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慈悲观与儒家仁爱观的“爱”之差异性

时间:2023-06-06 19:54: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佛教慈悲观和儒家仁爱观都以“爱”为名,通过两者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爱”的内涵比较,分析它们“爱”的差异性,找出其不同的原因。

关键词:佛教;慈悲观;儒家;仁爱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33-0-02

“爱”是人类自然本能,也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各家学说以不同的表达展示“爱”。如对一切众生平等的爱是佛教的慈悲思想、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等。爱为人类文化增加了温情,但各家的“爱”都有各自的内在特质。本文尝试对佛教慈悲观和儒家仁爱观两类的“爱”之差异性进行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

一、佛教慈悲观产生的理论基础及“爱”之表现

1.佛教慈悲观产生的理论基础

提起佛教,会想到“慈悲为怀”这四个字,这已然成为了出家人乃至佛教徒的基本特征之一。佛教的慈悲理念是建立在佛教世界观缘起论的基础之上。缘起轮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这是佛教解释宇宙、人生等各种现象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基本理论。“缘起论”最早起源于《阿含经》,经云:“十二缘起,甚深甚深,难见难了,而缘起之寂灭性,更难通达。”[1]而十二因缘中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其中,“爱”在此处指贪爱,对五欲六尘生起贪着之心。因此,“爱”在佛教中是应该舍弃的行为。那么,佛教是不让人去“爱”吗?上述所写的世间情爱是具有贪著性的,这在佛教修行中是应该舍弃的心行,但这不代表佛教就是无爱的,佛教所提倡的是更高境界的爱一一“慈悲之爱”。这种爱是清净、无染、无条件的爱,爱的净化与升华即是慈悲。

佛教中,“慈”是予乐,给予众生快乐;“悲”是拔苦,让众生脱离痛苦。佛教认为:慈从悲来,悲必为慈,因此佛教常将慈悲合在一起。龙树菩萨在其《大智度论》卷27中对“大慈大悲”作了如下略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悯不已,不能令脱。大慈者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2]龙树菩萨将“慈”与“悲”作了大小的区分,小慈小悲是停留在念头之上,是主观上的同情和怜悯,而大慈大悲是给予众生切实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能够离苦得乐。这是大乘佛教所倡导的慈悲精神。

大乘佛教的修行发愿利益一切众生,这就需要修习四无量心。第一就是慈心,即给予众生快乐。要想着六道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发心给予有情快乐,当心遍及一切众生时,就是慈无量。第二,悲心,即拔除众生痛苦。佛教认为,轮回的本质都是痛苦的,我们要对一切众生生起悲心,希望他们也可以远离痛苦。第三,喜无量,就是欢喜随喜的心。第四是舍心,就是观想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佛教所倡导的慈悲,不仅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而且是对在整个宇宙万物、有情众生生起平等慈悲之心。这是一种无私的大爱精神,一种自利利他的方便法门。

2.佛教慈悲观中“爱”的实践

大乘佛教慈悲思想的体现可以说是无所不在。佛陀的两大生命品质:慈悲和智慧,更是说明,慈悲思想在整个大乘佛教中的地位和意义。在佛教中,慈悲是一种实践法门,如慈心观的修行等。佛教的慈悲不仅仅体现在善行上,更是中对自身心行的成就。

布施是佛教慈悲思想的具体实践方式。在大乘佛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般若)、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布施皆为第一。布施是实践佛教的慈悲理念的方法。《大乘义章》卷中说“言布施者,以己财事分布于他,名之为布辍己惠人,目之为施。”[3]《大智度论》中对布施进行了细化,认为“布施有三:一为财施,二为法施,三为无畏施。”[4]财施是给予对方财物的施舍,救助困苦的大众;法施是讲佛陀所说的法讲与他人听,使人获得智慧;无畏施就是救人于困厄,令人无所畏惧。所以,布施是佛教道德修養和解脱修行中的根本善行。

慈悲还体现在众生平等的思想中,不杀生作为五戒中的第一项也正说明了对一切众生的慈悲。佛教中的不杀生,不仅仅指我们“人”,而是所有有生命的有情大众。不杀生是对有情生命的尊重。不杀生不仅要体现在行为上,更要在心中不教人杀、不随喜他人杀、没有杀害之心。《梵网经》云:“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也、教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自恣也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5]残忍的杀害众生就不具备慈悲心,造作杀业,是不能成就解脱之道的。佛教对生命充满着敬畏之心,尊重其他生命,任何生命价值都是平等的。佛教以慈悲平等对待他人,并以此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民族之间的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佛教提倡不杀生,是因为众生都有生存和生命的权利。人们畏惧死亡,怕受到伤害,其实,哪一个有生命的生物都害怕。生命之间只有形态不一,但起本质没有尊卑之分。佛教的不杀生主要是让人培养慈悲心,对一切有情的平等之心。

二、儒家的仁爱观之 “爱”的内涵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儒家最高道德原则的思想境界。孔子提倡把“仁”作为君子的道德精神。他认为“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孔子认为,“不仁”是造成社会混乱的动因。他以“仁”处理人们之间的关系,一种人人互爱、社会互助的道德力量,并把它作为一种维护社会安宁,是一个由“乱”而“治”的策略。[6]在《论语》中“仁”出现的频率达109次之多。当其弟子樊迟问仁时,孔子回答“仁者,爱人”。 一个人成“仁”的过程,既是其“爱人”过程。

1.仁者爱人

孔子提出的“爱人”包括两方面:一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即“亲亲”之爱;二是从对亲人的爱发展为对别人的爱。孔子曰:“仁者,亲亲为大”。(《中庸》)在爱别人之前要先“爱亲”,一个连亲人都不爱的人,对别人的爱也无从谈起。“亲亲”之爱,也是我们说的“孝”,百善孝为先,也是儒家提倡的“孝悌”之道。不仅要“养”父母,更重要的是要发自内心的尊重父母。“子游问孝,子曰岁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旨能有养不敬阿以别乎?”(《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对父母的爱不仅要“养”、要“顺”,还要做到“敬”,这才是真正的“孝”!

