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对贵州工业发展的贡献及其启示

时间:2023-06-07 17:5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三线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工业布局,改变了贵州的工业结构,提高了贵州的工业生产能力,增强了贵州的工业科技实力。三线建设的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贵州的工业发展,必须树立新的资源观、优势观、人才观、合作观,必须调整和优化贵州工业产业结构,必须以市场为导、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关键词]三线建设 贵州 工业发展 贡献 启示

一、引言

三线建设,是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从备战出发而进行的以国防工业建设为中心的大后方建设。贵州处于三线腹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于备战,又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成为了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贵州的三线建设自1964年始,到1978年基本结束。三线建设的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贵州省建设史上是罕见的。15年的三线建设中,虽然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走着曲折前进的道路,但主要的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成就是很大的。15年中,全省累计完成基本建设项目投资98.93亿元,其中地方建设项目完成22.56亿元,占22.8%;中央直属项目完成76.37亿元,占77.2%。这些建设项目中,生产性建设项目占投资总额的88.3%。全省新增固定资产54.24亿元,相当于1950年到1963年新增固定资产的3.49倍。贵州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工业,成就最为显著的也是工业。在贵州确立并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大背景下,这场史无前例的建设运动为贵州的工业发展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提供了哪些有益启示,就成为一个急需探讨和总结的问题。

二、三线建设对贵州工业发展的历史贡献

贵州的三线建设,几乎涉及所有工业部门,其规模之大,项目之多,成就之显著,影响之深远,在贵州工业建设史上和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三线建设对贵州工业发展的重大历史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极大地改善了贵州的工业布局

三线建设以前,由于受财力、交通、科技、人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贵州的工业生产力布局以贵阳为重点,其他地区都比较薄弱。1965年,贵州省工业总产值为10亿元,贵阳市就占了5.29亿元。

在三线建设中,全省工业布局以原有城市为基础,沿4条铁路干线展开,使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新的城市拔地而起,逐步形成以贵阳为中心,包括六盘水、遵义、安顺、都匀、凯里等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并在这些城市周围形成了一批工矿集镇。三线建设期间,沿海和东北地区一些企业迁入贵阳市,陆续组建了新天精密光学仪器厂、贵阳仪器仪表公司、铁道部贵阳车辆厂、第三砂轮厂、第六砂轮厂、第七砂轮厂、贵州柴油机厂、贵阳工具厂、贵阳电线厂以及一些军工企业,使贵阳逐步形成以卷烟、食品、冶金、机械工业为主,包括电力、煤炭、化工、建材、纺织、缝纫、皮革、塑料、造纸在内的14个工业部门、65个工业门类的综合性工业中心城市。按照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六盘水主要是建设与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配套的大型煤炭基地,开工建设矿井23对,设计能力为1210万吨,建成洗煤厂4座,入洗原煤能力为470万吨。此外,还建成了水城钢铁厂、水城水泥厂等一批大中型重工业企业。航天工业基地主要部署在遵义市及其周围。经过三线建设,遵义市逐步形成以航天工业、冶金工业为主,包括电力、化工、建材、丝织、食品、制革、煤炭等工业部门在内的重要工业城市。航空工业基地主要部署在安顺及其周围。还以安顺为重点,建设贵州轴承总厂,使安顺逐步形成以航空工业、机械工业为主,包括纺织、制革、食品等工业部门在内的工业城市。国防电子工业基地主要部署在都匀和凯里地区。工业布局的改变大大地加快了贵州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底,全省建制市发展到5个,其中省辖市2个,地、州辖市3个。全省市镇人口由1965年的225.5万增加到323.79万。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极大地改变了贵州的工业结构

在贵州三线建设中,工业建设的重点是进行国防科技工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和机械电子工业建设。在全省1964年至1976年累计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投资占65%以上,其中国防科技工业占17.5%,煤炭工业占14.7%,冶金工业占9.7%,电力工业占8.9%,民用机械电子工业占4.8%,化学工业占7.5%,建筑材料工业占1.9%。经过三线建设,在贵州形成了航空工业基地、航天工业基地、国防电子工业基地以及六盘水煤炭基地和电力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机械电子工业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到1976年,全省工业企业总数达到6798个。国有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到57.9亿元,比1965年增加5.54倍;国有企业职工达到46.72万人,比1965年增加2.56倍。在全省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的固定资产原值中,机械电子工业占40.1%,煤炭工业占18.2%,冶金工业占12.4%,电力工业占11.3%,化学工业占8.4%。

