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的错位与缺失分析

时间:2023-06-07 12:00:1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面临着现代浪潮的冲击和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的挑战,我国学校德育已陷入某种困境:理想化的德育目标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相脱节,知性化的德育内容与物化的德育对象相对立,无人化的德育方法与学生生命实践相背离。这些都使得与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在当下失去了魅力与效力。如何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已成为我们进行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学校德育;社会变革;错位与缺失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4289(2011)10-0060-02

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转型时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社会转型之中,人们的思想意识、目标追求、利益关系、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校德育也因此面临着现代浪潮的冲击和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变迁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德育要适应形势的需要,就必须做好一系列深刻而又沉重的变迁。否则,面对社会发展的新走向,学校德育不能与其迅速适应,并进行磨合,便会陷入困境之中。实际上,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已陷入某种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理想化的德育目标与世俗化的社会生活相脱节

学校德育目标的设定应遵循学生的年龄、心理成长特点与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层次性,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不是从人的现实交往需要出发来制定符合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道德目标,而是从理想主义出发,把人理想化、神圣化,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求人人都成为圣贤君子,体现了德育目标的理想化。理想化的德育目标虽然可以鼓舞人们的热情,树立崇高的榜样,但由于目标远离现实,脱离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道德发展水平的现状,忽视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内在需求,使得学校所传授的道德知识难以解释和应对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行为失范、观念混杂、社会风气日下等社会现象,更难以解决青少年学生因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的脱离及其矛盾而产生的道德困惑。当他们踏上社会时,因发现学校德育的理想描述与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相差甚远而产生诸多的不适应,精神上出现焦虑和彷徨,很自然地会觉得学校的德育活动很虚假。传统德育那些纯而又纯、高而又高的理念与学生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了“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而大学生却进行做人教育”的本末倒置的现象。

德育目标中不合实际的求美、求善成分太多,理想主义色彩太浓,“超前”意识太强,显然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实际,与当今的现实脱节,其结果出现了德育与社会发展的分离,德育与受教育者的自我实践的分离,德育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思想需要的分离,基本的社会公德教育与高层的道德理想的分离,德育与家庭、社区影响的分离。这种种分离证明过于理想化的德育已经与快速变迁的社会实践严重脱节。

二、知性化的德育内容与物化的德育对象相对立

当追求知识成为一种客观时尚,对科学的顶礼膜拜使得人们认为,包括道德、人生在内的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通过科学加以解决。于是道德问题被高度化约为纯粹的知识问题。就学校德育来说,它的目的不再是关注青少年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内在精神的发展,而是强调道德知识、规范和条例的灌输。于是,学生成为接受道德规范与条例的容器,成为一个个“美德袋”。由此,极具生命活力的德育活动蜕变为盲目地对规范与守则的遵从与机械呆板的行为操练。青少年在调查问卷中往往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道德意识与觉悟,却对现实中的道德价值观模糊乃至行为失范,这两者所体现出的两面性不能不说与此有关。虽然,学生对各种思想政治要求、道德规范谙熟于心,但却“知其善而不为,知其恶而为之”,将道德仅视为外在的纲常礼仪与行为规范,把德育变为知识的灌输和琐屑的行为训练。这种教条式的学校德育,使学生受到来自多方面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其结果是培养出一批批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主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的人。这也正是现代德育的最大失误所在。

无视学生的道德需要,不重视学生的道德体验、道德感悟,排斥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最终只能造成德育对象的物化,学校德育也因此成为无人的教育。事实上,学生的种种道德困惑以及所表现出的非道德行为正是我们教育中所存在的“非人化”的教育所致。

三、无人化的德育方法与学生生命实践相背离

无人化的学校德育方法主要是就德育的方法和手段单一,德育活动中无视青少年学生生理特点和生命实践的倾向而言,其突出表现之一是对生命本身的忽视。在方法上,采取简单的注入式、灌输式,以道德理论传授代替道德人格、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在手段上,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谈心,常常以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来代替道德教育,以说服教育和讲道理强制性地使学生自觉服从或相信。在这样的道德教育中,教师的目标是不给学生的天性、自主活动留下任何东西,而是压抑学生的全部自然冲动,机械操练学生的活力使之归于完全的平静,使学生的整体处于持续而痛苦的紧张状态之中。显而易见,这种灌输式的德育活动,一方面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造成受教育者对所授道德规范的排斥和抗拒;另一方面也与生活本身无关,对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学校德育方法“无人化”的另一个表现是“忘我”的教育。即当集体利益与个体需要之间,集体决定与个体尊严之间处于冲突状态时,道德就被理解为为集体或国家着想,为集体或国家付出,集体和国家高于个人。如此一来,道德内容归根到底成为了“异己”之物,道德教育也成为一种“忘我”教育。

在市场竞争机制活跃的背景下,人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对强制性的教育方式也越来越反感。人们喜欢能结合他们自身实际的问题,喜欢尊重他们个性和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方式。同时,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多样化了,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来源更加复杂化,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这种强制、管制方式与人们的自由选择发生了矛盾,必然给“无人化”的学校德育带来极大的冲击。面对学生思想道德多元取向的现实,学校德育的方法应有所创新,应将封闭的、限制性的德育转变为开放的、发展的德育,在鲜活的个人生命实践的基础上实施德育,使每个受教育者真切地产生对德育工作的信任和依赖。

处在社会转型中的学校德育应向何处去,是每一个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原计划模式中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高度同质整合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打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政治因素以及多种文化价值取向并存的局面,由此而带来的道德资源的亏空、生活伦理秩序的混乱、道德观念一致性的丧失等,都使得与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在当下失去了魅力与效力。当今的和谐社会建设,不仅使得道德建设必然地成为其道义基础,而且追求道德教育的内在和谐也必然地成为其内在要求。那么,如何适应这样一个时代,已成为我们进行德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奥]康纳尔.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M].孟湘砥,胡若愚,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204.

(作者单位: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广东,中山 528458)

推荐访问:错位 缺失 学校德育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