确定。对于卦爻辞的来源,一般认为是对大量实際筮占材料进行整理编纂形成。也有认为类似于现在的“老黄历”,“属于择吉类的选择方术”,卦爻画相当于日历,卦爻辞为“时日禁忌或象占习语”[5]。以卦爻画为日历,如何操作,令人费解。即使卦爻辞属择吉语,与卜筮资料编纂说也并不相违。择吉语同样可以出于对卜筮资料的编纂。编纂成型时间依然在西周初年。

假如《周礼》“大卜”章这部分内容真是成于西周初年,那就说明其中所载“周易”这个书名,西周初年就已经存在。但是因为《周礼》的成书年代尚有争议,所以也难以确定西周初年是否已有“周易”这一书名了。但据《左传》记载,至少在春秋时期鲁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672年,在孔子诞生一百多年前,“周易”这一书名即已存在。那么这一书名的产生必定在更早的年代。

《周易》在先秦文献中又简称《易》,所以有两个名称。这两个名称之所指都是六十四卦卦形与卦爻辞。先秦尚无《易经》之名,但有《六经》之称。章学诚《文史通义·经解上》据《荀子》“学始于诵经,终于习礼”及《庄子》言孔子“治《六经》”诸语,谓荀庄皆出子夏门人,“《六经》之名,起于孔门弟子”[6]。这是关于《六经》的通称,以“经”为单项专书之名在先秦尚未产生。汉武帝置《五经》博士,《易》冠群经之首,单经之名开始流行,《易经》之名开始出现。《汉书·艺文志》载成帝时,刘向奉诏领校《五经》,曾“以中《古文易经》校施孟梁丘经”。跟《周易》或《易》的名称一样,《易经》之名最初也只是指六十四卦卦形与卦爻辞,到费直、郑玄以《易传》十翼文字参合卦爻辞并行之后,渐渐地《周易》《易》或《易经》之名乃兼指六十四卦卦形、卦爻辞与《易传》十翼。这表明《易传》的地位越来越高,达到了《经》的层次。如今,学术界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形成于先秦的《周易》文本包括《易经》与《易传》两部分内容,其中《易经》部分专指六十四卦卦形与卦爻辞,《易传》部分则指主体部分成书于战国的《十翼》。

二 易学史上对于《周易》书名含义的主流看法

关于《周易》这部书的书名“周易”二字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指称,还是出于对书中内容、性质、观念的概括,并不是十分明确。先秦其他经典的名称就没这么复杂。对于“周易”二字含义的解说影响最大的是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卷首的《论三代易名》与《论“易”之三名》,这两篇文字分别论述了“周”和“易”二字的含义,可以代表易学史上对于《周易》书名含义的主流看法。

我们先看“周”字。孔颖达云:

《周礼·大卜》“三易”云:“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杜子春云:“《连山》,伏羲。《归藏》,黄帝。”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郑玄又释云:“《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郑玄虽有此释,更无所据之文。先儒因此遂为文质之义,皆烦而无用,今所不取。案《世谱》等群书,神农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黄帝一曰归藏氏。既“连山”、“归藏”并是代号,则“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毛诗》云:“周原膴膴”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羑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余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先儒又兼取郑说,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遍之义。”虽欲无所遐弃,亦恐未可尽通。其《易》题“周”,因代以称周,是先儒更不别解,唯皇甫谧云:“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谓之《周易》。”以此文王安“周”字。其系辞之文《连山》《归藏》无以言也。[7]

孔颖达概括了“周”字义的两种说法,一是代号说,二是取义说。代号说,即以“周”为周代,此说以《易纬》为代表,其云“因代以题周”。取义说,即取“周”之周普义,此说以郑玄为代表,所谓“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此两说并为汉人遗说。孔颖达很明确,只取《易纬》说,而不取郑氏说。此两说以代号说影响最大。司马迁《史记》云:“西伯拘而演《周易》。”班固《汉书》亦云:“商道弛,文王演《周易》。”是汉人多取“周”为代号说,至孔颖达《周易正义》又大倡之,使得此说在后世影响更大,宋代大儒程颐、朱熹、朱震等均持此说。当然,郑氏取义周普说,也并非后继无人。贾公彦、陆德明即本郑氏说。贾公彦疏礼本郑氏《易赞》《易论》“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云:“《连山》《归藏》,皆不言地号,以义名《易》,则周非地号。”[8]陆德明亦本此说云:“周,代名也。周,至也,遍也,备也。今名书,义取周普。”[9]可见,以周遍释周,是汉人遗说,尽管孔颖达不用此说,但唐人犹有用之者。不过孔颖达之后治《易》者多不取周遍之义,也是事实。但是到了清代,有姚配中、黄以周等学者主张郑氏说甚力。所以,孙诒让《周礼正义》两存其说:“姚、黄说深得郑旨,但孔据《易纬》亦西汉古义,今并存之。”[10]

