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地佛教寺院的导游讲解技巧

时间:2023-06-06 20:00:1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寺院旅游是我国旅游项目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有外国人把中国旅游夸张地说成“晚上睡觉,白天看庙”。讲解佛教寺院是每一位导游员都有可能面临的任务,也是导游员的一项基本技能,也往往是导游员工作的难点。那如何讲好佛教寺院呢?本文试图以广州光孝寺为例加以剖析,以供借鉴。

一、汉地佛教寺院与一般人文景点的差异

(一)地域分布的广泛性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内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期间与中国文化深入融合,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格局。在中国除青藏高原、西北部分、云南南部外,自北向南都有汉地佛教寺院分布,因此汉地佛教寺院具有地域分布的普遍性和广泛性。一般人文景点如古人类遗址、古长城、古代宫殿、古陵墓、古民居、名人纪念地等,在地域分布方面具有唯一性,对异地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而汉地佛教寺院司空见惯,对游客的吸引力远不如一般人文景点,这恰恰对导游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讲解内容的复杂性

一般人文景点所涉及的历史、建筑、民俗等知识,游客可能平时有所接触,再经过导游员的讲解,对景点知识的理解并不难。而佛教知识博大精深,支派众多,内容庞杂。汉地佛教寺院地区差异明显。游客的喜好和对佛教的了解也千差万别,况且对一座寺院的参观时间有限。加之寺院是清净之地,过多、声音过大的讲解是不妥的。因此,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游客更多地了解佛教,是摆在导游员面前的一项考验。

二、当前汉地佛教寺院导游讲解存在的问题

目前,导游员带团游览寺院时,对寺院的讲解还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导游员对佛教知识储备不足,照本宣科,对游客的疑惑不能及时正确解答,让游客感到一头雾水。其次,对各个寺院的差异性认识不够,过分雷同。汉地佛教寺院存在地域差异,如汉地佛教八大宗派,虽基本教义是一致的,但在佛性的认知和修行、建筑布局、供奉对象和礼仪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再次,游客缺乏对佛教基础知识的掌握,而导游员又不能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讲解,对佛教知识取舍不够,导游员夸夸其谈,游客却一知半解。最后,部分导游员往往进入寺院后让游客自由活动,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缺少引导,甚至与不法分子勾结进行一些诸如烧高香、算命等封建迷信,以牟取暴利。

三、汉地佛教寺院的导游讲解技巧

(一)重视对佛教基础知识的储备

佛教基础知识包括佛教的创立、传播及支派、在我国的分布、教义、经典及标志、供奉对象、礼仪、称谓、佛事、汉地佛教的八大宗派及祖庭、代表性寺院及名山和摩崖石刻等。这些知识,导游员应该铭记于心,在前往寺院的途中或参观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游客取舍讲解。如在光孝寺天王殿时可做如下讲解:天王殿大殿中央供奉的是大肚弥勒佛。弥勒本是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牟尼涅槃后,弥勒在华林园龙华树下得道成佛,成为未来世。我们看到的“大肚弥勒”原名契此,五代后梁明州(今宁波)奉化人,他双耳垂肩,袒胸露肚,开口常笑,常背一布袋,终日奔走,劝人信佛,人称布袋和尚,圆寂后世人尊其为弥勒化身,其道场为浙江宁波雪窦山雪窦寺。大肚弥勒佛的两侧分别放置着四大天王,首先说左侧的两个天王,外边的是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手握宝剑,象征“风”;里边的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手握琵琶,象征“调”。然后说说右侧的两大天王,里边的是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门,手握雨伞,象征“雨”;外边的是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手缠蛇,象征“顺”。“风调雨顺”寄予人们美好愿望。大肚弥勒佛的背面是韦陀……

