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时间:2023-06-03 08: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提要] 商业银行信贷是银行发展的重要业务,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变,商业银行开始逐渐将信贷资产进行证券化。这样有助于银行快速回笼资金,增加银行内部抗风险能力,优化资金配置。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银行作为担保主体,银行的信贷资产作为抵押物,具有良好的信誉,有利于加快银行融资,增加银行流动性。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商业银行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23日

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概述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定义。信贷资产证券是指银行对外进行信贷业务,从中获得的固定抵押资产,将这部分固定资产转化成为债券形式,让投资者来进行认购,以信贷资产作为担保资产,以银行信誉作为信用担保,对外进行出售、融资,到期投资者换回本金加高额利息。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优化配置资金,充分地利用闲散资金,将资金抽调给有需求的地方,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征。首先,流动性特征,是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主要特征,能够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资金不足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市场的融资,将一些长期难以收回成本的资产,通过证券市场进行流通买卖,使这些长期难以收回成本和资金的资产直接变现,成为银行可支配资金,用于投资建设、用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用于资金调配;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直接以银行为主体进行融资,这样的方式简洁、高效、稳定,银行可以根据自身发展对其掌握,实现了银行直接控制,从而达到高效融资,推动银行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最终目标;最后,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银行作为担保主体,以固定资产作为担保物发行的债券,其风险性偏低,具有一定的信誉度,容易被广大投资者所接受,另外信贷资产证券化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加强银行资产流动性,优化银行资金配置,将社会闲散资金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幫助国家进行经济建设。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由于国家体制的发展,证券化在中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没有受资产规模的制约,存款足且利润丰厚,失去了出售信贷资产的源动力,造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至今发展缓慢的现状。信贷资产证券化符合市场发展趋势,同市场上较为活跃的股票和国债相比,债券市场因品种少、信用差,导致投融资渠道匮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信贷资产证券化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开始不断地增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

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帮助银行处理信贷资产,将银行难以处理的或是存期较长的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理,使其资产可以买卖、变现,投资者既可以进行买卖获利,还能稳定地得到一些利率,不仅仅实现了银行的资金需求,还有利于商业银行未来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增加资本市场活跃度。具有信用保障、筹资成本低、投资风险小等优势,提高贷款效率,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冲破面临的资本压力以及规模约束等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银行等对于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稳定的融资方式,对于银行这种信誉度高的金融企业,其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能够快速地为商业银行筹集资金,这一系列优点和需求都在推进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衍生出多种形式的风险类型,替代了过去单一的信用风险模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大加强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不同的风险发生模式在不断的削弱单一的风险管理体系,单一的风险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防范风险的发生。信贷资产的产品模式逐渐多元化,产品种类也开始不断丰富起来,相应的信贷资产产生的信誉风险问题也开始变得多样化,然而目前的识别技术尚不能有效识别这种日益复杂的风险,因此识别风险机制有待提高。

(二)缺乏完善的征信体系。征信体系是信用风险预防的有效机制,征信体系能够测评出信用等级,产生信用风险的概率,但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比较混乱,没有完善的征信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地对其进行规定,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也对征信体系没有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就导致征信体系缺乏权威性,期间存在虚假信息,在评定信用等级时进行虚假上报,导致信用风险的发生。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有效地完善治理征信体系,提升信用等级评定的权威性。

(三)风险评级的技术条件不足。近年来,我国风险评级市场规模不断发展,但与美国相比还是处于劣势处境,评级机构的指标评级体系各不相同,评级标准差别大,金融机构无法鉴别评级报告是否具有合理性。由于不断有新的资本市场评级机构的出现,部分评级机构迫于生存压力,而通过其他方式抢占市场份额,因此在市场竞争中,风险的评级已经不再具有权威性,其准确性也大打折扣。在技术评级的监管系统中,没有独立的监管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导致风险评级的结果不具有真实性和有效性。

四、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策略

(一)加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管理意识

1、提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在银行风险管理中更需要独特的管理理念和工作人员的价值观,有意识的培养出对信用风险的高度敏感与警觉,在第一时间把信用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有了对风险的准确认知,那么在处理信用风险上的效果自然也是事半功倍。人是处理机器和技术的主体,先进的防控技术需要人为进行操作,人员的专业防范意识是预防信用风险发生的根本,相关人员在其审核、管理、运作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发挥专业化水平,不断强化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多参加风险防范管理培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2、制定合理的信用风险管理计划。完善征信体系是我国金融行业当下首当其冲的任务,想要我国信贷资产市场健康快速的发展,建设良好的信用体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完善银行和商业的征信系统,把握好征信权限,不仅要采集到有效信息,更要注意维护隐私权;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奖罚制度,让守信的人得到奖励,以此激励,让失信的人也得到相应的惩罚。商业银行应该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实施之初就做好风险管理计划,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制定完善的跟踪调查信息记录,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发现风险,杜绝或最大限度地减少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二)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

1、构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首先,應该加大监管力度,仔细排查虚假信息,防止信息不对称,只有加强对信息披露制度的监管,才能使其披露信息真实有效;其次,完善审核制度,保障审核数据的准确性,审核是确保信息准确性的重要流程,在完善审核制度的过程中,要采用专业的相关人员进行核算,并且采取多人核对模式,聘用多人分别对其数据进行审核,将结果进行比对,如果审核结果一致则为通过,如果不相同,就重新进行审核。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内部可以设立相关的管理章程条例,统一成员思想,鼓励内部成员进行信息披露,逐步完善行业协会的组织机构,规范内部组织成员行为,确保信息有效、真实、可靠。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的建立能够及时地发现信用问题,提前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是商业银行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问题的必要手段。

2、加强信用评审机构的权威性。杜绝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信用危机产生的主要预防方式就是信用评审机构,目前我国在信用评审中的公信力度不足。首先,要将信用评级机构进行独立化,不与其他部门产生关联性,由当地政府对其进行直接的监督和管理,有助于增加其权威性;其次,在审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专业化审查,在数据的处理中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测评技术,保障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增加其公信力度,建立良好的征信市场,主动占领信用评级机构的市场地位,营造出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三)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

1、提高信贷资产证券化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信贷资产证券化服务机构服务质量差、信用机构评级市场混乱、虚假评级现象不断发生,使得很多银行信贷服务遭到了信用风险,银行贷款难以收回,企业逾期不还贷款,银行信贷行业的发展已经受到了严重的信用危机威胁。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服务管理已经是信贷资产证券化服务机构的必然选择。首先应该建立严格的信用评级体系,一些小型的中介违法违纪,乱收费现象严重,杜绝中介企业的介入,实施正规化、规范化的机构服务准则,这样有助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机构提高服务质量。

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优化风险评级技术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的防控不单单体现在对于人为行为的约束和对市场风险的预测,其中科学的风险防控技术也是防止信用风险发生的重要防范手段。首先,一些发达国家在信用风险的防控技术中具有领先世界的水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引进这些国家先进的防控技术和手段,能有效地防止信用风险的发生;其次,应该对风险防控的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人为失误,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最后,就是定期优化风险评级技术管理体系,及时更新换代管理体系中的核心技术,保障风险评级技术管理体系水平始终处于先进状态,使其在高新技术环境下,对信用风险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能够及时地预防信用风险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少萍.信贷资产证券化再启动招行超40亿元下周发行[N].第一财经日报,2008.

[2]赵静.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

[3]严武.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选择[J].当代财经,2001.7.

[4]肖驰.我国汽车消费信贷证券化的可行性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7.

推荐访问:资产证券化 银行信贷 商业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