无论是代号说,还是取义说,均有两大主要证据,一是基于对“连山”、“归藏”的理解,二是基于对《易传》的引证。从对于“连山”、“归藏”的理解来看,以“周”为代号说,是因为把“连山”、“归藏”理解为代号;以“周”为“周普”义,是因为按字面意义来理解“连山”、“归藏”。连山、归藏分别是哪一代,杜子春、郑玄、孔颖达各有说法,杜子春以为伏羲、黄帝,郑玄以为夏、商,孔颖达以为神农、黄帝。不管是何种说法,都是从属于代号说。而孔颖达代号说的论证是有问题的。孔颖达根据《世谱》等书,以神农为连山氏,黄帝为归藏氏。如此,则连山、归藏为姓氏之号,并非代号,而孔氏以之为代号,非也。又说“周易”之称“周”是取岐阳地名“周原”。上引贾疏实际上已经批评了这种说法,既然连山、归藏非地名,为何要以“周”为地名?若如孔颖达说,连山、归藏是取姓氏之号,“周易”之“周”是取地名,“三易”之命名原则为何不统一呢?若如孔氏从姓氏之号解,“周”也并非周人的姓氏之号,而是族号、国号、代号。

取义说则是通过把“连山”与“归藏”作字面意义解释,从而得出“周易”也应该从字面意义来解释。郑玄在《周礼·大卜》注中没有解释“周易”命名的缘由,只解释了“连山”与“归藏”之义,即“《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但在《易赞》《易论》中郑玄对于“周易”的含义有一句极有名的解释,即“《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贾公彦本此疏云:“《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艮为山,山上山下,是名‘连山’。云气出内于山,故名《易》为《连山》。……《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于其中,故名为《归藏》也。……《周易》以纯乾为首,乾为天,天能周帀(匝)于四时,故名《易》为周也。”[8](P749)贾公彦结合《连山》首艮,《归藏》首坤,来解释“连山”、“归藏”之义,是从三易的组织形式上说的,显然比郑玄更进了一步。《周禮·大卜》称三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表示三易均以卦为纲,均有八经卦与六十四别卦。三易同时并存,有共同的来源,所以同属于“易”。但又有区别,很重要的一点就体现在它们的首卦也就是作为根本和出发点的那个卦不一样。《周易》首乾,乾为天,天使四时循环运行,普遍体现于四时当中,所以三易中的《周易》意思是:表“周行”之“易”。

从对于《易传》的引证来看,代号说与取义说都有根据。以“周”为代号说的根据有:“《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传·系辞下》)更明确的说法是:“《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易传·系辞下》)取义说亦于《易传》有据。清儒姚配中云:“周,密也,遍也,言易道周普,所谓周流六虚者也。”黄以周云:“《连山》首艮,即《象传》兼山艮之义。《归藏》首坤,即《说卦传》坤以藏之之义。《系辞传》曰:‘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曰周流,曰相易,非释《周易》之说乎?”[10]黄以周比贾疏更进一步在于,他在《易传》中找出了《连山》《归藏》和《周易》三易命名的根据。三易本同源,如黄以周说,则三易在名称上似乎取得了命名原则的一致。

