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佛教语言对中国语言的潜移交融影响

时间:2023-06-07 09: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从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中得到启发,解析佛教语言在中国人词语、成语,地名中的运用,并对国人文明、道德的缺失起到信仰和感化的作用,使“中国梦”早日实现。

关键词:佛教;词语;成语;信仰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1

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15年10月在无锡举行,佛教复归振兴,光芒普照大地。作为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的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感触良多……国人大多以为我们日常中的语言文字出自原创,由甲骨文、行、隶、草、篆等发展组成。殊不知佛教自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到唐代已经中国化,2000多年以来对被善于吸纳包容的中国人收入囊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对我们的汉语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个舶来品已潜移于中国人的身体交融于中国人的语言影响了中国人信仰,从街头巷尾的闲聊、到跃入纸上的文字无不有佛教语言的身影。它使中国人的表达变得丰富有趣,思维变得深刻严谨。

我们不信佛,但我们离开佛恐怕有口难开,寸步难行了。

让我们从日常语言开始,欣赏解析佛教语言对中国语言的潜移交融和影响:

(一)潜移交融

一、词语

一些出自佛语或经文的说法,其词性或词义则不曾脱胎换骨,仍存留其最初的含义。

1、心眼:“心眼” 最初出自《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此处“心眼”,佛教指藉禅定之力可透见障外之色,照了诸法。即不依肉眼,亦不依天眼,由定力能照见他方佛国诸佛及佛土的种种庄严殊胜,或能觉知己身内之种种不净。我们口头所说的“心眼”也就是延续了这种“内心的关照”,的意思,引申为了“心底”,“心地”的口头语。

2、刹那(音译):是佛教经典《仁王经》中提到:“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 传入中国后,口语中具体长度逐渐淡化,仅用来说明短暂时间,犹“一瞬间”。

3、现象(意译):则解释为人或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简化了内容的复杂性,字词的独立性。

4、“女神”(网络语):“女神”一词是中古时期经师们翻译佛经时创造的,早期仅见于佛典中。

5、茉莉:著名的江苏民歌“好一朵茉莉花”中的“茉莉花”是一个梵文的音译词、合璧词。茉莉是梵文Mallika的音译,是一种花名。这种花产自印度,最早记载的就是在佛经中,后来才传到中国,在南方地区大范围栽种。

……

来自佛教的常用词还有:实际、现象、差别、语录、悲观、乐观、执著、习气、正宗、自觉、觉悟、妄想、实际、转变、信仰、流通、恩爱、游行、赞叹、演说、翻案等。

二、成语

佛教背景下的成语对中国汉字的成语语汇起到了补充。如:

1、回头是岸——“回头是岸”是佛教影响下的典型警示成语。回头,表示醒悟、悔改。比喻作恶之人,一旦悔悟向善,即能得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为佛家劝人改过向善之常用语。其中之“苦海”,于佛教中指各种苦难之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

2、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既佛教的佛宝,法宝,僧宝,这三宝是佛法住世的根本。“三宝殿”泛指一般的佛殿,除了祈祷、礼拜等有关的信仰活动,佛教的大殿是十分庄严清净的地方,一般人不能随便进入嬉戏。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

3、胡说八道:现代人的解释是某人说话牛头不对马嘴,但是其旨意并非骂人,它的语言是佛教从丝绸之路、胡人的地方传到中国来,胡人讲佛教的八正道,胡人说的八道,就是胡说八道。(星云大师解说)。

4、一丝不挂:佛教禅宗语,本作“寸丝不挂”。原指鱼类不受钓丝的纠缠、挂碍。现在被演绎成一件衣服不穿裸体。

……

来自佛教的成语还有:生老病死、指点迷津、痴心妄想、昙花一现、清规戒律、天花乱坠、心领神会、味同嚼蜡、弃暗投明、看风使舵、无风起浪、伤风败俗、僧多粥少等。

还有一些俗语谚语歇后语: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看僧面看佛面;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屠夫念经——假慈悲;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等。

据粗略统计,日常生活中的词语成语达1000之多。

三、地名

1、中国:“中”有着结合,团结的意义,“国”有着包围,集中的意义。“中国”即为普度众生、追求涅槃、庄严国土的观念。

2、无锡:“无”,就是无我,“锡”,是金属,制造兵器的材料。无锡就是不要有战争不要有兵器,每个人都和睦相处。一个好的名字对这个地区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兆头与开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居住在这个城市里人们的思想。

难怪星云大师在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上说:这个无锡是没有锡,这个地方是最和平的地方,所以办了世界佛教论坛。

(二)影响——佛教对实现中国梦的信仰作用

许嘉璐(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说:“人类任何一种信仰任何一种宗教的问世,它的衰而兴大约都是人类社会遇到的危机,给我们造成了外缘,……在中国大地上历史的变迁,每次出现社会伦理的丧失,……急需要提高的时候都会有信仰和宗教的复归振兴……”

改革开放使中国日益富强,但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呈现的多样性,出现了“道德滑坡”、价值观解构等值得警惕的不良现象和危险苗头:摔倒了没人扶、公共场所吸烟打电话、电影院里大声喧哗、旅游区乱写乱画、食品中胡乱增加添加剂……

做一个有品质、有信仰的中国人,实现“中国梦”,佛教的“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的信仰作用使国人精神有支柱,内心足够强大,少乱方寸,文明和谐。

国家主席习近平先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上曾经说过,“中国要成为和平文明的大国、最根本的就是我们自己中国文化的复兴”。这是我们成为一个和平的文明大国的一个前提,而在中国文化复兴的这样一个征程上头,中国的佛教可以说是天降大任任重道远。

物欲应有度,精神应无度。我不信佛,但我用佛教的思想指导我的行为和思想。

参考文献:

[1]凤凰网:第四届世界佛教论坛:不仅是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

[2]永义法师的博客:日常生活中的佛教词语。

推荐访问:语言 佛教 移交 中国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