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夏直播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时间:2023-06-05 10:48: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地点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三合村。该试验田地势平坦,黏壤土,肥力中等偏上,前茬为小麦。

供试棉花品种为晶华棉116,由黄冈市农业科学院提供。

1.2  试验设计

按照棉花高效种植技术协作研究联盟统一试验方案实施。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5个处理:密度分别为D1(6.00万株/hm2)、D2(6.75万株/hm2)、D3(7.50万株/hm2)、D4(8.25万株/hm2)、D5(9.00万株/hm2),各处理均设3个重复。行距76 cm,小区面积 30.4 m2(长10.00 m,宽3.04 m,4行)。播种期为2018年5月25日,播种方式为露地直播,无地膜覆盖。

试验所有肥料(N、P2O5、K2O用量分别为180.0、54.0、180.0 kg/hm2)充分混匀后,于见花期一次施用。其他栽培管理与当地麦后夏直播棉田相同。

1.3  数据调查与分析

连续调查长相均匀一致的棉株15株,调查记录生育时期,于8月15日调查棉花果枝始节位、花+小铃、大铃数;9月15 日调查棉花株高、絮铃+大铃、小铃、烂铃,计算成铃数(絮铃+大铃+3/4烂铃+1/2小铃)。

每小区收取正常吐絮棉铃100个,考察单铃重、衣分,并以单铃重、衣分及9月15日调查的单株成铃数为依据计算理论产量。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和SAS 8.1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为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夏直播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如表1所示,在絮铃+大铃数上,处理D2(6.75万株/hm2)显著高于处理D1、D5(P=0.034 5)。在爛铃数量的比较中发现,处理D5(9.00万株/hm2)的烂铃数显著高于处理D1(P=0.034 5)。这表明,棉花种植密度过大,可能会造成烂铃数量增多。

在花+小铃和大铃数的比较中,处理D1(6.00万株/hm2)、D2(6.75万株/hm2)、D3(7.50万株/hm2)、D4(8.25万株/hm2)要高于处理D5(9.00万株/hm2),且D3(7.50万株/hm2)的花+小铃、大铃数最多。此外,不同种植密度对供试棉花生育期时间、株高、果枝始节位无明显影响。

2.2  种植密度对夏直播棉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棉花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具体表现为种植密度为D1(6.00万株/hm2)时,单位面积总成铃數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种植密度为D2(6.75万株/hm2)时,单株成铃数显著高于D1和D5处理。种植密度为D3(7.50万株/hm2)时,单铃重显著高于D1、D2、D4和D5处理。种植密度为D1(6.00万株/hm2)时,皮棉和子棉重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通过种植不同密度的棉花发现,在D2(6.75万株/hm2)、D3(7.50万株/hm2)处理水平下,与夏直播棉花产量相关的因子如单株成铃数、单铃重、衣分等都表现出较高水平。

3  小结与讨论

较高的生物量积累和经济系数是作物高产的前提,合理密植是棉花增产的基础措施[7]。研究发现,在一定密度范围内,增加密度对果枝始节位影响不明显,但总铃数、单株成铃数和铃重会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进而对棉花产量造成影响[8-10]。

本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生育期时间、株高和果枝始节位无明显影响,但对单位面积总铃数、单株成铃数、铃重及子棉、皮棉产量有明显影响。衣分随棉花种植密度的变化不显著。种植密度在6.75万株/hm2时,絮铃+大铃、总成铃数最高。种植密度在7.50万株/hm2时单铃重最大,单株成铃数较高。种植密度在9.00万株/hm2时烂铃最多。

从本试验可以看出,夏(麦/油后)直播棉花在6.75万~7.50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棉花株型合理,通风透光性好,减少了因连阴雨天气造成烂铃的数量,同时也保证了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使棉花得到较高产量,该种植密度可作为夏直播棉花高产栽培的参考密度。

参考文献:

[1] 刘金仓,阳会兵,杨俊兴,等.密度与种植方式对棉花生育特性及产量品质影响[J].棉花科学,2017,39(1):22-27.

[2] 李玉芳,李景龙,杨春安,等.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江西棉花,2009,31(5):31-33.

[3] 王孝刚,张教海,夏松波,等.密度对麦后直播棉生育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222-224,241.

[4] 李国荣,孟庆忠,宋志红,等.鄂杂棉34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23):4479-4481.

[5] 吕  新,张  伟,曹连莆.不同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冠层结构光合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5,14(1):142-148.

[6] 娄善伟,高云光,郭仁松,等.不同栽培密度对棉花植株养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4):953-958.

[7] 杨金龙.种植密度对中棉所71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2):46,94.

[8] 路正营,李世云,韩永亮,等.种植密度对晚春播早熟棉生育动态和产量的影响[J].河北农业科学,2013,17(1):16-18.

[9] 阳学兵,马一学,陈金湘,等.种植方式与密度对油后棉生育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2015,24(2):191-198.

[10] 伊  黎,黄晓丽,南策雄,等.棉花增密降肥对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效益的影响[J].中国棉花,2014,41(6):25-27.

收稿日期:2018-12-19

作者简介:姬攀攀(1991-),女,河南安阳人,硕士,主要从事棉花栽培技术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研究,(电话)15926431638(电子信箱)

推荐访问:密度 棉花 种植 产量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