(二)挖掘汉地佛教寺院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寺院是佛教的载体,不仅承载着佛教的相关知识,而且更承载着寺院本身的建造历史、名人(僧)、历史建筑和珍贵文物等文化遗存,这些是寺院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也是区别于其他同类寺院最显著的特点。如光孝寺历史悠久,“未有羊城,先有光孝”,寺址初为西汉南越王赵佗玄孙赵建德的府第;三国时虞翻辟苑圃,种诃子树,又称“诃林”,死后捐建“制止寺”;东晋时西域高僧昙摩耶舍传教,建大雄宝殿,改寺名“王苑朝延寺”;梁朝时,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种下菩提树,后来菩提达摩驻锡于寺,凿洗钵泉;唐贞观十九年(645年)改寺名“乾明法性寺”,后六祖慧能“风幡论辩”,落发受戒,藏于瘗发塔,再后鉴真大师也驻锡弘法;南汉时铸造了东、西千佛铁塔;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正式定名“报恩光孝禅寺”,简称光孝寺;明朝成化十八年(1482年),朝廷敕赐“光孝禅寺”匾额。

(三)对比寺院布局差异,优化参观路线

汉地佛教寺院建筑布局具有明显的汉民族特色,由数进四合院组成,主要殿堂位于中轴线上,多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建筑,两侧偏殿左右对称。寺院大门由三座门组成,中间的门叫空门,左(东)侧的门叫无相门,右(西)侧的门叫无作门,空门内两侧有“哼哈二将”。第一个院落的左侧是钟楼,一楼供奉地藏菩萨;右侧是鼓楼,一楼供奉伽蓝神关羽。穿过放生池,来到天王殿,殿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佛,两侧为四大天王,背面是韦陀。第二个院落中间是舍利塔,两侧为伽蓝殿和祖师殿。后侧为最高大的大雄宝殿,殿正中供奉三世佛(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两侧常供奉着十八罗汉或二十诸天,背面是海岛观音壁塑图。寺院后院,一般不对外开放,主要有法堂、藏经楼、方丈室、僧舍等。光孝寺可能受到历史或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与一般寺院相比,有以下不同:现寺门只有空门,没有其他两个门;钟、鼓楼没设在天王殿的前方两侧,而是设在大雄宝殿的前方两侧,并分别叫地藏殿、伽蓝殿;大雄宝殿两侧的伽蓝殿、祖师殿现在分别叫泰佛殿、吉祥殿(卧佛殿);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释迦三尊(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而非传统的三世佛。在路线设计方面,可按顺时针参观,具体是: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泰佛殿、吉祥殿→大雄宝殿→西塔→观音阁→法堂→瘗发塔→菩提树→六祖堂→东塔→洗钵泉。

(四)适时与游客互动,提高游客参与度

在导游过程中适时与游客进行语言和行为互动,是做一名导游员必须重视的活动,不仅能提高游客的参与度,活跃游览气氛,而且能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致和效果。当然,在设计互动时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悬念性,行为的可操作性。如在光孝寺空门里,问两侧的“哼哈二将”来自中国哪部古典小说,并让游客做哼哈之状。在天王殿里如何引导游客通过法器来辨识“四大天王”并与“风调雨顺”对应,在瘗发塔前,可引导游客按照绕佛规矩,绕塔顺时针转三圈。

(五)掌握佛教基本礼仪,引导香客进香礼佛

佛教的礼仪众多,主要有:合掌―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绕佛―自左向右顺时针行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和头都着地,为佛教最高礼节;佛事―水陆法会、众姓道场、增福延寿道场、焰口施食、忏法等;称谓―一般称和尚为师父,称尼姑为师太。导游员应引导香客正确进香,如上香以一炷为宜,燃三炷则第一支插中间,第二支左边,第三支右边。点燃香后,不能用口吹熄,应以手扇之,持香应齐眉,左手插香,香须插正。

佛教寺院为清净之所,导游员应提醒游客在游览寺院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不得在寺院内高声喧哗;不得随意拍照、摄像;不得在寺院内抽烟、喝酒;不得携带荤食进入寺院;不得随意动用或带走寺院中的一切物品等。

结语

在进行汉地佛教寺院导游讲解时,导游员要有丰富的佛教基础知识做铺垫,熟练掌握讲解佛教寺院的技巧和方法,精心设计旅游路线,精彩引入、生动讲解、适时互动,激发游客的游览兴趣,最终实现旅游的目的。

责任编辑 朱守锂

推荐访问:佛教 寺院 浅谈 讲解 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