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教师\教材与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

时间:2023-06-06 12: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本文从分析研究现状入手,紧扣学生、教师、教材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本人针对三个方面的新思路。

关键词:职业院校 技能训练 新思路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熟练掌握了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十分突出。

职业院校开设专业课,这是由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是职业院校教学的特色。而承担专业课教学的老师们除了按照学生需要、社会需求以及教材的要求搞好专业课的教学之外,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学到技能,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让学生们在技能方面受到比较深入的培养和训练。

笔者从自己学习专业技能的实际体会出发,结合自己多年从事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经验,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一、现状分析

1、学生方面

当前就读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当一部分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并不很好,学习能力也比较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是抱着“混文凭”的心态到职业院校读书的,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因而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缺乏自觉性。

就动手能力方面,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不太注重从小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训练,学生在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方面也较低下,有的学生甚至还懒得动手。

2、教师方面

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许多年轻的专业课教师来源于院校毕业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技能锻炼,因而自己的专业动手能力大多数显得较为薄弱,更不用说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同时也可以想象他们的专业课教学自然也欠缺生动。试想专业课教师自身对专业技术就比较外行,又怎能培养出内行的学生呢?

当然也有的教师在技术上也内行,但也可能存在着一个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和运用问题、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方式、方法问题。本文特指实作指导缺乏细节。

3、教材方面

教材的特点就是系统、全面。从不同的角度看来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教材的编写者往往学识渊博,技能高超,编写教材时在教材的体系上很注意知识的完整性,逻辑性,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这样的教材对于有较好文化基础,同时也追求掌握一定理论深度的大学本科教育是必要的,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教材无疑就是一本好的教材。但对于职业院校来说,由于教材内容不能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与市场脱轨,重理论,轻技能,从而使得教材就失去了实际意义,同时过多的理论教学还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的教材,既没有也无法考虑学校配置的实训设备,因此不利于教师利用现有设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同时许多教材操作上的指导没有细节,含糊不清,大而空,不切实际。再有一本教材一用好几年,由于不能及时更新,所以教材上的知识显得陈旧过时。

二、应对措施(新思路)

1、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们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要有所认识,清楚自己所学专业发展的前景,即是要树立专业的思想;其次,要爱自己所学的专业,喜欢自己专业学习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最后,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尽力自己所能学好专业技能,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2、教师方面

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应该会辅导学生操作专业技术。自己应该是一个内行。教师要以自己专业的形象吸引学生,要以自己专业的技术指导学生,要以自己对专业的独特见解影响学生。“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专业课教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桶水应该是流动的、新鲜的水。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更新与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成为行家里手。

3、教材方面

针对学生的现状,我认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材的编写者一定要抛弃体系的观念,理论教材,其内容不必求全,也不要追求一定的深度,而用于技能训练的教材,则必须要做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社会、企业、车间,根据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具体要求来编写专业技能培养目标,训练内容,而不是闭门造车,人云亦云。其教材的语言也要尽量浅显易懂,实训步骤一目了然,并设计相应的栏目便于学生自己及老师考评。也即是教材就编写成一本实习指导与考试的手册,使教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用性、实用性。

三、结语

学生、教材的情况是客观的,而提高教师的能力却需要充分发挥教师本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上,要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方式方法的改革,要尊重专业学习本身的特点,切实运用“理实一体化”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训练效率。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之下,深入研究教材,积极采用项目教学、分层教学、现场教学、演练式教学、操作指导式教学、模拟教学等,以此保证每位学生毕业后都具备一定的基本技能,优秀学生还一专多能,同时以使学生在训练中磨练意志、形成职业意识,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建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甘肃科技,2007,(7)

[2]范钦珊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J].中国大学教育,2003,4

[3]冯忠良等,著.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扈中平等,主编.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课程教学 教材 职业院校 教师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