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之“山门”、“三门”名义辨正

时间:2023-06-07 09:36: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作为佛教寺院主体建筑的大门或者外门,不同时期的文献或作“山门”,或作“三门”,晚期文献还记载有专门的山门殿或者三门殿建筑。汉译佛教经典中却没有任何有关山门和三门作为寺院主体建筑的载录,各种专业工具书对于二者的解释多笼统含混。通过从山门和三门的命名渊源进行比对,考察出三门代指寺院大门,在初唐时期,其命名与“三解脱门”有关联;而山门代指寺院大门,在中唐时期,其意义生成源于南北朝时期以山门代指寺院,二者词义生成的路径完全不同。

关键词:山门;三门;三解脱门;名义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5)04-0014-05

不同时期的中国佛教寺院有其不同的形制,“自汉至唐佛寺的主体建筑,大致有过宫塔式、塔楼式、殿阁式三类形制。三式交错递嬗,是传统的砖木组合文化,借鉴与改造天竺伽蓝的砖石组合,创生新型中华佛寺的过程。”[1]154而晚期的佛寺建筑,一般采取殿阁式,主体建筑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则居于轴线两侧,自南向北,依次分布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

佛寺最南端的建筑一般是山门,可以建成牌坊式,也可以建成殿阁式,殿阁式山门也称山门殿,不少文献又记载为三门或者三门殿。笔者查勘汉译佛教经典,其中寺院建筑并没有山门或三门这样的记载,检索梵语、巴利语词典,同样寻绎不出这样的专门词汇。可见,山门或者三门,应该是佛教寺院建筑中国化之后滋生的一个本土概念。个中也不无疑窦,作为佛寺一个特别重要的标志性建筑,其标准名称究竟应该是什么?山门和三门之间有什么瓜葛?各自与佛教义理建构有什么样的名实关系?

一、山门名义渊源考

山门一词,《汉语大词典》收录有四个义项,第一义项指墓门,我们不难找出这样的语料,南齐萧子隆《经刘瓛墓下》:“升堂子不谬,问道余未穷。如何辞白日,千载隔音通。山门一已绝,长夜缅难终。”[2]1384《宋书·袁 传》:“奈何毁掷先基,自蹈凶戾。山门萧瑟,松庭谁扫?”[3]2152其中山门,皆指墓门,故墓门这个义项产生的大致时间可以判断为南北朝中期。至于山门滋生出“佛寺的外门”、“道观的外门”以及“代指寺院”等三个与宗教相关的义项,尤其山门指佛寺的外门具体产生在什么时期?其理据是什么?这三个义项的生成孰先孰后?值得关注。

有学者声称“绍泰二年,刺史王公琳、律师法贤建涅槃像和山门;长沙内史萧沆建钟楼和经阁,陈司空吴明彻、隋侍中镇南晋安王乐阳王,建回廊连接各处以避风雨,说明正殿加山门并配以钟楼、经阁的寺院形制在南朝就已出现” [4]244,其利用的文献资料是《全唐文》中的《岳麓寺碑》,笔者发现其中所引用的关键材料:“梁天监三年,刺史夏侯公讳祥,了义重元,别构正殿。绍泰二年,刺史王公讳琳,律师法贤,或在家出家,或闻见眼见,建涅槃像,开甘露门。”[5]2670碑文中并无“山门”之概念,其所为“建涅槃像和山门”,实以“甘露门”为“山门”。“开甘露门”为佛教常用语,喻超脱生死,进入涅槃的无上妙法。其以“开甘露门”为所谓开山门,实有不妥。而且我们寻绎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和张弓的《汉唐佛寺文化史》,南北朝期间,并无寺庙存在山门这一建筑概念的明确记载。