除了养育自己的父母,还要爱自己的兄弟姊妹,进而把这种爱扩及到爱别人。它是一种超越血亲关系的大爱。《论语·乡党》中记载,一日孔子家的马厩,意外失火,孔子退朝回来,很关心的问是否有人受伤,然而并未提到马。无论是孔子的“马厩失火”还是《论语》中记载的“四海之内旨兄弟”均表现了孔子的博爱。

2.恻隐之心

孟子曾在《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恻隐之心,被称为“仁”之始端。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没有“恻隐之心”,对他人的痛苦冷漠无感,那么这个人是不具备仁爱之心的。比如在《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对小孩子将要掉进井里而动的恻隐之心乃人之本能,是人的天性使然。如果缺乏仁爱之心,人就不会得到一种真正的人生幸福。

3.万物自然之爱

儒家的仁爱观立足于人类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界。孟子说道:“亲亲而爱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他认为,这颗“仁爱”之心不仅仅可以推己及人,也可以推己及物,仁德既施与人类也施与万物。在爱人的同时也把这份爱心扩展到其他生命上。除了说人具有内在价值外,儒家也承认自然界中的生命也有其内在价值。人、动物、草木都有自己的生命,是有"生"之物。人类和大自然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因此,仁爱思想的“仁民而爱物”有助于推动社会生态发展,儒家的仁爱观强调人应该有一种广泛的爱心,他力图把“亲”、“民”、“物”三者统一起来。儒家充满的爱心,也是一种意识、道德义务。[7]

三、佛教慈悲观与儒家仁爱观“爱”的差异性

佛教慈悲思想和儒家的仁爱思想都突出了一个“爱”字,不管是爱人还是爱其他众生,都说明“爱”是我们作为人最本质的特征。那么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表现在哪?

1.“爱”的动因不同

慈悲的修行是佛教的修行根本,缘起论是它的理论基础。如大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就是“慈悲济世, 拯救众生”,佛教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彼此联系的,没有独存不变的。缘起性空强调了事物彼此间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的,乃至人类与非人类之间,都是有着某种因缘才能相遇产生联系。儒家的仁爱观立足于人本思想,从中国古代宗法伦理的角度,阐述了“仁德”的内容,构建了将“仁德”推行于家庭、国家、社会的政治理想,从而形成以“仁学观”为核心的儒家思想。

2.“爱”的目标不同

佛教的慈悲思想,要求佛教徒在修行的过程中,积极践行慈悲济世、利益大众的义务,就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最终达到寂静涅槃的状态。儒家的仁爱思想所追求的是,君子践行仁道,成就仁德,进而推行仁政于天下,实现仁爱、和平、和谐共处的大同世界。

3.“爱”的范围不同

儒家仁爱有浓厚的等级观念。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教,尊贤之等,礼所生也。”(《中庸·哀公问政》)可见,在孔子的仁爱观里,“爱”人是有等级的,亲亲等级,尊賢也有等级之分。这个特点也成为儒家仁爱观的标准。仁爱有等级之分,这也让实施的人有了分别之心,由分别之心而产生好恶之心。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敢问死”,孔子反问:“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篇》)可见,孔子只注重关于世俗人生的问题,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是做人的金钥匙。还要宽以待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都很明显展示了儒家仁爱思想只针对人的爱。而佛教打破了这种等级种族的观念,强调以无分别的心对待一切众生。佛陀教化世人,应该以无差别的心对待他人,即使这个人是恶人,我们也应该秉着一颗慈悲心去转化他,一切都是以慈悲心出发。佛教强调发心,“初发心即成正觉”这颗心就是无分别的慈悲心。佛教的慈悲是对一切众生的平等无差别的爱,能超越怨亲、种族、人与非人的差别。佛教主张慈悲平等,不仅是人与人的平等,人与其他生物之间也应该平等,强调对他人、对有生命之物的关怀,尊重和敬畏。方立天有言:“佛教平等思想所蕴涵的尊重一切生命的伟大同情和博大的爱,是值得肯定的。”[8](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365页)

参考文献:

佛教原典:

[1](东晋)聖县僧伽提婆译《増壹阿含经·卷37》《大藏经》第2册.

[2][4](姚秦)龙树菩萨造 鸠摩罗什译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卷二十.

[3](隋)慧远 《大乘义章·卷11》,《大藏经》第44册.

[5](后秦)鸠摩罗什译 《梵网经》卷2,《大藏经》第24册.

论文专著:

[6][7]阮氏明发:《佛教慈悲思想与儒家仁爱思想对比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8]方立天:《佛教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

推荐访问:儒家 佛教 仁爱 慈悲 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