3、极大地提高了贵州的工业生产能力

国防科技工业形成了从科研、设计到试制,从毛坯加工、基础件加工、零部件加工到产品总装,从元器件加工生产到整机装配,从产品生产到工、夹、量、模具制造以及机床修理、产品包装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他工业部门的生产能力也有较大幅度增长。1976年与1965年相比,原煤生产能力增加6.1倍,发电装机容量增加3.1倍,铁矿石开采能力增加7.6倍,炼铁能力增加4.5倍,炼钢能力增加1.5倍,烧碱生产能力增加8.7倍,化肥生产能力增加2.9倍,水泥生产能力增加5.2倍。

随着工业生产能力的增强,全省工业化水平有较大提高。1975年,贵州的工业总产值在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达到52.3%;1978年与1965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在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6.6%上升到60.0%。在工业内部,轻工业所占的比重由58.3%下降到33.8%,重工业则由41.7%上升到67.0%。在重工业中,机械工业上升的幅度最大,由1965年的12%上升到1978年33.8%;其次是煤炭工业,由5.7%上升到8.3%。

4、极大地增强了贵州的工业科技实力

在三线建设中,由于一部分科研、教学单位和大批企业内迁,给贵州带来了大批科技人员、教学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较为先进的科研设备,大大地增强了贵州的科学技术实力,全省科研队伍逐步发展成为包括中央各部所属科研院(所)、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部门科研单位、地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研究单位在内的科技队伍。

国防科技工业拥有先进的科研试验手段、检测手段和设备,拥有一支多学科组成、专业配套、实践经验丰富、协作攻关能力较强的科技队伍,研

制和生产的军品共13类110多种,在航空、航天、电子、兵器等领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在核工业、航空工业以及军需军械工业等方面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航空工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高质量地研制成功歼教7型和歼教7P型高空高速战斗教练机,填补了国内空白;研制生产的涡喷系列飞机发动机性能优良,在同内一直居于领先地位。在技术装备方面,国防科技工业拥有各类金属切削锻压设备2万多台,其中高级、大型、精密和重型设备1600多台,占全省工业企业此类设备的57.8%。国防科技工业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与贵州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成为全省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966年,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撤销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集中了一批学术造诣很深、科研成就卓著的科学家,使之成为国内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研究中心。此外,冶金、电力、煤炭、机械、化工等部门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和设计单位。

三、三线建设对贵州工业发展的当代启示

三线建设时期贵州工业的腾飞为当代贵州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示。

1、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长期以来,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对贵州的超常规投入,使得贵州的经济发展,一味地强调国家支持和帮助,而不从内部寻找落后的原因。这一方面助长了贵州部分干部和群众“等、要、靠”的思想,另一方面则抑制了人们对贵州经济自我启动和发展动力的探寻,实质上限制了贵州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第一,树立新的资源观。长期以来,人们只把能源、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看作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活动中组织程度的提高,自然资源的作用正在下降,智力资源、技术、市场网络、创新环境、创新制度、管理、信息、品牌、商标等作为推动经济增长要素的作刚与日俱增,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对地位不断提高。因此必须以新的资源观来认识和指导贵州的工业发展。

第二,树立新的优势观。贵州工业发展要立足于优势、充分发挥优势。贵州具有自然资源优势不等于商品优势,自然资源只有与科技、人才、资本、运行机制等结合起来,才会变为商品优势,进而变为经济优势;贵州有些地区如贵阳具有一定的科技优势,拥有一定数量的科技力量,产生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科技优势不等于产业优势,科技力量要投入到贵州的经济建设中,科研成果要转化为创新产品并形成规模,才能变为产业优势发挥作用;贵州也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市场经济的开放环境下,“人无我有”的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比较优势只有转化为“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才能成为真正的、稳定的发展优势。因此,贵州在工业发展中发挥优势,要把着眼点放在形成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上。

