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培育研究

时间:2023-06-09 09:5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常州地处长三角沪宁线中心地带,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升级对常州经济和长三角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从常州产业背景出发,通过对实地调研对常州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而从市场环境、竞争优势、与装备制造业联动发展等三大维度,提出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路径与措施。

Abstract: Changzhou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Shanghai-Nanjing line of Yangtze River Delta.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cultivate and upgrade the producer services for the economy of Changzhou and the development of Yangtze River Delta in the future. From the industrial background of Changzhou,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producer services development in Changzhou ar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the field research. Then the paths and measures of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the producer servic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nvironme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关键词: 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培育

Key words: Changzhou;producer services;culti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181-03

0  引言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提供中间需求性质服务产品的企业集合,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作为全国第一个以现代化为主题的区域规划,《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将苏南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的出台为常州的产业定位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明晰了定位,也为未来的常州生产性服务业指明了发展方向。

1  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

1.1 与周边城市差距有所拉大  从省内与周边城市情况看,2012年,常州服务业增加值可比价增速低于全省平均速度0.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12位,较2011年下滑3位。2013年,常州市服务业经济总量虽然保持原有位次,但有发展速度被赶超、所占比重被逼近之窘迫:常州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972.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速为11.2%。与周边城市相比较,南通市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7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9%,增幅超过常州1.7个百分点,总量领先优势由上年的82.8亿元扩大至98.0亿元;徐州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88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8%,增幅高出常州1.6个百分点。

1.2 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占比有待提高  从服务业增加值构成看,2013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合计达43.1%,占比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占绝对主导,与南京、苏州等城市相比明显偏高。金融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分别仅为12.6%和17.9%,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1.3 企业规模偏小,开放程度不高  常州全市服务业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尚未形成集群发展的态势。从第三次经济普查单位核查数量分析,截至2013年底常州全市拥有法人单位93825家,其中服务业法人单位51814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虽高达55.2%,但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企业较少。据常州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数据显示,全市纳入统计的126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企业仅148家,仅占调查总数的10.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仅25家,占调查总数的比重不足0.1%,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1.4 实体经济困难有所增加  近年来,受外部市场需求下滑、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很大的压力,经营业绩有所下滑,资金拖欠情况有所加剧,亏损面和亏损额有所上升。截至2012年11月份,全市纳入统计的1480家重点服务业企业(除批零住餐、金融业及房地产业之外)中有395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由上年的22.4%上升到26.7%,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5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1.5 标杆型企业数量还较少  近年来,在政府各项转型升级的政策推动下,常州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取得了量质齐升的发展效果,对地区经济发展正进一步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但从企业单体规模和影响力来看,总体规模实力相对较小,有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数量还不多,规模以上企业没有表现出更强的发展动力,对地区服务业产业的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不太明显。

1.6 盈利能力有待加强  2014年以来,常州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克服各种自身发展瓶颈和外在挑战,努力实现较好较快发展。但由于受到企业所处发展阶段、运营方式、市场环境和容量等影响,不少企业在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营业利润被不断增长的原材料、融资、人工等生产经营成本摊薄。从全市60家服务业监测企业分析,总体营业利润率约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部分企业出现不同程度亏损,总体盈利水平不高。

2  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培育发展路径

2.1 培育适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①放宽社会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准入领域,实行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准入门槛较高、管制较高,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急需加快对垄断性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改革步伐,放宽社会资本准入领域,建立公平透明的准入制度,通过市场竞争来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促进社会专业化分工,发挥政府采购的引导作用,在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完善行业协会的运行、监管机制,提高行业自律能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中行业协会的社会化进程。

②调整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税收政策,实现税负公平。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相比具有低固定资产投入、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投入等特征,税负成本高、抵扣渠道少。常州应以“营改增”等政策为契机,逐步实现低税率政策,制定力度较大的税收抵免、扣除政策,使之达到和第二产业相当的水平,以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③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力度,确保扶持、引导资金的规模。通过项目补助、贴息贷款、政府奖励等方式,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项目的建设。调整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价格政策。

④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政策,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政策,降低用地成本,将其用地价格与工业用地并轨。在编制、实施土地供应计划时,增加生产性服务业用地比例。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对生产性服务业强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利建设。明确支持物流、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区域、项目、集聚区的建设,对相关企业优先保障土地供应。

