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扩散和制度同形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3-06-10 09:36: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3Mu?̪o]4߯wm5O8uuh_}v学习方法进行了考察,发现基于学生参与的学习方法能够带来较好的学习效果。创新是一种被人们感觉新颖的观念、实践或事物,创新扩散是指创新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传播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传播的过程,是创新成功的前提和基础[4]。学生参与授课是大学教学创新活动之一,它作为一个创新观念和实践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是,与其它教学创新一样,学生参与授课在我国教育系统中的发展仍然不均衡,还处于创新扩散的早期[5]。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简称信息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在进行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调整时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和挑战而提出来的,由原来的科技信息、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5个专业合并而成。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该专业已经得到国内各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同,形成了较大的招生规模。根据教育部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612所高校招收信息管理专业本科生,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著名高校[6]。可见,该专业逐渐拥有良好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信息管理专业的创办历史较短,人才培养模式还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同时,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和新应用的出现不断地创造出新的信息环境,因而不断地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新的动态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信息管理专业会经常面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本研究结合创新扩散理论和制度同形理论,以学生参与授课的教学创新为考察对象,探讨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影响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寻找其中的规律。

2 文献综述和理论背景

2.1 高校教学的改革创新

创造力和创新的价值在于能够推动有效的技术方案的形成以便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7]。围绕高校的教学改革创新和教学质量,学者们结合不同环境和问题展开了大量研究。Li和Edwards(2013)[8]利用创新扩散理论考察了英式的教学计划对中国西部地区英语教学课程创新的影响,发现原来的创新需要加以改造以便符合本地的需求;Jacob和Hellstrom(2014)[9]考察了高等教育科技创新政策共同议程的构建;Crowe等(2014)[10]考察了在大学课堂的定量方法讲授中教学助理的效果,发现在有教学助理的课堂,学生表现得更好,更容易通过考试并取得高分;Yu和Lee(2015)[11]利用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考察了中国两所大学的大学生在英语写作课堂中参与小组反馈活动的动机,发现社会文化环境推动了动机的形成;Ping(2015)[12]考察了近十年来中国牙科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趋势,发现被调查者中超过半数者曾经参与过研究项目;Watts等(2015)[13]考察了病人积极参与一个工作组以便给医科大学生讲授有关慢性病的动机,发现教学使得病人获得友谊感,让病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有些病人多年来多次参与讲授而不期望获得任何报酬;Hatfull(2015)[14]探讨了研究和教育的结合,提出了一种将一年级大学生引导到基于发现的研究经历中的模型;Brown和Kuratko(2015)[2]提出了实验教育实践中的创新:让学生在设计答案前先识别出问题,让学生通过重复来展现实验过程,允许学生制订战略上而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计划,让学生在市场中评价自己的解决方案。

参与授课的学生可以被称呼为学生老师(student teachers)。Rothenberg等(1993)[15]考察了学生老师的教学,发现学生老师在讲课前后都非常自信;De Vries等(2014)[16]考察了学生老师对待学习、讲授和参与学习活动的看法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的学生老师的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异;Graus和Coppen(2015)[17]考察了学生老师对外语教学中语法难度的感知,提出语法难度由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所构成:语法特征、教学安排、教学质量和学习者的特征。学生参与授课是大学教学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带来较好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3]。

2.2 创新扩散理论

创新扩散理论(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IDT)由美国传播领域的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M. Rogers)于1962年在《Diffusion of Innovations》一书中提出。Rogers在书中对创新和创新扩散进行了分析[4]。创新扩散随着创新决策过程五个阶段而发生,Rogers开始将这五个阶段描述为:意识(awareness)、兴趣(interest)、评价(evaluation)、尝试(trial)和采纳(adoption)。1983出版了该书的第三版,将这五个阶段描述为:获知(knowledge)、 说服(persuasion)、决策(decision)、 实施(implementation)和确认(confirmation)。一项创新可能在不同的阶段遭遇失败,创新扩散是创新成功的前提和基础。Rogers建议用五个类别作为创新扩散研究中描述采纳者类别的标准:创新者(innovators)、早期采纳者(early adopters)、早期多数(early majority)、晚期多数(late majority)和迟滞者(laggards)。与这五个类别采纳者相对应,某项创新所占的市场份额(或者所带来的绩效)在开始阶段增长非常缓慢,然后进入快速增长期,之后又增长缓慢并最终达到饱和,在数学上表现出逻辑曲线增长规律。另外,Rogers识别出创新的五个特性:相对优势(relative advantage)、匹配度(compatibility)、复杂度(complexity)、可观察性(observability)和可试用性(trialability)。相对优势指一个创新在多大程度被感知到比已有的观念、实践或事物更好;匹配度指一个创新在多大程度上被感知到与潜在采纳者已有的价值、需求和过去的经验相一致;复杂度指在多大程度上一个创新被感知到难以使用;可观察性指在多大程度上一个创新的结果可以被观察到;可试用性指一个创新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在采纳前得以尝试[4]。大量的创新扩散研究表明创新的这五个特性对创新的扩散和采纳产生影响[18]。

推荐访问:同形 扩散 视角 改革创新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