第三,树立新的人才观。人才是贵州工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也是贵州工业发展极为稀缺的要素。解决贵州人才需求的问题,首先是眼睛向内,人才就在贵州,采取有效措施从贵州自身培养人才、发掘人才、稳定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其次是吸引人才,要不求所有,只求所在,来贵州发展的人才不必非要属于贵州;再次是使用人才,要不求所在,只求所用,人才不必非要呆在贵州,不管在贵州以外的什么地方,只要通过一定方式参与贵州的工业发展,就是贵州工业发展的人才。

第四,树立新的合作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发达地区对贵州的开发是无偿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与贵州之问的合作、各种经济形式之问的合作都应该是互利互惠的,贵州在开发中要取得发达地区的支持,先要为发达地区参与开发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包括生态环境、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等,要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

2、必须调整和优化贵州工业产业结构

工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成效直接关系到贵州工业发展的进程。长期以来,贵州的工业产业结构很不合理,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初加工产品比重大,精加工产品比重小;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大,名优产品和拳头产品比重小。这样的产业结构,很不适应贵州工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因此,在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贵州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抢抓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彻底实现两个转变:在开发模式上,实现由粗放型开发模式向可持续发展型开发模式转变,在经营方式上,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特色产品和优势产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推动贵州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三线建设时期新建的企业均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技术进步,造成企业技术落后、机器设备老化、产品档次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贵州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对贵州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在贵州工业发展中的领航作用,把贵州的工业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之上。

3、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融合

像打楔子一般被“嵌入”的三线企业,由于以军工企业为主的产业性质,加上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使然,普遍与地方经济发展缺乏紧密的产业关联度和相应的带动辐射力。军工企业就像是和贵州关系不大的另一个“特区”,与地方上几乎不相往来,“墙内机声轰鸣,墙外刀耕火种”是对二者同处一片天空下,却从体制到地理都被分割成“两张皮”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因此,贵州的三线企业必须突破体制和地理的限制,以市场为导向,发挥自身优势,深刻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

首先,以民用航天、民用飞机、军民两用新型电子元器件、民用爆破器材等主导民用产品,要作为“军转民”的重点优先发展,努力提高其在全省工业产业中的比重,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其次,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等为主的支柱民用产品,要继续努力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同时,农用年、大客车、微型车、轻型车等,对现有生产能力进一步整合,盘活存量,上规模,发挥整体功能。第三,对以高压陶瓷真空开关管为代表的电力电子产品、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子通信产品、机电产品、电冰箱等优势民用产品,要择优发展,努力培育军工经济新的增长点。第四,要充分认识军工高新技术对推动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除以CDMA手机、锂电池等为代表的高技术现代通信产品外,还要瞄准作为新一轮两部大开发重要内容的环保产业和环保产品的发展,将其培育成军工与地方经济的重要结合点,主要以汽车尾气净化、烟囱脱硫除尘装置、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的研发生产为重点。最后,要充分发挥军工装备制造和资源深加工的优势,在多方领域,采取多种形式,开发与我省资源开发相关的磷化工、铝深加工等产业和产品,与我省特色食品工业、生物制药工业开发相应的加工设备。

4、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贵州三线建设中许多项目安排在山区或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的确对当地的经济建设产生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这对这些企业自身的持续发展来说则极为不利。比如,由于谷深山高,不适合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一些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非常困难;人才青黄不接,技术和产品更新迟缓滞后,投入产出比低,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远离大中城市,信息不灵,企业的社会负担重,举步维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缓和和国家区域性发展战略的调整,“三线”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很差。这就启示我们在发展现代化大型企业时必须综合考虑资源因素、生态因素、市场因素和人才因素。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是可持续的、充满生机的,才能在贵州的经济建设中发挥较大的辐射作用。

四、结语

在以信息产业化为标志的新经济带来的全球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三线建设形成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参与国际知识经济竞争的条件,要抢抓有利机遇。三线建设形成的众多工矿企业,经过近30年的调整和适应,已经成为贵州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两部大开发中,三线企业应是最直接、最有条件的参与者,应充分发挥其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为“工业强省”提供深厚的载体,注入强大的动力。

责任编辑:李华

推荐访问:贵州 工业发展 启示 贡献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