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刍议

时间:2023-06-07 14:00:1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推出了旨在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课程改革举措,呈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随着改革的推进,一类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在中小学课程改革领域异军突起,引起广泛关注,并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那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语文》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合,注入了学生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因而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现将我的真切感受作如下回顾: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活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心理成份,是学习的最好动机。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总是积极主动地、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造就合格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对学习是否产生兴趣,往往来源于老师有目的的培养,要培养兴趣,教师就要科学地研究和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规律。注意力能维持多长,怎样激发和用不随意注意,焕发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如何运用教学过程和内容本身“启开”学生的心灵门户。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利于启迪学生思维,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而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性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启发学习手脑并用,激励学生创新实践。

动手又动脑,可以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显著特点。小学生天真活泼,他们乐于助手,在动手的过程又勤于动脑,因此有目的让学生进行“办手抄报”、“招兵买马”、“制作名片、名信片”、“诗朗诵”、“演讲”等语文实践活动,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还能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构造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习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如在课堂上,我采用“设计问题,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我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并在小组内统一看法,然后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采用“接力作文”的方式,即一个同学讲一个故事的开头,再由后面的续接故意情节,这样一个接一个,像接力赛一样,最后的一个同学续接结尾。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走出课堂,扩大视野,激活创新思维。

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向往成人的社会,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拓展学校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主动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服务于社会,成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

因此,为了使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调查,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受到活生生的实际教育。如,为提高学生识字能力,防止错别字,我组织学生小组结合,调查了农村宣传用语,商业街的商店招牌和商品广告,同时要求学生把这记下来,分析有无错别字,人们是否规范用字。为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我组织学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考察,看哪儿有污染源,污染程度怎么样,人们受到哪些影响,如何对待这些现象,想一想,有没有好的改善措施?学生对这些事很有兴趣,积极活动起来,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促使学生与人交谈,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

王伟,徐志奎,湖北枣阳市第四中学教师。

推荐访问:刍议 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