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对儿童探究行为及同伴交往的影响

时间:2023-06-06 17:18: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的:考察儿童探究行为及同伴交往类型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由父母填写家庭环境量表,测量儿童的家庭环境;然后在实验室及自由活动时间录像观察并编码,分析56名儿童的探究行为和同伴交往类型,考察两者间的关系。结果:男孩单独被动活动及探索性行为的频率得分均高于女孩[(18.5±3.7) vs.(13.2±3.8),(5.4±2.0) vs.(3.9±1.5);P=0.003,0.006],而互动活动和探究行为的持续时间得分均低于女孩[(9.4±2.7) vs.(12.6±3.1), (2.1±0.9) vs.(3.3±1.2);P=0.041,0.032];家庭亲密度与同伴交往中的抑制行为、单独被动活动负相关(r=-0.26、-0.24,P<0.01),而与平行活动、单独主动活动、互动活动正相关(r=0.14、0.28、0.38,P<0.05或0.01);儿童探究行为与家庭的独立性、知识性、乐观因子呈正相关(r=0.46、0.33、0.38,P<0.05或0.01),与控制性、矛盾性、悲观因子呈负相关(r=-0.41、-0.38、-0.33,P<0.05或0.01)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对于不同家庭环境中有6个因子是对儿童同伴交往的预测变量(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437),5个因子是对儿童探索性的预测变量(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62)。结论:家庭环境与儿童的探究行为及同伴交往类型密切相关。

【关键词】 发展心理学;同伴交往;探究行为;儿童;横断面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0-0759-04

儿童的探究行为表现为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新奇感和兴奋感,是由外界刺激引发的一种感情状态[1]。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社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开始主动参与到其他同龄人的社会相互作用中并寻求他们的注意与支持[2]。这些初步的探究和同伴交往行为,不仅使儿童获得新的个体经验、知识和技能,更能使之获得进取、主动冒险的精神,为个体的创造性心理品质奠定基础[3]。

家庭作为儿童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地,是影响儿童成长最直接、最具体的微观环境[4],在个体探索外界及建立同伴关系的过程中,家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国内外关于家庭对儿童探究行为及同伴关系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仅有的探讨也以综述文章为主,缺乏实证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儿童家庭环境的调查及其探究行为和同伴关系的深入了解,就家庭对儿童探究行为、同伴关系的影响作一初步考察。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在重庆医科大学幼儿园,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小班到学前班的学生共68名(残疾、弱智儿童不在调查之内,根据父母和家长提供的一般情况量表剔除既往确诊患有神经精神疾病的儿童)。回收有效问卷57份,其中1人因病退学中止研究,未进入统计分析。56人中男孩24人,平均年龄4.3±0.9;女孩32人,平均年龄3.9±0.7;来自小班14人,中班16人,大班14人,学前班12人。

研究人员在该校举行关于儿童心理成长教育方面的讲座,在讲座结束之时告知家长将要进行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所有抽到的家长都愿意配合进行此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工具与方法

1.2.1 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5] 共90个项目,分为10个分量表,包括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所有90个项目按选择的答案来评分,若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

由儿童带回家让父母填写,第2天带回交研究者。每一家庭均由一位父亲或母亲填写。

1.2.2 儿童探究行为的观测及编码

探究行为的观测实验地点为幼儿园大班教室旁幼儿熟悉的器具室内,实验室的窗户安装有单面玻璃,由一名工作者在外拍摄儿童的活动过程。保持环境安静,不受外界干扰。采取个别施测的方式,为了避免儿童独自在房间内的紧张感,每次由已与儿童建立起良好关系的施测者带一名儿童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施测者以统一的指导语向儿童展示屋内已有的玩具,允许其随意活动。为了不对儿童产生影响,施测者在离门口较近的地方背对儿童而坐,直至实验时间结束。儿童的探究行为包括娱乐性及认知性探究,二者都与渴望了解有关,与材料的新颖性等因素有关。本研究要了解的主要是娱乐性探究。实验室内有幼儿所熟悉和不熟悉的玩具,记录儿童对新玩具观察和尝试的时间和次数,采用事件取样和整体评价的方式对幼儿在实验室的探索性行为进行编码[6]。