为了从代号上圆融其说,孔颖达最后还是取《易传》旧说,以文王作易,故题“周”以别殷。《周易》为“三易”之一,既然是“别于殷”,为何又不以《归藏》归于殷易,却归于黄帝呢?所以,孔颖达的论证可谓颇多不相应和抵牾扞格之处。若以代号说之证成,孔颖达说还不如郑玄说。孔颖达以郑玄为“取义说”的代表,实际并不准确,后世也多从其说而误传。郑玄固然有“取义说”,但他同时还主“代号说”。准确地说,他应该是两说兼取者。他以《连山》属夏易,《归藏》属殷易,于是《周易》属周,故称“周易”,这是比孔氏说更典型的代号说,因为伏羲、黄帝、神农都不能说是代号,夏商周则是明确的代号。当然此说也存在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三易命名原则的一致性问题。既然以“周”为代號称“周易”,《连山》《归藏》分属夏商两代之易,为何不以代号径称“夏易”、“商易(或殷易)”?所以,还是有作他解之可能(下文详述)。此处,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郑玄虽以“取义说”著称于后世,但实际上他是兼取两说者。孔颖达亦指出有兼取两说者,他说:“先儒又兼取郑说,云‘既指周代之名,亦是普遍之义。’”他把兼取两说者归之于“先儒”而非郑玄,实际上他上文就已引到郑氏有以三易分属夏商周之说,却视而不见,甚可怪也。而他所谓“先儒”兼取郑说,实际上“先儒”只不过是重复郑氏之兼取二说。上引陆德明《经典释文》释“周”其实就是兼取二说。他首先释周为“代名”,最后又说“今名书,义取周普”。

再看“易”字。影响最大的依然是孔颖达说。孔颖达在《周易正义》卷首八论中首论“易”之三名。其云:

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既义总变化,而独以“易”为名者,《易纬·乾凿度》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郑玄依此义,作《易赞》及《易论》云:“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盖“易”之三义,唯在于有。然有从无出,理则包无。……是知易理,备包有无,而易象唯在于有者,盖以圣人作《易》,本以垂教,教之所备,本备于有。……故以无言之,存乎道体;以有言之,存乎器用。[7]

孔颖达论“易”之三名,本从《易纬·乾凿度》和郑玄说并阐发己意。实际上从《易纬·乾凿度》对“易”之三义的论证看,它所反映的是汉人的气化自然观和尊卑等级的社会观,未必是《周易》命名之本意,而以三义包括相反相成之义合于一字,其中所体现的抽象和思辨水平,恐非《周易》卦爻辞形成时代之所本有。郑玄依《易纬》义试图进一步证成“易一名而含三义”说,其所引证均出自《易传》语,以示《周易》之“易”本义如此。实际上这只能表示《易传》已经有了“易一名而含三义”这样一种不自觉的观念。因为这个观念是散见于其中,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术语或命题来表述,所以我们说它是“不自觉”的。直到《易纬》和郑玄明确提出“易一名而含三义”这个命题,才能说有一个思想观念上和理论上的自觉。因而,从思想史发展的立场看,“易一名而含三义”还不能算作《易传》更不用说是《易经》时代的思想观念。至于孔颖达在《论“易”之三名》中的后半部分从有无论易理,以无为道体,以有为器用,则很明显是受了魏晋玄学的影响而产生的理解,只能代表他所处时代的观念,而不能说是《易传》和《易经》已经有此自觉的思想观念。不过,孔颖达对于“易”义有一个总说,即以“易”为“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义总变化”,也就是说虽然“易”有三义,但总义还是“变化”、“变易”。于是,易学史上的易家大多把“周易”书名中“易”字的本义理解为变易。如北宋程颐云:“易,变易也,随时变易以从道也。”[11](P1)南宋杨万里云:“《易》者何也?《易》之为言变也……何谓变?盖阴阳,太极之变也;五行,阴阳之变也;人与万物,五行之变也;万事,人与万物之变也。古初以迄于今,万事之变未已也。”[12](P2)所以,黄寿祺先生在遍考历代“易”义诸说之后,总结道:“学者观乎众说之纷纭,……而要之以易为变易之义者为主”[13]。

历代学者以“易”为“变易”说之证成不外三种方式,一是引《易传》语为证,二是从字源上说,三是从卦形上说。上文谈到郑玄的“易一名而含三义”说,即引《易传》语以证“变易”义。《易传·系辞下》云:“《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传》讲“变易”处俯拾即是。