山门代指寺院的义项,唐宋文献中已经使用得相当普遍。如唐代楼颍《善慧大士语录》卷一记载:“是以某等伏见师主并山门眷属二十许人,将欲庄严佛刹,雷动法音,震无畏鼓,广利无边,克己灰身,成就胜德,此实难思上行,非凡境界。”[6]107唐代慧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八云:“复有栖玄法师者,乃是才之幼少之旧也。昔栖遁于嵩岳,尝枉步于山门,既筮仕于上京,犹曲睠于穷巷。”[7]262宋僧守坚撰集《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三曰:“盖出家者本务超越,毋得同俗,其住持等事,皆仍旧贯。接诸来者,无失常则。诸徒弟等仰从长行训诲,凡系山门庄业什物等,并尽充本院支用,勿互移属他寺。”[8]575其中“山门眷属二十许人”、“枉步于山门”以及“山门庄业什物”,明显可以看出山门“代指寺院”的义项。

更早的文献还可以追溯到梁代慧皎(497-554)的《高僧传》,其卷四云:“(支遁)晚移石城山,又立栖光寺。宴坐山门,游心禅苑,木喰涧饮,浪志无生。”[9]161又卷八:“其后山居逸迹之宾,傲世陵云之士,莫不崇踵山门,展敬禅室。”[9]319又:“远蔬食五十余年,涧饮二十余载。游心法苑,缅想人外,高步山门,萧然物表。以齐永明二年正月,卒于定林上寺,春秋七十有一。”[9]319又卷十二:“释超辩,姓张……后还都,止定林上寺,闲居养素,毕命山门。”[9]471第一条材料的“宴坐山门”与“游心禅苑”相互对应,第二条材料的“崇踵山门”与“展敬禅室”对应,第三条材料“游心法苑”与“高步山门”对应,第四条材料“止定林上寺”,最终的结果是“毕命山门”,不难看出,这些语料中的“山门”,并没有寺院大门或者外门之义,而且不容置疑,都应该指寺院。《高僧传》中一共有七条材料,我们仔细甄辨,判断其中山门的意义,都应该理解为寺院。

成书于东魏武定五年(547)的《洛阳伽蓝记》,其“正始寺”条记载:“嗣宗闻之动魄,叔夜听此惊魂,恨不能钻地一出,醉此山门。别有王孙公子,逊遁容仪,思山念水,命驾相随,逢岑爱曲。”“山门”,周祖谟先生的《洛阳伽蓝记校释》没有出注,杨勇先生《洛阳伽蓝记校笺》则注释:“古寺庙多建深山,外以山为门,故云。”[10]100《洛阳伽蓝记》中的这条材料,杨勇先生的注释是否得当?北朝时期洛阳的寺庙是否“多建深山”?委实存在争议,尤其《洛阳伽蓝记》本记载洛阳城内外的寺院,正始寺“在东阳门外御道西”,所谓“醉此山门”,实与正始寺相关,结合南朝梁慧皎的文献材料,《洛阳伽蓝记》中的“山门”一词,诠释为寺院,可以互为参证。甚至包括前述唐代成书的《善慧大士语录》中的语料,善慧大士本是南朝著名居士傅翕,如果唐代楼颍编集善慧大士的语录比较葆真的话,可以为山门在南北朝有“寺院”义项提供一个辅证。

而山门的“佛寺的外门”义项,生成时间较“寺院”义项晚,我们发现,直到中唐,才有这样的语料,最典型的材料是唐李华(715-766)撰《李遐叔文集》卷一《云母泉诗序》:“晨登玄石岭,岭上寒松声。朗日风雨霁,髙秋天地清。山门开古寺,石窦含纯精。”[11]358“山门开古寺”的山门不能解释为“寺院”,也不能解释为“道观的外门”,其确诂只能是“佛寺的外门”。李华之前有一条疑似语料,杜甫(712-770)乾元二年(759)作《秦州杂诗》:“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12]144“山门古”之山门,可以有“寺院”和“佛寺的外门”两解,故不烦强作解人。更加典型的是白居易(772-846)《白氏长庆集》卷四十三《游大林寺》诗序的语料,“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13]942《游大林寺序》中多次提到“寺中”、“环寺”等表达,故序记所谓“由驿路至山门”,解释为大林寺的外门,应无龃龉。

比较有意思的是,山门的“道观的外门”义项,生成时间绝不比“佛寺的外门”义项晚。如唐王绩(约590-644)撰《东皋子集》卷中《游仙四首》(三):“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道士言无宅,仙人更有村。”[14]477诗题为“游仙”,诗句中不乏“道士”、“仙人”的表述,故到访之处无疑为道观。又储光羲(706-763)《储光羲诗集》卷一《游茅山》五首之五:“名岳征仙事,清都访道书。山门入松柏,天路涵空虚。”[15]358茅山本道教胜地,所以这里的山门,解释为道观的外门,或无异议。

