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个维度”的小学数学实验教学

时间:2023-06-06 10:54:06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体会数学知识背后隐藏的数学本质,将较低层次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升到更高一级的水平,从而达到经验内化的目的。

仍以“分数乘分数”内容的教学为例,在课尾时,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对整节课的学习历程进行反思:

“回想一下,为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我们经历了哪几个步骤呢?”

“不仅仅在探索分数乘分数时,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举例—猜想—验证—结论)研究下去,探索其他的一些数学知识,我们也可以这样去进行研究”。“画图帮助我们计算出得数并做出了猜想,画图还帮助我们验证了猜想。研究‘数’的问题,用‘形’来帮忙,这在数学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数形结合。”

三、把握学生思维的深度

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就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考。数学实验也应当是围绕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升而展开的,教师要结合具体问题把握好学生思维的深度,真正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不断发展。

(一)体现思维的层次性

学习初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不够全面深入,只能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问题,面对新问题他们可能只局限于某一个点进行思考,甚至会出现思维混乱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链,及时予以引导,促使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经历逐步条理化、逻辑化的富有层次的过程。

比如,在教学《周长是多少》一课时,一位教师首先提出让学生用12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并反馈不同的拼法,引导学生对3种拼法进行有序思考,计算出相应长方形的周长,明确同样个数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不同长方形其周长也是不同的。之后,选取其中“4×3”的长方形,并给每个小正方形编上号码(见图2)。

接下来,教师提出问题:从这长方形的边上拿去1个小正方形,剩下图形的周长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时,有学生猜测周长会减少,有学生猜测会增加。教师让学生随便拿去边上的某个小正方形,再结合课件研究剩下图形的周长。通过研究,学生发现只要拿去的小正方形在原来长方形的顶点上(如拿去1),周长就不变;如果拿去不在顶点的小正方形(如拿去3),周长就会增加。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教师进一步追问:如果拿去2个小正方形呢?受刚才思考经验的影响,学生不再去随意猜测了,而是进行了有序的思考:如果拿去的两个小正方形都在长方形的顶点上(如拿去1和4),或者两个小正方形相连且有一个小正方形在长方形的顶点上(如拿去1和5),周长就不变;如果拿去的两个小正方形都不在顶点上(如拿去2和5),或者拿去的两个小正方形只有一个在顶点上,并且互不相连(如拿去4和11),那么周长就增加。至此,学生的思维已不再混乱,而是已经把握了“拿去什么位置的小正方形就能引起周长发生怎样的变化”的规律,思考过程就显得很有条理。教师接着提出“拿去3个小正方形后周长会怎样”的问题,学生几乎都统一回答“不变或者增加”。教师让学生先自己动手拿一拿,再指名学生上前操作。这时有学生提出也有周长减少的情况,比如拿去4、8和12号,其他学生恍然大悟,学生的思维又变得更加严谨了,之后回答“拿去4个小正方形”等问题就显得谨慎多了。

上述案例其实也就是围绕《周长是多少》一课中“比一比”而进行的深层开发。教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紧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从随意性到严谨性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不仅感受到化归思想在“周长是多少”这一问题中的应用,还进一步接触到解决问题过程中“分类思考”“类比迁移”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体现思维的深刻性

每个学生都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经验,走进新问题的学习中来的,由于学生的“已知”不尽相同,就必然会造成学习效果的不尽相同。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设计出能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思考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经历、多体验,促进学生的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

比如,三年级“认识千克”内容的教学,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对“千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没有形成深刻的认知。教学时就应该设计多种数学实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和思考。一位教师围绕如下流程展开了教学:(1)认识托盘秤各部分名称以及盘面上的刻度,并称了课前准备的1袋1千克重的

糕点,引导学生学会读秤。(2)让学生分小组称课前准备的1包糖(1千克重),再让小组内每个學生掂一掂,初步体会“1千克质量”的感觉。(3)不用称,依据刚刚形成的感觉用手掂一掂每小组内课前准备的一个苹果、一棵白菜和一小袋大米,猜猜哪个大约1千克?每个学生猜完后再在小组内称一称,进行验证。(4)小组合作,调一调。把小组内大约1千克重的大米添上或去掉一些,使它正好是1千克,之后再拎一拎,再次感受1千克的重量。(5)小组合作,装一装。不允许称,在袋子里装大约1千克的苹果(每个苹果的重量都差不多),看看哪组学生装得最准?确认后再称重验证。(6)估一估,根据学生之前称1千克苹果的体验估一估1千克橘子的个数。小组内学生先分别掂一掂1个苹果和1个橘子,再进行估计,反馈后教师进行验证。

教师设计了“掂一掂”“猜一猜”“调一调”“装一装”“估一估”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充分体验。可以说,通过学习,学生对1千克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这种学习真正关注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的思维逐渐深刻。

(三)体现思维的创造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可见,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实验的核心价值之一。弗莱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的教育理论,他认为,数学学习不应该是简单的告知,而应该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学生参与数学实验的过程,理应是“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逐步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

比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如果直接告诉学生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再进行强化练习,学生虽然也能解决这一类问题,但是这样的学习价值不大。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不仅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还进一步让学生想办法对一个三角形进行“开刀”,看看能否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一节课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研究,不仅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常规的推导方式,还摸索出几种方法(如图3)。这些方法虽然没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简洁易懂,但不能不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多种不同的思维过程,将不同推导方法关联起来,这远比用一种方法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要有价值得多。

数学实验将学生外在的动手操作和内在的数学思考有机融合,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不少教师参与研究。数学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我们结合日常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思考,以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推荐访问:维度 小学数学 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