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证券人才培育之构想

时间:2023-06-03 08:00:1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证券行业创新型业务不断涌现,行业对高校证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通过调研、分析国内外高校证券人才培养之差异,探究不同区域、校际证券人才培养之差距,初步提出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证券人才 高校 课程改革

一、我国证券行业与证券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证券公司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银行、信托下属的证券网点。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证券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体上来说,虽然我国证券公司发展处于上升阶段,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市场发展不成熟、资本金规模严重偏小、行业集中度低、业务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经营行为不规范等,与现代化的西方证券公司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在证券行业的发展中,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是最活跃的要素,也是我国证券行业能否突破瓶颈,进一步创新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为了满足我国证券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证券行业人才应该是立体化的新型证券从业者。

1.研究型人才:因证券行业业务涉及面广,其影响因素的复杂性,所以善于研究是投资银行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投资银行人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人才研究范围应包括行业研究、宏观经济研究、金融、证券、投资研究等。

2.创新型人才:证券公司业务创新来自于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必须有科学和创新思维,需要一个突破,先进的思维对象,熟悉的预测。国际证券公司的发展趋势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和争夺一个龙头企业的竞争已经成为越来越多。

3.合作型人才:证券公司业务必须依靠团队合作可以顺利完成,所以证券公司人才必须有团队合作精神。任何环节断裂,都可能前功尽弃,影响证券公司未来的发展。

4.开拓型人才:国际证券公司已经建立了并购部门,集中了证券公司最优秀的人才。随着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证券公司顾问,帮助高科技产业寻求并购方式和谈判和签署。高新技术产业是最典型的风险,证券公司必须培养一批具有开拓精神的、能掌握高新技术投资和营销管理风险资本家。

5.综合型人才:证券公司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证券公司人才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精通金融证券和高科技,能够处理各个方面的全面人才。如项目融资业务,从事证券公司业务,要求有足够的技能和经验积累,需要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研究国内经济与国际惯例有研究的情报人员。

6.工程型人才:大量的新型金融工程产品和新兴金融市场、金融操作、金融业务、专门从事新产品开发和交易的金融机构的诞生,绝大多数可以总结为证券公司在金融工程做的贡献。因此,证券公司人才必须是一个伟大的金融工程师,能够正确使用金融理论,金融工具和金融的过程,创造性的研究和解决投资服务的问题。

二、高校证券人才培育的比较

1.国内高校课程设置比较。为了更直观的比较金融专业处于不同水平的几所学校的课程设置, 设计了以下图表。此表格为金融类专业在四所高校的课程设置。其中前三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内在金融类专业里比较出众的学校, 最后为山东大学(威海)。

通过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对比,可以发现清华大学的课程设置较为全面,注重基础学科的学习。北京大学所开设课程更侧重于计量与数据的分析,强调实例与数据分析。中央财经大学的课程注重国际化视角,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人才,这些都值得我校借鉴学习。此外,对于基础性学科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大多金融高校都开设,这有益于金融及相关专业的理论构建的形成。高校普遍设置的通识教育基本相同,因为同时课程是每個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教育,因其普遍性、基础性、多元性、多样性,其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需求以满足对象的差异性和适应性,为广大高校所采用。

2.国外高校对比分析。研究国外金融工程硕士和金融硕士项目对我国开展高端金融本科生教育有着重要意义。首先,美国金融工程和金融硕士项目并不培养学术人才,而是培养职业人才,所以其课程设置方面紧贴业界需求。研究这些项目的课程设置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现实世界中的金融高端领域的需求,对我国进行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无论是金融还是金融工程,这几个项目都很重视数量方法,很明显,我国在金融教育方面与上述国外几个项目存在巨大差异。我国的金融专业的教育比较重视从定性的角度研究金融,而这一角度已经跟不上时代步伐,数量金融领域已经风靡全球,中国在不远的未来也将实现大范围的金融数量化。同时,我国在金融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金融专业上,而我国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没有足够体现出高端金融领域的需求,也难以为追求金融工程相关高级学位打好基础。我国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更多偏向于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金融,缺乏对微观金融的重视,缺乏对资本市场相关知识的传授,同时,数量课程偏少,这样会对高端金融领域的人才培养造成一定的阻碍。

三、我国高校证券人才 培养建议

1.知识导入型课程体系和能力输出型课程体系并重

以专业能力和业务能力元素为切入点,以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培养为指向,使得“入”和“出”的两端并重。

2.增加实习比重,增加岗位训练机会。在课程学习之外,可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参加高质量的实习项目。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应该多与业界沟通,多与国内的证券公司、银行进行交流合作,方便学生在相关抓也领域实习。这一点建议可行性强,只要学校在实习的培训执行和任务安排上给予足够重视,便可对高校和公司双方带来益处,推动证券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同时,高校可加强与实际就业相接轨的课程培训,使各自的优势得以实际的体现。建议在通选课中开设与就业所需热门证书相关的课程,如证券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CIIA、CFA。通过这些课程的加设,可以增强本科生就业的适应性,并且可将大学所学的能力更好的体现出来。

3.增加金融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学。现如今金融专业人才所要掌握的知识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金融方面,金融与财务会计、金融与法律、金融与数学、金融与心理学、金融与计算机等学科的联系也愈发密切。所以,应加强金融学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例如,金融与计算机的联系程度逐步加深,本科生可加强有关的计算机软件的操作,学校可开设相关的课程,增强本科生对SPSS、MATLAB、SAS等相关统计与计量软件的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付标. 证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2]吴尚燃. 高校证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J]. 才智,2014,29:191.

[3]马笑菊.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

[4]胡文楠,许恩铭. 信息时代高校证券投资人才的培养[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1-22.

作者简介:山东大学(威海)2013级金融专业本科生。

推荐访问:构想 培育 高校 人才 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