通过上述语料的比对,我们发现,山门的第一义项为墓门,第二义项应该是“寺院”,随后滋生出“道观的外门”和“佛寺的外门”两个义项,而“佛寺的外门”义项生成的时间,大致在中唐。山门之所以能够生成“佛寺的外门”义项,一方面与其第二义项“代指寺院”相关。另一方面,杨勇先生的注释并非凿空之论,天下名山僧占多,寺院一般建筑在有山林的地方,寺院之于山林,大门之于寺院,二者有相似的关系,可以构成词义的引申,故指寺院之大门曰“山门”。

二、三门名义渊源考

三门的词义系统亦复杂,其第一义项,指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门,由此滋生其他义项:如古代诸侯宫殿之库门、雉门、路门三门;比喻人品形成的禽门、人门、圣门三种途径;占验家以为吉兆的休、生、开三门;泛指建筑的大门或外门以及专指寺院大门等,另外还可以作为地名。而《佛学大辞典》则以三门的本义为佛教堂塔之建筑物,称三门。其形状如阙,有三个门,故称三门。然而实际上并非必有三个门才称“三门”,只有一个门,也称“三门”,后来由此引申出佛教寺院的大门或外门等义项。但是我们检索佛教经典,其中并没有作为佛教堂塔之建筑物的三门概念和文献依据。

《洛阳伽蓝记》是描写北朝寺院最为全面细致的著作,熙平元年(516)洛阳新造永宁寺,属于典型的楼塔式建筑,其卷一记载寺院的外门:“寺院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四面各开一门。南门楼三重,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图以云气,画彩仙灵,绮钱青璅,辉赫丽华。拱门有四力士、四师子,饰以金银,加之珠玉,庄严焕炳,世所未闻。东西两门,亦皆如之,所可异者,唯楼两重。北门一道,上不施屋,似乌头门。四门外皆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10]12北朝最气派的永宁寺并没有关于三门的记载,而且《洛阳伽蓝记》记载的其他寺院中,其大门都没有出现山门抑或三门的概念。

佛教文献以三门指寺院大门,最早可以追溯到初唐。唐僧道宣(596-667)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三云:“乃见一寺,独据深林,三门正南,赫奕晖焕,前至门所,看额云灵隐之寺。”[16]424所云“前至门所”,与“正南”之“三门”对应,当指寺院的大门。唐总章元年(668)道世所著《法苑珠林》卷第九十一有与《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相同的表述。但是令人蹊跷的是,唐代佛教文献除了初唐这一条孤证似的表述之外,很难看到其他用三门代指寺院大门的语料。

世俗文献三门代表寺院大门,我们考察,自中唐李邕(678-747)始。《大唐泗州临淮县普光王寺碑》记载:“缭垣云矗,正殿霞开,层楼敞其三门,飞阁通其两铺。”[5]2672“层楼敞其三门”跟“缭垣云矗”对应,与《洛阳伽蓝记》中寺院墙垣门楼的建置符合。北宋初期,我们可以找出不少印证材料。如宋杨亿撰《武夷新集》卷六《连州开元寺重修三门行廊记》:“未几厥功告成,前敞三扉,下临万井,东西二庑,爰毕于塈涂;崇期八达,亦甃以砖甓,丹楣铜沓,可以方轨并入;砥平绳界,可以结驷而驰足。”[17]418赞宁《宋高僧传》卷十八:“少选,见一寺,分明云际,三门而悬巨牓曰回向寺。秀与僧喜甚,攀陟遂到。”[18]465又卷二十一:“后面有护国仁王楼,上有玉石文殊、普贤之像,前有三门一十三间,内门两畔,有行宫道场,是文殊、普贤仪仗。三门外状台山十寺,杳然物外。”[18]535《景德传灯录》卷十二:“时有一僧方近前,师云:‘维那不在,汝自领出去三门外与二十棒。’僧云:‘某甲过在什么处?’师云:‘枷上更着杻。’”[19]208这些材料里的三门,皆指寺院大门。