1.2.3 儿童同伴关系的观察及编码

采用时间取样法[7],对被试的观察在幼儿园的室内、室外两种自由活动时进行,每个被试观察30分钟的时间,室内、室外各15分钟。选择自由游戏活动时间观察的优点在于,这个时段儿童可以自由活动、自由地与其他人交往,没有成人的干涉或专门的指导,每个儿童的特点能够得到充分表现。 根据Rubin K编制的“儿童游戏观察量表”中规定的程序进行儿童的行为编码[8]。本研究从儿童同伴游戏活动类型来考察儿童的同伴交往行为特征,把编码结果划分为5个维度:(1)交往中的抑制行为,包括旁观和无所事事行为;(2)单独-被动活动,包括单独探索和单独建构游戏;(3)单独-主动活动,包括单独机能性活动和单独装扮活动;(4)平行活动,进入其他儿童游戏时,独自进行与其他儿童相同或类似活动;(5)社会互动活动,包括谈话和群体游戏[9]。记录儿童活动情况,将自由活动按每30秒钟时间内主要从事何种活动方式在相应维度记分,每时间段计1分,尔后计算5个维度各自的总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儿童在自由活动时越倾向于进行此种类型的活动。

1.2.4 计算编码者一致性系数

随机选取本研究样本的20%,由两名经过培训的编码员分别进行独立编码,计算Kappa系数,作为编码者一致性系数,本研究中编码者一致性系数为0.87。

1.3 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相关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儿童同伴交往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儿童的同伴交往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男孩单独-被动活动得分高于女孩,而互动活动得分低于女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3个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性别儿童在探究行为上的差异

将测查的探索性行为(频率、时间)2个方面数据的平均分作为该因素的得分,对这2个因素在不同性别的儿童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男孩探索性行为的频率得分高于女孩(5.4±2.0/3.9±1.5,t=2.59,P=0.006),而探索性行为的持续时间得分低于女孩(2.1±0.9/3.3±1.2, t=-2.04,P=0.032)。

2.3 家庭环境与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分析

表2显示,家庭亲密度、矛盾性、独立性、控制性与同伴关系各维度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情感表达与单独被动活动负相关,与单独主动活动正相关;成功性与单独主动活动、互动活动正相关;知识性与单独主动活动正相关;组织性与平行活动、互动活动正相关。

2.4家庭环境与儿童探索性的相关分析

家庭环境与以儿童探索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探索性与家庭环境中的独立性、知识性、乐观因子呈正相关(r=0.46、0.33、0.38,P<0.05或0.01),与家庭的控制性、矛盾性、悲观因子呈负相关(r=-0.41、-0.38、-0.33,P<0.05或0.01)。

2.5 家庭环境对儿童同伴交往影响性的回归分析

以测验家庭环境所包括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以儿童同伴交往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进入水平为0.05,剔除水平为0.10,最终6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为0.503。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437。在个别变量的解释量中,亲密度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18.3﹪(见表3)。

2.6 家庭环境对儿童探索影响性的回归分析

以测验家庭环境所包括的各个维度为自变量,以儿童探索性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最终有5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为0.463。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362。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独立性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10.6﹪(见表4)。

