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学习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决策

时间:2023-06-09 14: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馒Z学习阶段产生的数据记录并收集,通过对预学习数据的精准挖掘,对学生的预学习成效实施精准定位,辅助教师开展精准教学决策,以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精准帮学。基于预学习的精准教学为微视频预学习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预学习;精准教学;普陀J课堂;精准教学决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一、精准教学及发展

(一)精准教学的起源

精准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发起人是林斯利(O.R.Lindsley)。林斯利与斯金纳最早将操作性条件反射方法应用于人类学习。不久,斯金纳的许多学生和同事从初步的实验室研究转向应用场景,开始将实验室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问题,创立了基于初步研究结论的实验项目。然而,当他们的研究进入教育领域后,很多行为主义研究者放弃了“反应频率”(Rate/Frequency of Response,在初步研究实验室中已证明是非常有用的测量框架),而采用“正确率”(Percentage Correct,传统教育评价中应用的测量方式)。

不同的是,林斯利仍强调“反应频率”对教育教学研究非常重要。他提出了标准变速图表(Standard Celeration Chart)——一种半对数图表,用以绘制每个评估周期(例如每周)的学习者的行为频率,其中横轴是以天为单位的时间周期,纵轴是一个六个周期的半对数刻度,表示每天评估时间内的次数,大部分教师评估一分钟(早期实践者发现,短时间的学业表现样本(例如每天一分钟)足以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支持教师做出决策)。这要求师生记录他们在教室里特定行为和学习表现的次数与时间。标准变速图表是学习和绩效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贡献。

林斯利解释说,当把科学交到师生手里,他们将会发现:对每一个学习个体来说,哪些过程和材料会最大程度地提升学习和绩效。在实施中,林斯利强调系统教育的评价(评估)和错误订正。他鼓励师生精准确定行为、记录行为的次数和时长、每日绘制成图表,并坚持“尝试、再试”(当最初的程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

精准教学遵循三个重要原则:一是“学习者最清楚”原则(The Child Knows Best,即,当我们讨论学习者时,学习者最清楚)。精准教师(PrecisionTeachers,实施精准教学的教师)应假设学生总是对环境变量做出正当的反应,如果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教师有责任去调整变量,直到学生产生预期结果为止;二是每日表现测量(Daily Measurement ofPerformance)。每日记录学生表现让精准教师及学生能够辨别、并充分应用相关变量(引起学习者学习过程表现变化的因素);三是学习者自记录(个人内在行为的记录)和师生间分享结果(Self-recordingby Students and Sharing of Results among Teachers andStudents),这源自实验行为分析方法。标准变速图表能够让教师在不同个体和多种干预间直接进行图表比较,是精准教师和学生问高效的交流工具,因此也是一种分享发现、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

(二)精准教学的发展

精准教学的研究者(主要是实践中的精准教师和他们的学生)把每个项目都当作一项独立的研究,他们持续性地探究如何提高广泛的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绩效表现。因为在精准教学实践中,数据收集和分析是固有的。每一次成功干预都增加了精准教学有效性数据库。特别地,它作为一种补救学生学业技能不足的有效策略,有效促进了学习者(无论严重残疾人还是大学研究生,无论儿童还是老人)的学业进步,在阅读、数学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优越性。精准教学的研究者逐步总结出精准教学的四步成功法:即精准定位(Pinpoint)、每日绘图(Chart Daily)、改变(Change)、不断尝试(Try,TryAgain)。

精准教学是一种高效的面向知识教学的方法,祝智庭教授等首先将信息技术引入精准教学,构建出信息技术支持的精准教学模式,通过精准确定目标、开发材料与教学过程、计数与绘制表现以及数据决策等环节,实现人机合理分工,使教师专注于教学设计与个性化干预,为学习者提供更为精准的学习服务,为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提供了一个突破点。

精准教学继承应用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研究方法,要求師生应用标准变速图表记录行为。精准教学使用“准确度”和“速度”来衡量学生的课程学习进展水平。精准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是学习筛查(Learning Screening)过程的应用,独立地评价特定任务的绩效水平和变速(即学习表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以分辨出在学业发展中有失败风险的学生(学困生)。精准教师对有失败风险的学生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决策过程的研究。在早期实践中,老师和学生仅仅查看图表数据。当正确表现的比率(或错误表现的比率没有往预期方向发展时,精准教学改变教学方式,采取补救策略,帮助学生避免学业失败。从绩效技术的视角看,精准教学为教学计划、实施、评价和决策提供一套有判断力的工具。

(三)精准教学与直接教学

齐格弗里德·恩格尔曼(siegfried Engelmann)倡导直接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最大化学生听课的时间,开发“通用案例”材料,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标。直接教学项目分析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确定通用案例策略(通用案例策略是指使用尽可能少的例子产生尽可能大的学习量)。直接教学的前身是“贝雷特一恩格尔曼”学前项目(英文全称为Bereiter Engelmann Preschool Program,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致力于研究如何运用直接教学法来教授数学、阅读和语言等内容。该项目要求教师进行结构化的、不断重复的教学。通过奖励、表扬等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它的一个假设前提是:如果实施有效、高效的教学,学困生能够追赶上他们的学优生同伴。这种高效教学的重点是合适的有效的教学“通用案例”。“视频微课+翻转课堂”教学中的“视频微课”环节通常选用合适的微视频支持学生的预学习。基于微视频的预学习与直接教学有很大的相似性。

推荐访问:精准 决策 教学 分析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