北宋中后期三门指寺院道观大门的语料则逐渐增多,如欧阳修《文忠集》卷八十三《醴泉观本观三门上梁文》,宋释觉范撰《石门文字禅》卷十七《摩陁歌赠乾上人》:“处处三门向南开,青山绿水自围裹。钟鱼鸣时摊钵盂,精粗随分吃些个。”又卷二十二:“自善明至怀珍七传,讷寔继珍,后因净檀首建三门,作两序屋,修普光明大殿。”

上述分析说明,三门指寺院大门,普遍应用于宋代的佛教文献和世俗文献,但是其语源,则可以溯源到初唐的佛教文献。

为什么三门可以代指佛教寺院大门?《佛学大辞典》以为“山门之制形如阙,开三门,故亦曰三门。又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盖标帜空、无相、无作三解脱门之称也。”《佛学大辞典》的解释来源于北宋道诚(998-1007)所集《释氏要览》卷一:“寺院三门,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20]264道诚为了表示确有所据,引《佛地论》为证。《佛地论》实为《佛地经论》,亲光菩萨等造,唐僧玄奘译,其卷一云:“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谓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解脱即是出离涅槃,即大空等名解脱门。”[21]295实际上《佛地经论》所谓“大宫殿三解脱门”,只是一个追求解脱的通权达变的比喻性说法,结果“空门、无相门、无作门(笔者按,‘无作’依《佛地经论》应为‘无愿’)”,却被道诚创造性地解释为寺院最外面的建筑——三门。兼之唐初《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和《法苑珠林》已经用“三门”代指寺院大门,道诚的解释明显有迁就于佛教义理的层面,也就说明三门指寺院大门,或另有所据。

三门的第一义项指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三门,都城四面的三门,也就是都城的大门或外门。无独有偶,佛教经典中的王城,也有类似的建构,刘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译《菩萨念佛三昧经》卷一云:“尔时有王名无量力,有大神通势力自在,是王住处造立大城,城名善建,纵广正等十二由延,其城七重,面有三门。门城皆以金银琉璃颇梨马瑙真珠珊瑚庄校严丽,堑亦七重,皆悉七宝。是诸门外以金银沙布饰其地,一门两边各有金银四阙相对。”[22]795又卷五:“有转轮王号帝幢天,有大威德政法治世,是王有城名帝幢处,纵广正等十二由延,城郭楼观皆是真金,种种彩画,众宝庄严,其城四面,各有三门。”[22]824然而上述“三门”,尚非专有名词,只是王城各个方位的三个大门。

三门由王城各个方位的三个大门义项向佛教义理进行词义转移的重要经典除了《佛地经论》,更重要的是鸠摩罗什(344-413)所译《大智度论》,其卷二十云:“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23]206随后《大智度论》还有更加细致的阐释:“是三解脱门,摩诃衍中是一法,以行因缘故,说有三种: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23]207所云“涅槃城”,即解脱超越的境界,“空、无相、无作”是走向解脱的门径,即通入“涅槃城”之三门,而佛教寺院本是僧众清修之地,寺院的大门,也就被类比成了“涅槃城”之三门,为三门成为寺院大门这个专有名词提供了经典的文本依据。

三、山门与三门之间的渊源

《汉语大词典》对山门和三门的释义,在专指寺院建筑这个义项方面,存在一个小的区分,其释山门为“佛寺的外门”,释三门为“寺院大门”,即“外门”、“大门”之别。所谓外门,相对于建筑物里面的门而言,是一个强调带有空间方位指示意义的词语,而大门则指“整个建筑物通向外面的主要的门”,其语义特征表现在形容事物的规模和程度,即不是一般意义的门,不是次要的门。故外门可以不是建筑物通向外面的最主要的门,则外门可以不是大门,而大门在词义角度,也与外门存在区别。

但是,单纯从山门和三门的第一义项进行分析,墓门的大门即指外门,古代天子都城四面各有的三门既是都城的外门,也是都城的大门,故而《汉语大词典》对于外门和大门,并没有作词汇学上严格意义的区分,也就是说,大多数语用场合,外门即大门,大门即外门。