3讨论

个体从呱呱坠地开始,整个一生都在家庭的伴随下成长、发展,家庭环境是影响每个人心理健康的最重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10]。有研究发现,家庭功能低下不仅会导致儿童问题行为的发生,还影响他们的同伴接受性。同时,Ainsworth在陌生情景测量的研究中观察到,依恋关系健康的儿童,在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探究性行为[11]。由于依恋行为受家庭因素、抚养方式的影响,这就以依恋关系为中介变量,将家庭与儿童探究行为联系起来。本研究通过对儿童同伴关系和探究性的观测,考察家庭环境与两者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自由活动时,女孩较男孩表现出更多的互动活动,男孩则更倾向于选择被动活动;在实验室内,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探索新的玩具,探索的次数明显较女孩为多。这可能与从小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有关,男孩被教育要有更多的独立进行游戏、完成任务的能力,更勇敢地展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在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家庭亲密度高、情感表达好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更多地选择社会互动游戏和单独-主动游戏,成为游戏中的发起者,同时在单独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探究行为。这些孩子被同伴接纳度普遍较高,容易赢得老师的喜爱和表扬,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相反,家庭中矛盾性高的孩子在同伴交往中表现出较多的抑制行为,单独活动时常坐在老师指定的位置,重复玩熟悉的玩具,对周围新奇的刺激怯于探索。由于这些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缺乏主动性,他们自身的利益会经常被剥夺、忽视或受到损害,因此更可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感到孤独、抑郁或出现一些人格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在遇到重大的环境改变时,需要较长时间的适应期[9]。这与Bierman和Dishion的研究结果相似,他们的研究显示被同伴拒绝的儿童较正常对照组遭受着更差的家庭管理 [12-13]。刘惠军等人的研究中也发现,家庭亲密度与儿童同伴交往能力呈正相关。他们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成员之间的友爱行为有利于儿童的积极模仿,并且给予儿童充分的爱,这有助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14],李文权等人通过同伴等级评定来测量小学生的同伴关系,结果也发现离异家庭儿童同伴关系得分低于完整家庭儿童[15]。针对多个人群,多种方法测定的结果都表明,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同伴交往和探究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要提高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预防和减少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必须从父母的教育做起,改善儿童的家庭环境,以塑造社会适应性好、富有创造力的个体。

参考文献

[1]刘云艳,张大均. 5岁儿童探究行为与教师态度关系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94-98.

[2]Bradley-Johnson J, Johnson CM, Swanson J, et al. Exploratory Behavior: A Comparison of Infants Who Are Congenitally Blind and Infants Who Are Sighted[J]. J Visual Impair Blindness, 2004, (98): 496-502.

[3]Laucht M, Becker K, Schenidt MH, et al. Visual exploratory behavior in infancy and novelty seeking in adolescence: two developmentally specific phenotypes of DRD4[J]? 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2006,47: 1143-1151.

[4]UnderdownA.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Communities: Theory,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J]. Children Soc, 2007, 21: 399-400.

[5]费立鹏,郑延平,邹定辉.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amily Environment Scale,FES-CV)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l999,(增刊):134-142.

[6]Fletcher CM, Suddendorf T. Computer Attitudes, Gender and Exploratory Behavior: A Developmental Study[J]. J Educ Comput Res, 1996, 15: 369-392.

[7]Kistner J, David C, Repper K. Self-enhancement of Peer Acceptance: 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Self-worth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ing[J]. Soc Dev, 2007, (16):24-44.

[8]Rubin KH, Asendorpf JB. Social Withdrawal, Inhibition, and Shyness in Childhood[M].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1993:291-314.

[9]王争艳,陈会昌,陈欣银.儿童2-4岁的行为抑制性对其陌生同伴交往的预测[J].心理科学,2002,25:53-56.

[10]Busch SH, Barry CL.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In Childhood: Assessing The Burden On Families[J]. Health Affairs, 2007, 26(4): 1088-1095.

[11]Ainsworth MS . Infant-mother attachment[J]. Am Psychol, 1979, 34 (10): 932-937.

[12]Bierman KL, Smoot DL. Linking family characteristics with poor peer relations: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nduct problems[J].J Abnorm child Psychol, 1991, 19(3):341-355.

[13]Dishinn TJ. The family ecology of boys" peer relations in middle childhood[J]. Child Dev,1990,61:874-892.

[14]刘惠军,王晶.同伴接纳、家庭因素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3:27-32.

[15]李文权,夏容梅,陈昌明,等.离异家庭儿童同伴关系初探[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9(20):571.

责任编辑:张霞

2007-11-20收稿,2008-03-28修回

推荐访问:探究 同伴 交往 儿童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