从字源上谈“易”之“变易”义,主要是通过阐发《说文解字》“易”义诸说得来。《说文解字》云:“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秘书》说,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一曰从勿。”《说文解字》释“易”三说并存,均未点明“变易”义,而后儒却多从“变易”义理解。如第一说,以“易”为蜥易象形,宋代学者陆佃云:“蜥易善变易。《周易》之名,盖取于此。”罗泌亦云:“易者,庐蟾之名,守宫是矣,身色无恒,日十二变。是则易者,从其变也。”胡韫玉认为:“自陆、罗之说行,说《易》之家,多有从之者。而黄氏宗炎主张此说甚力。”[14]此以“易”为蜥易之象形,取象蜥易之变化而得义也。第二说,《说文》引《秘书》、即《纬书》说,以“日月为易”。段玉裁注云:“《参同契》曰‘日月为易,刚柔相当’,陆氏德明引虞翻注《参同契》云‘字从日下月’。‘象阴阳也’,谓上从日象阳,下从月象阴。《纬书》说字多言形而非其义,此虽近理,要非六书之本。然下体亦非月也。”[15]此是以“易”字的构成为上“日”下“月”,象阴阳。《易传·系辞上》云:“阴阳之义配日月。”后之学者,多本“日月为易”之义,以日往月来,迭相为易,而成就四时万物之变化。清儒姚配中主张此说甚力。此说虽然近理,但毕竟“易”字下半部分不是“月”字,从字形上就是错的。第三说,以“易”字下“从勿”。从字形上是对的。“勿”字本义为旗之象。《说文解字》:“勿,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刘伯闵先生由此发挥,认为“游”是游移不定的意思,与《易经》“变易”之义相合;“勿”字古读“亦”声,与“易”声同;“易”字古与“施”通,“施”字是指一种摇曳不定的旌旗。[16]于是,从“勿”的“易”字又与“变动不居”的“变易”之义联系起来了。又朱骏声《六十四卦经解》谓:“易于文为勿,象目彩之散著。”许笃仁《周易新论》谓:“日下勿,象测日之器。”黄寿祺先生认为,朱说“未知其何所据”,许说“恐属臆说,未足信”[13]。

从字源上谈“易”字义的,还有一说值得注意,即黄振华先生的“日出为易”说。其专论《论日出为易》为黄寿祺、张善文先生编的《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所收“周易”名义的三篇专论之一。张善文先生著《周易入门》概括了历来谈“易”字含义的观点有七种[17],此为一。可见,黄、张两位先生是将此说作为一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来看待的。但我们认为此说立论之基未稳。黄振华先生立论乃据金祥恒辑《续甲骨文编》第三册第九卷第13页下的“易”字写法:。检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我们并未见“易”字有此种写法。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易)原字为,象两酒器相倾注承受之形,故会赐予之义,引伸之而有更易之义。后省为,乃截取之部份而成。金文作(《史噩尊》),或省作(《德簋》)、(《辛巳簋》),形、义皆与甲骨文略同。经传作锡、赐,皆后起字。……《说文》所说形义皆不确。”[18]可见,“易”字的本义就是赐予,经传作“锡”、“赐”皆是其后起字。黄振华先生所引“易”字甲骨文字形形状构件与此类似,但结构不同,黄先生所引作上下结构,而《甲骨文字典》作左右结构,三撇之形或在左,或在右,“左右无别”[19](P334),乃通过截取两杯之形的部份而成。也有可能有写成上下结构之形者,但当以左右结构居多,仍当以“象两酒器相倾注承受之形”为是,以“赐予”义为本诂,“变易”、“更易”等义由“赐予”义引申而来。黄振华先生则是直接从其所引“易”字的甲骨文字形论“易”义,以为“易”字象“日出”之形,象征了“乾知大始”和“阴阳变化”之义[16],颇多臆测。