山门和三门既然指称佛教寺院的外门或者大门,明显属于佛教词汇,故《佛学大辞典》解释山门,以为“泛指佛教寺院的大门或外门”,其对“三门”词条的解释,以为“寺院之外门也。《宋史》曰:‘法驾临山门,黄云覆辇道。’凡寺院必有山林。故指寺院之门曰山门,又寺院全体亦曰山门。”可见,《佛学大辞典》对于二者,也没有作严格意义的区分。

前面我们已经对山门和三门的命名、名义渊源进行了详细地梳理,不难发现,尽管意义指向寺院之门可谓大同抑或全同,究其实,二者各自有其名义渊源,不能混为一谈。专指寺院大门或者外门这个义项,从文献记载的角度,三门稍早,出现在初唐时期,有佛教文献和世俗文献互证,到宋代,还有道诚法师的创造性解释。而山门指称寺院大门义项的生成则稍晚,中唐时期方有李华的文献材料,二者各自有其发展脉络。

另外,山门和三门,从语音角度分析,现代汉语只存在声母的平舌和翘舌之分,是否可以理解为近音呢?实际上,判断二者能否归为近音,首先得回到中古汉语时期考察其声韵调。其中“山”,《广韵》为所闲切,平声山韵生纽,韵部为元部;“三”,《广韵》为苏甘切,平声谈韵心纽,韵部为侵部。除了声调相同,“山”的声纽为正齿音庄组,“三”的声纽为齿头音精组,都是齿音中的清音,按照中古庄组归精的说法,声母比较接近。“山”和“三”的韵母分属于元部和侵部,都是开口阳声韵,可以旁转,故而“山”与“三”有形成近音的基本条件,这也是中古以来山门与三门逐渐混同的音韵学方面的理据。

综上,三门代指寺院大门,其命名源于佛教经典中王城的建筑形制,与佛教出离涅槃的“三解脱门”有关联;而山门“寺院外门”意义的生成,则源于南北朝时期开始以山门代指寺院,兼之寺院一般建筑于山林之处,故而由之引申,二者词义生成的路径完全不同。

参考文献:

[1]张弓. 汉唐佛寺文化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 逯钦立辑校.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1)[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梁)沈约. 宋书(卷84)[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王媛. 《全唐文》中的唐代佛寺布局与装饰研究[J] . 华中建筑,2009(3).

[5] (清)董诰. 全唐文(卷263)[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6] (唐)楼颍. 善慧大士语录(卷1) // 新纂卍续藏经(第69册)[M]. 2006.

[7] (唐)慧立.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8) // 大正藏(卷50)[M]. 1922-1934.

[8] (宋)守坚撰.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3) // 大正藏(卷47)[M]. 1922-1934.

[9] (梁)慧皎. 高僧传[M]. 北京:中华书局,1992.

[10] 杨勇. 洛阳伽蓝记校笺(卷2)[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 (唐)李华. 李遐叔文集(卷1) //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2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2] (唐)杜甫. 杜甫全集(卷10)[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3] (唐)白居易. 白居易集(卷44)[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14] (唐)王绩. 东皋子集(卷中) //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1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5] (唐)储光羲. 储光羲诗集(卷1) //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1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6] (唐)道宣. 神州三宝感通录(卷3) // 大正藏(卷52)[M]. 1922-1934.

[17] (宋)杨亿. 武夷新集(卷6) // 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86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8] (宋)赞宁. 宋高僧传[M]. 北京:中华书局,1087.

[19] (宋)道元. 景德传灯录(卷12)[M]. 四川:成都古籍出版社,2000.

[20] (宋)道诚. 释氏要览(卷1) // 大正藏(卷54)[M]. 1922-1934.

[21] (唐)玄奘译. 佛地经论(卷1) // 大正藏(卷26)[M]. 1922-1934.

[22] (刘宋)功德直译. 菩萨念佛三昧经 // 大正藏(卷13)[M]. 1922-1934.

[23] (姚秦)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卷20) // 大正藏(卷25)[M]. 1922-1934.

(责任编辑:王国棉)

推荐访问:辨正 佛教 山门 寺院 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