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样进一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时间:2023-06-09 09:06: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刘淇书记指出北京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按照首都城市功能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是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对首都经济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来,首都的发展才能真正地占领制高点。目前,就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有关话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赵弘先生。

《投资北京》: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成了大多数国家增长最快的产业,特别是金融、保险、信息、商务、房地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与提升竞争力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请您谈谈目前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哪些新的动向?

赵弘:生产性服务业是满足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对服务的中间使用需求的产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与软件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生产性服务业是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几年主要呈现出以下“四化”特征:

一是产业分工加速化。经济的发展导致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化加速,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更精细的专业化分工。例如咨询行业,咨询行业不仅从制造业中成功分离出来,而且咨询业也越来越以产品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包括软件咨询、企业咨询、能源行业咨询等。

二是内部结构高级化。生产性服务业逐步由产业低端走向高端,呈现高级化趋势。例如,仓储、交通运输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比重逐步降低,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等新兴生产性服务业成为主导。2006年美国信息、金融保险、教育、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4.87%。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内部结构也呈现高级化趋势,涌现出现代物流、电子金融、远程教育等一批新型生产性服务业态。

三是要素投入知识化。现代的生产性服务业以知识、技术、创意为主,需要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投入,体现为“知识化”。如金融、研发、信息服务等。

四是资源配置全球化。生产性服务跨国公司分支机构遍布全世界。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在全球44个国家设立了82家分公司,在中国就设立北京、上海、香港、台北4个分支机构。生产性服务业外包成为资源配置全球化的一种重要方式。2006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达8600亿美元,其中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

《投资北京》:2007年北京服务业产值占到GDP的71%,在北京“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服务业比重达到74%,您如何评价这个目标的提出?

赵弘:目前,北京已经率先在全国形成了服务经济主导的产业结构,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据统计,2006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958.8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7.6%,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53%。

但是,与发达国家,尤其是国际性大都市相比,北京服务业发展规模还相对较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2003年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化大都市服务业比重均超过85%,服务业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达到70%以上,北京与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且,北京服务业内部结构还不合理,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的服务业比重还相对较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知识型服务业刚刚起步,在北京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战略的实施下,相信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北京“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服务业比重达到74%的目标是有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投资北京》 :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哪些优势?

赵弘:近几年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呈现四个特点:

一是产业发展强劲,形成了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若干优势领域。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超过服务业增长速度;分别实现增加值974.1亿元、688.5亿元、424.5亿元和413.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均超过5%,成为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是新业态不断产生,成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新增长点。北京新业态发展呈现三种模式:高技术发展分蘖形成的互联网信息服务、计算机服务等新业态。2006年北京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规模达到65.3亿元,从制造业中分化出来的科技研发、技术交易、咨询、工业设计等服务行业。2006年,北京研发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4.5亿元,占北京服务业比重达7.6%。高技术提升传统服务业形成的新业态,如电子银行、电子商务、远程教育。2006年电子商务B2B交易规模达1069亿元。

三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提升。一方面,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生了包括闪联关键技术、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信道解调芯片、3D引擎技术等一批对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涌现出多种商业模式创新。比如百度推出“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模式”,吸引了5万多企业用户,竞价排名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80%。

四是承接服务外包,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趋势明显。服务外包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软件外包发展迅速,200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市场规模达到3.07亿美元。生产性服务贸易成为服务贸易的主导行业。2006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45.5亿美元,其中70%集中在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80%。跨国公司也纷纷在北京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分支机构。北京已经聚集了外资银行、保险、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150多家,聚集了包括麦肯锡、罗兰贝格、艾森哲等在内的272家跨国公司咨询机构。

未来的发展优势和潜力:

一是首都的人才等资源优势。北京是全国的经济决策中心、市场监管和信息中心,在金融、教育、文化、信息、人才、技术、资金、市场等许多领域,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人才资源优势突出,这对于以高素质人才投入为支撑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二是北京以及全国制造业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强大需求。目前,我国还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制造业仍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形态。但制造业低端化、大量资源消耗以及造成的环境压力,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可持续发展。促进制造业由“微笑曲线”低端向两端提升对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更高、更强劲的需求。作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产生了强大的市场需求。2006年,北京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04.8亿元和659.8亿元。

三是各类型总部聚集产生巨大市场需求。跨国公司在北京设立地区总部42家,投资性公司153家,外资研发中心239家;北京聚集了160多家中央企业集团总部,41家金融企业集团;聚集了北京市属的企业集团总部106家,其中全国500强企业12家;外埠企业集团总部,如蓝星集团、经纬纺机等。各类型企业总部的聚集,会产生大量的金融、会计审计、法律、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将推动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四是政策扶持。国务院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特别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主导的服务经济结构,并从保障服务业用地需求、加大投融资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服务业标准化建设、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健全服务企业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鼓励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国家以及北京市相关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投资北京》:北京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赵弘:我认为,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上是很好的,今后发展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一是坚持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改造提升传统性生产性服务业并举。在加快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交通运输、批发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提升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是注重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符合北京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方向。北京市各区县都纷纷提出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根据各自的产业发展基础、资源优势以及未来区域产业升级方向来确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形成差异化定位。比如中心城区可以依托现有的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优势,继续壮大优势行业;城市发展新区可以重点发展与制造业紧密配套的交通运输和物流服务业,积极拓展科技服务行业等等。

三是处理好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与分散发展的关系。有些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能够产生规模效应,促进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对于这类型生产性服务业,政府应积极引导其聚集发展,向已有一定基础的中心城区或专业性园区聚集。而对于一些生产性服务业,比如会计、审计、法律、咨询等商务服务业,其通常具有一定的服务范围,应在聚集的同时,适度进行分散布局。

《投资北京》:2007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您认为应如何加快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赵弘: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市委市政府实施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除了在政策、环境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外,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在加快原有重点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培育新业态。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已经形成了金融、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会展等一批优势领域,未来在继续做大做强优势领域的同时,应积极加快互联网服务、工业设计、研发外包、电子商务等一批新型业态的发展,形成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促进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是重点打造特色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硅谷的信息服务业集群、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等等。北京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推动一批金融服务、研发设计、信息服务等专业性聚集区建设,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入驻,并围绕龙头企业带动一批相关服务企业聚集。

三是发展总部经济,创造强大需求,实现总部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良性互动发展。据调查显示,企业总部对各种生产性服务业会产生强大的服务需求。北京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应与发展总部经济相结合,重点围绕企业总部的需求,促进与企业总部相配套的金融、保险、会展、法律、中介咨询、信息服务、教育培训、现代物流等知识型服务业发展。

四是积极承接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在承接外包业务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制造业外包”的“低增值”陷阱,通过知识外溢、技术扩散与人才培养,提升北京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强自己品牌的经营,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学会“两条腿走路”,在稳步扩大既有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国内的高端市场。

推荐访问:北京 进一步发展 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