从卦形上阐发“易”之“变易”义者,以清初毛奇龄为代表。毛奇龄《仲氏易·序》云:“其言《易》有五易,世第知两易,而不知三易,故但可言《易》,而不可以言《周易》。夫所谓两易者,何也?一曰变易,谓阳变阴,阴变阳也;二曰交易,谓阴交乎阳,阳交乎阴也。此两易者,前儒能言之,然此只伏羲氏之易也。是何也?则以画卦用变易,重卦用交易也。画卦重卦,伏羲之事也。若夫三易,则一曰反易,谓相其顺逆,审其向背,而反见之;一曰对易,谓比其阴阳,絜其刚柔,而对观之;一曰移易,谓审其分聚,计其往来,而推移而上下之。”[20]毛奇龄认为伏羲之易只有变易与交易两易,还不能说是“周易”之“易”。要理解“周易”之“易”,除了伏羲变易和交易二易义外,还要知反易、对易、移易三易之义,“易”总“五易”。他认为后“三易”之义是其独到的理解。事实上其所谓“反易”实即虞翻的“反对”说,即两卦卦体是相颠倒的关系;其所谓“对易”实即虞翻的“旁通”说,即两卦六爻同一爻位上爻性相反;其所谓“移易”即荀爽的阴阳“升降”说,即阳爻上升阴爻下降。实际上,此所谓“五易”,其本仍是“变易”,只不过是通过分析卦形之间的关系区分出了多种具体的变易形式。

三 以上看法存在的问题

以上我们论述的是易学史上对于“周”、“易”二字含义的主流看法,“周”为代号或周普义,而以代号说为主流,“易”有象蜥易、象阴阳、象旗勿、象日出诸说,有三义说、五易说等等,而其取义不外“变易”。对于这些看法,我们在以上的分析中已经随文点出了诸说存在的一些问题,概言之:

其一,无论是“代号说”还是“取义说”,都未能圆满地解释通《连山》、《归藏》和《周易》三易名称命名原则之一致的问题。即使是黄以周说也还有商量的余地。“三易”之中何以唯独“周易”称“易”,而“连山”、“归藏”二易不称“易”。既然“三易”是总名,称“易”,何以作为“三易”之一的“周易”独称“易”?对此,黄以周有解释,他说:“《连山》《归藏》古者本不名易,而云《三易》者,后人因《易》之名而名之也。”[10](P1930)何以肯定《连山》《归藏》古者本不名易?“后人因《易》之名而名之”亦是推测之辞。

其二,对“易”字之构形和字源义理解有误,不只是“日月为易”、“从勿”、“日出为易”三说有问题,《说文》以为本义的“蜥易”说亦存在问题。黄优仕先生认为:“说以易为蜥蜴象形之易,误以物名为经名,未免穿凿附会。”[21](P132-137)以物名为经名,表明上古之朴质,未为不可。以“易”为蜥蜴象形,亦未必是错。问题是这并非“易”字本义,而是引申义或借义。上文已经谈到从甲骨文来看,“易”字本义是“赐予”,变易、更易是由此引申而来。虽然很早就引申出了变易之义,但也并非哲学意义上的“易一名而含三义”以及卦形诸种变易之类。“易”字像蜥易之形必是后起,亦非因像蜥易之形才产生变易之义。

其三,过分依赖《易传》的证据,与《易传》思想的一致,而不考虑“周易”二字观念與《易经》的关系,不从《易经》找证据。毕竟《周易》经传相隔数百年之久,不能以《易传》中的所有观念等同于《易经》本义。毛奇龄的“五易”说基于对卦形的分析,固然考虑的是《易经》中的证据,但未免发挥过多,超出了《易经》卦形本来所能承载的思想观念。

因为存在诸多问题,所以易学史上对于《周易》书名含义的主流看法未必是《周易》书名命名之本意。《周易》书名含义何在,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参 考 文 献]

[1] 罗根泽.战国前无私家著作说[M]//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四册上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 李学勤.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J].周易研究,2003(5):3-7.

[3] 金春峰.从逻辑与历史的统一解答《周易》古经的一些问题——读《易》札记[J].周易研究,2015(4):5-18.

[4] 王新春.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的文献价值[J].周易研究,2004(5):20-29.

[5] 刘保贞.卦爻辞的形成与《周易》的哲理化[J].周易研究,2015(4):19-29.

[6]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M].叶瑛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

[7] [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第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 [清]孙诒让.周礼正义(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 [宋]程颐.周易程氏传·易传序[M].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

[12] [宋]杨万里.诚斋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3] 黄寿祺.周易名义考[M]//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4] 胡韫玉.论易之命名[M]//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5]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16] 黄振华.论日出为易[M]//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7] 张善文.周易入门[M].香港:学林书店,1990.

[18] 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19] 赵诚编著.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0] [清]毛奇龄.仲氏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1] 黄优仕.周易名义考[M]//.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推荐访问:周易 疑义 辨析 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