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创新制度环境。生产性服务业最主要的价值增值源泉与最重要的投入就是知识与智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提供制度保障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客观要求。常州应加大对知识产权法庭的财政投入,增加对知识产权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财政支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援助,降低维权成本。

2.2 培育常州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竞争优势

①扩展对外开放程度,吸引国外优质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移入常州。目前,常州甚至全国大部分地区,外资引入都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外资开放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有序、稳妥地扩大开放生产性服务业的是必然趋势。加大开放程度,引进优质国际生产性服务企业,吸收先进管理理念与经验、市场运作模式、技术手段。提高常州生产性服务业整体水平,也为常州装备制造业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②引才与育才相结合,完善激励机制和用人体系。努力把常州建设成人才高地,成为区域人力资源集聚中心,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人才特长的发挥提供有效的保障机制,完善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调整高等教育专业,加快增设、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急需的紧缺专业,着重培养复合型、国际型的专业人才,力争改变常州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紧缺的窘境。鼓励高校等人才培育机构推行与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积极开展社会职业培训,提高现有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与管理能力。

③构建常州人才集聚优势,实行生态位分化,鼓励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构建常州人才集聚优势、口岸优势、大力发展以创新服务、金融信息服务、供应链服务、商务服务、教育服务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统筹规划,明确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产业、领域、项目。注意强化不同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特色,优化常州的生产性服务业布局。政府应当通过政策聚焦,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风险和运营成本。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用”联盟研究开发服务业共性和关键技术,并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

④促进常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扩大常州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辐射半径。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推动消除地区间的行政壁垒进程,与省市进行区域联动与合作;探索生产性服务业跨区共享的发展模式,引导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实现区域的差异化和专业化分工,扩大常州生产性服务产业辐射半径。

2.3 培育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联动发展路径

①促进常州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获得知识溢出。鼓励外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与中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者制造业企业成立合资、合作的联合研发中心,鼓励中资企业通过借力实现产业转型。积极推动有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承接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形成有竞争力的外包产业基地;建立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利用本地机构对国内市场认知度的优势,与国外企业合作,进一步“引进来”。鼓励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建议对重大“联盟式”生产性服务业外贸项目,给予资金扶持与政策倾斜。

②支持第二三产业分离,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按照“选择试点、先易后难、逐步推广”的原则,多渠道鼓励基本具备生产性服务玻璃条件的制造企业先行先试,在挑战重组、改革改制中,剥离企业原来的内部服务功能,在税收、统计、土地、行政审批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根据企业的实际能力,将发展已初具规模大服务剥离,并给与绿色通道,在市场准入、登记注册、资质认证等方面,简化审批手续,降低相关费用,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

③鼓励本土生产性服务也做强做大,向高端化方向发展。鼓励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本土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做强做大。鼓励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本土企业不断进行挂历创新、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服务水平、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争创服务品牌,培育本土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和高端服务品牌。鼓励符合条件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④建设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水平。为提高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同水平,使生产性服务业高效地嵌入制造业价值链中,需要满足产品创新研究服务、创新成果交易、供应链前置管理、网上交易、现代物流应用集成的需求。通过建立各类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技术信息、交易信息、物流信息、支付信息、认证信息交换与集成,支持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服务、相关服务系统与信息资源的综合集成与业务协同,为电子商务交易、现代物流过程优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立提供支持。

⑤推动生产性服务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根据国家《全国服务业标准2009-2013年发展规划》,对常州现代金融、物流、信息服务、房地产、软件与服务外包、互联网服务业、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标准化建设。通过照例推动重点发展领域的行业标准化进程,率先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标准体系,并在整个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进程中不断实践并完善这些行业标准。

3  结束语

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常州生产性服务业保持了总体良好的运行态势,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效果,生产性服务需求平稳增长,为全市社会经济较快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但无论是作为一个产业,还是作为投资环境,与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杭州等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相比仍然有相当的差距。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常州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常州产业发展的“瓶颈”,对常州的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因此,调研常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剖析问题,探索升级路径,对于加速常州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缩小与周边城市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推进常州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一卉,刘腾飞,范茹婷.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江苏商论,2010,8.

[2]闫星宇,张月友.我国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选择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6.

[3]常州市统计局.2013年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4,2.

————————————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4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常州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14SWC-132)阶段性研究成果;江苏省“2014年度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刘伯超(1980-),男,黑龙江牡丹江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毕业于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生产性服务业、二三产业互动研究。

推荐访问:苏南 常州 示范区 服务业 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