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莫言:什么是“人间佛教”

时间:2023-06-07 10:42: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vM]ӭ?f人物”颁奖典礼,当时的授奖词是:“他是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中国作家。”1个月后,本刊记者赶赴高密,和莫言畅聊“高密四宝”;10个月之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得知2014年是《齐鲁周刊》创刊15周年,3月22日演讲前夕,莫言欣然为本刊题写“在这里阅读齐鲁”。

一个作家的立地成佛

很早以前,莫言就知道星云大师。1990年,莫言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曾聆听过星云大师的演讲。后来他多次去台湾,其中一次是受佛光山所属的南华管理学院邀请。

去年2月,星云大师到北京,约他去见面,并送他一束佛珠,他一直戴在身上。去年9月,受星云大师之邀,莫言前往台湾佛光山,这是“一次开悟心智、开拓眼界的旅行,去了后感觉不虚此行”。莫言感慨道:“佛光山在台湾的地位,是任何一所大学不能代替的;星云大师在台湾的号召力,是任何一个政治家所不能比的。”

在佛光山,莫言和星云大师有5次以上的交流,“可惜我没有慧根,如果有慧根的话,我现在也差不多快立地成佛了。”其中一次对话中,他们以“看见梦想的力量”为题,分别从“文学家的梦想”、“宗教家的梦想”观点出发,同台交流,共谈梦想的力量。

很多西方著名的科学家,最终变成了上帝的信徒,为什么呢?莫言说,他研究越深入,越感觉到大自然赋予他的一切越神奇,越不可思议。“没有得到关于大自然、宇宙最终的答案,我们不能轻易否定上帝的存在。”

有一年,莫言去浙江的一个寺庙,看到了庙宇和宝塔,感觉很像日本的风格,主持庙宇的年轻长老跟他说:“不是我们的庙宇像日本的庙宇,而是日本的庙宇根本就是从中国学过去的。”现在我们如果要建一座唐代风格的庙宇,在西安很难找到,在中国的其他地方也很难见到,但是到日本去可以处处见到。

“文化是人类共享的财富,当年确实是中国的庙宇建筑风格影响了日本,然后在日本建起了千万座的庙宇,过了千百年后,这样的一种文化又回到中国来。文化交流实际上是一个来来回回不断添加的过程,看起来是照搬模仿实际上创造的过程。”莫言说。

从“六道轮回”到“极乐世界”

莫言对佛教多有研究。早在2005年,他创作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对佛教便有着深刻的领悟。

2012年获诺奖后,在瑞典的一次演讲中,莫言讲到佛教对其创作的影响:“西门闹(《生死疲劳》主人公)几次转世的这个灵感来自于佛教六道轮回的这个概念。我是在写这本书以前曾经到中国北方的一个叫承德的城市里去,参观了当地的一个很有名的庙宇,在庙宇的墙上就画着六道轮回的壁画。”

莫言说,在中国民间,佛教的“轮回”观点是一股很强的道德制约力量。有人犯错,不是说他会受到法律的严惩,而是说他死后会下地狱,来世做牛做马。这也是彻底中国化的佛教。

3月22日,莫言在演讲中谈到,佛教的很多基本理念,就是对儒家的改造和升华。首先要做到儒家所谓的君子,才能成为合格的佛教徒,“如果连儒家的道德标准、理想人格都不具备,即便天天去庙里面磕头、烧香、捐钱,依然是南辕北辙。”

佛教的最高理想,远远超出了现实。儒家所谓的君子人格,在佛教看来只是一个基点,六道里面,人道只是其中之一。“佛教认为,即使是天道,依然没有脱离轮回之苦。”每个人都生活在万丈红尘之中,即使到庙里落发修行,依然活在红尘之内。

“侈谈极乐世界,侈谈脱离六道轮回,是不现实的。”莫言戏谑道,“极乐世界谁也没有看到过,有一些高僧大德圆寂之后,似乎去了极乐世界,但他们没有跟我们通信,我们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去了没有。”

唯一一个骑自行车的名人

有一次,莫言与太太散步,遇见一位受伤的老人,太太主动前去救治,自己当时还劝阻太太不要惹事。事后那位老人的家人上门感谢,自己觉得十分惭愧。“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批评别人,很少触及自我。”莫言说。

此言一出,经扬州当地媒体披露,莫言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演讲的当天上午,莫言看到一条震惊的信息,南方某城市有一个数千人的丐帮,这里面有很多乞讨的儿童,残疾的儿童,他们有的曲着背,有的断了腿。这些儿童很多是被拐骗,犯罪分子让他们服下强力安眠药,等他们一觉醒来时,就变成残疾人。

莫言发出感慨,“为什么科学发展到如此昌明的程度,人心之恶比之几百年前、几千年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1990年,莫言第一次到扬州。当时南方闹水灾,他作为记者前去采访,但等他到了以后,洪水已经下去了。原本的采访任务成了游山玩水,他去了南京、宜兴、苏州、无锡、扬州,一路上没看到水灾。

多少年后,却有战友写文章说他当年冒着生命危险,驾着冲锋舟,深更半夜深入到村庄里营救被洪水困住的群众。“捏造的表扬跟捏造的批评同样可怕,因为时间长了,你也信以为真了。”谎言听多了,他就感觉自己当年似乎确实是驾着冲锋舟营救群众,“在当今世界上,充斥了很多谎言、谣言,所以我们必须具备一双慧眼,也要具备一双慧耳。”

人人都在骂雾霾,却很少有人拒绝开车。“大家都不愿骑自行车出门,我就会每天骑自行车出门,因为我不会开车。”2012年时,莫言就曾告诉本刊记者,他有一辆永久自行车,早年女儿在北大附中读书,开家长会他骑自行车跑二十几里赶去,后来在家周围五公里内无论什么活动都骑自行车。有一年,他参加一个活动,人家都开宝马、奔驰,他却骑着那辆破自行车。有朋友调侃说:“京城里还有两个人在骑自行车,一个是洪博培(时任美国驻华大使),一个是莫言。”

而今,洪博培早已离任,莫言可能是唯一一个骑自行车的名人了。

推荐访问:佛教 对话 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