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

时间:2023-06-02 13:54: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阐明了文艺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文艺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方向和使命,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和目标,指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和措施。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0)05-0017-04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多次就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表重要讲话,这些讲话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阐明了文艺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社会和谐的崇高事业。邓小平指出:“在这个崇高的事业中,文艺发展的天地十分广阔。不论是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艺工作都负有其他部门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责任。” 〔1 〕 (P209)江泽民同志指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奋进的号角。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文艺可以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 〔2 〕 (P401)文艺事业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来说,文艺事业担负着以下三方面的职责:

一是奉献多样化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多样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决定了人民群众有着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艺术爱好和精神需求。文艺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奉献多样化的优秀作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在这方面,邓小平指出,文艺工作要做到三个应当:“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只要能够使人们得到教育和启发,得到娱乐和美的享受,都应当在我们的文艺园地里占有自己的位置。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普通人们的劳动、斗争及悲欢离合,现代人的生活和古代人的生活,都应当在文艺中得到反映。我国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表演艺术中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都应当借鉴和学习。” 〔1 〕(P210 )

二是担负起灵魂工程师职责,提高人民的精神境界。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提法是党在新时期对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认识和定位。基于此,邓小平说:“文艺工作者理应受到党和人民的信赖、爱护和尊敬。” 〔1 〕 (P208 )江泽民同志说:“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光荣,也是人民群众关怀和支持文艺事业、敬重文艺工作者的根本原因。” 〔3 〕 胡锦涛同志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做到德艺双馨,积极履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职责。” 〔4 〕邓小平反复强调,文艺工作者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就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就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

三是热情讴歌时代主旋律,凝聚人民的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亿万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大舞台上演出的威武雄壮、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要使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征程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就要“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并且努力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 〔1 〕 (P210)胡锦涛同志号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满腔热情地讴歌时代主旋律,坚持把个人的艺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把文艺的生动创造寓于时代进步的运动之中,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升起更加昂扬的理想风帆,描绘更加美好的生活蓝图,激励更加坚定的奋进信心。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明确了文艺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方向和使命

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在总结30年来文艺工作的基本经验、研究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繁荣文艺事业时,就及时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性质和方向。“二为”方向的精神实质是:

一是坚持以人民大众为服务对象,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邓小平说,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顾大局,守纪律,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任何强大的敌人都没有把他们压倒,任何严重的困难都没有把他们挡住。他要求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他强调文艺创作必须充分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赞美人民在同各种敌人和各种困难斗争中取得的伟大胜利。

二是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积极反映人民的心声。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邓小平指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1 〕 (P211 )胡锦涛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真情热爱人民、真正了解人民、真诚理解人民,才能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的优秀作品,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关心群众疾苦,体察人民愿望,把握群众需求,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创造,为人民放歌,为人民抒情,为人民呼吁。〔4 〕

三是激发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坚定人民的理想信念。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文艺,要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和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加以表现和歌颂,要塑造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创业者,表现他们那种有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的崭新面貌,通过这些新人的形象,来激发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1 〕(P210) 对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站在党的积极的革命的立场上提高群众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热情,坚定他们的信心。〔5 〕 (P43 )

面对新世纪社会文化生活更加多样活跃的态势,党中央号召我国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庄严使命。

四是大力弘扬中华文化。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只有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才能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 〕 (P507)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4 〕 文艺创作要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五是努力发展先进文化。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代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应该遵循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作出自己的贡献。胡锦涛同志指出:“积极投身先进文化的创造活动,是时代和人民对文艺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文艺工作者真正能够施展才华、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的必然要求。”〔4 〕

六是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我们党在时代的高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同志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使人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是党和人民的期待,也是时代的召唤。〔4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和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多次重申,我们要继续坚持、长期贯彻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充分焕发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创造活力,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佳作,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一是贯彻“双百”方针,体现了党对文艺规律的尊重。承认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尊重鉴赏趣味的差异性,理解创作工作的特殊性,认识文艺争鸣的必要性,才能真正把握文艺自身的规律性,以符合文艺规律的方式领导文艺工作,是“双百”方针的基础。因此,邓小平指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如果把这类东西看作是坚持党的领导,其结果,只能走向事情的反面。他认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1 〕 (P213)

二是贯彻“双百”方针,体现了党对创新精神的鼓励。创新是人类一切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善于继承和勇于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车轮。贯彻“双百”方针,就是要积极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文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积极创新,大力推进文艺体裁、题材、形式、手段的充分发展,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邓小平指出:“所有文艺工作者,都应当认真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古今中外艺术技巧中一切好的东西,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的艺术形式。”〔1 〕 (P212 )胡锦涛同志认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工作者,都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积极开拓文艺的新天地。

三是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两个效果”的统一。“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的方针,是提倡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自由发展、允许不同理论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支持新的文艺品种和业态积极发展的方针。贯彻“双百”方针,要坚持社会效果与艺术效果的统一。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文学艺术领域坚持“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但是,有些人把“双百”方针错误地理解为绝对自由,用他们的不健康思想、不健康作品、不健康表演,来污染人们的灵魂。邓小平严肃地指出,如果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可以不顾安定团结,那就是对于这个方针的误解和滥用,就把这个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方针,歪曲为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方针了。〔5 〕 (P47 )江泽民同志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并积极引导他们更好地把握时代精神和人民的要求,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2 〕 (P404)胡锦涛同志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努力攀登人生和艺术的高峰,做既具有高尚精神追求又具有高超艺术才华的文艺家,自觉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恪守职业道德,弘扬人间正气,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的统一,为人民奉献最好的精神食粮。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艺理论指出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和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为我国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开辟了广阔空间。为了保障“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贯彻落实,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和措施。

一是艺术创作要深入生活。邓小平指出:“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1 〕 (P212)江泽民同志说:“脱离人民、脱离生活的艺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的作品,不可能有感召力,也不可能有生命力。”〔2 〕 (P403)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的创造实践每时每刻都发生着令人感奋的变化,人民的生活舞台每时每刻都产生着五彩斑斓的素材,人民为文艺创造提供着丰富营养。因此,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才会有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

二是优秀人才要培养扶持。加强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德艺双馨、开拓进取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队伍,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邓小平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里,杰出的文艺家实在太少了,这种状况,与我们的时代很不相称,我们不仅要从思想上,而且要从工作制度上,创造有利于杰出人材涌现和成长的必要条件。胡锦涛同志要求,要“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特别是要积极培养德艺双馨的文艺大师,努力造就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浩浩荡荡的文艺大军。”〔4 〕

三是体制机制要充满活力。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充满活力的文艺管理体制和文艺发展机制,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文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积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广泛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积极培育新的文艺业态,不断扩大文艺传播途径,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四是党的领导要改善加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文艺工作,把加强和改善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领导文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密切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联系,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生活上真诚关怀,努力成为他们的贴心人;要全面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加强指导,热心服务,积极扶持和表彰优秀文艺人才和文艺作品;要认真落实国家文化政策,制定有利于文艺事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理想而团结奋斗的崇高事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这是一个需要伟大文艺作品的时代,也是能够产生伟大文艺作品的时代。我们坚信,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思想指导下,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OL〕.中国文联网,2007-09-05.

〔4〕胡锦涛.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讲话〔OL〕.人民网,2006-11-10.

〔5〕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建军

推荐访问:文艺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