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规划》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时间:2023-06-01 20:36:2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区域经济规划》的传统教学思路与学生的思维模式、学习兴趣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反差。为此,以模块化教学突出学科重点,采用典型案例教学、模拟实践教学、借新媒体教学等方法进行的《区域经济规划》教学改革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教学改革;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经济规划》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特色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掌握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区域空间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等相关知识,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除在规划课程设计中结合相关内容进行训练外,能否在这门课程本身的教学中探索更为有效的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探索性。《区域经济规划》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对教学方法和手段做了些初步的尝试。

二、改革思路与方法

(一) 模块化教学突出学科重点。

基于系统的整体观念而提出的模块教学,强调任何系统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换句话说就是系统是要素的有机集合[1]。模块课程的概念于 20 世纪80 年代初在英国出现,指在课程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内容要求,采用课程模块的形式,将内在逻辑联系紧密、教学目标相近的内容整合,重新组织教学内容[2]。

为了发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培养特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区域经济规划》教学团队结合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特点及学生的专业基础情况,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和商务出版社出版的《区域经济规划》两本教材基础上,精心设计,突出《区域经济规划》课程的重点内容,采用教学内容模块化的形式重新组织教学。

结合我国当前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区域经济规划》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划分不同的主题模块组织教学,主要由区域经济规划概述、区域空间结构设计、区域经济规划的系统设计及结合农村区域发展需要的经典规划案例四个模块组成。区域经济规划概述模块主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规划》这门学科的发展及现状有个初步了解,从而建立起对课程的正确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区域经济规划》的热情;区域空间结构设计模块是在课程基本概述的基础上,对《区域经济规划》中空间结构的成熟理论展开阐述,使学生掌握区域空间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律,理解专业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內容;区域经济规划系统设计模块主要集中了编制区域经济规划方法论的内容,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编制区域经济规划的一般流程及文本写作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了解编制规划所需资料及数据的调查方法,掌握构建区域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及技能;从认识和解决农村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出发,确定《区域经济规划》课程的经典案例,具体而言,在农村区域发展方面,需要认知、解决的实际问题涉及到村镇发展规划、乡村旅游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这些规划均在“规划经典案例解析”模块中讲解(见图一)。

模块式教学能使得学生迅速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同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有效相结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仅套用课本内容的弊端。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1.典型案例教学法。

《区域经济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改革中,教学团队结合真实的、与农村区域发展有关的规划案例对相关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既生动形象又直观明了,在选择规划案例时,要注意案例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可以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及落后地区结合,也可以中外案例结合,以此拓宽学生的区域视野,加深对区域的差异化认识,理解更为透彻。在教学改革设计中,专门设置了典型规划案例模块,其中在村镇发展规划中引用了德国的规划案例,乡村旅游规划中结合了北京京郊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实例,教学团队借用山东、重庆等东西部地区案例带领学生学习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2.模拟实践教学法。

《区域经济规划》课程40学时,由于教学时数有限且师资配给的限制,难以完成一个实际的、有深度的区域规划项目,所以基本上是采用“闭门造车”的方式模拟实践教学。模拟实践教学是由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成3-5人的课程小组(以宿舍为单位分组既能保障学生之间的互相了解以便更有效的展开小组合作,课下回到宿舍又便于就项目展开讨论),选取家乡或较为熟悉的区域作为区域规划的具体对象,要求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和电话调研等形式搜集规划区域资源、村镇建设等资料,了解相关指导思想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画出区域现状资源图及规划布局图,配以规划文本说明,做到既能用图件表达方案,又能用文字描述规划方案。在项目讨论中学生能够发现目前项目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措施,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规划分析能力、作图能力及专业实践能力等。

虽然学生所做的规划方案较为粗线条,但通过小组合作实践,可以快速地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自觉地查阅参考前人的成果,达到掌握区域规划方法、步骤和内容等基本技能的要求,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也增加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3.借新媒体教学法。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学生学习的必备工具,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是学生获取或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正是由于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广泛性,高校学生们普遍出现,课堂参与度较低,被动式学习,常见上课“低头翻手机”的现象。为解决这类现象的发生,有的高校甚至采用“课前收缴手机”的方法。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学生们的心并未因此回到学习上来。教学改革实践中为规避这种现象,《区域经济规划》教学团队通过课上微信群发放任务指令及学生提交作业成果的形式让学生“忙起来”、“动起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无暇翻看朋友圈或其它与上课无关的信息。课下借助微信等平台,及时为学生发送与理论知识相衔接的最新的国家政策、案例和前沿文章,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使新媒体从制约学生学习的“敌人”变成激励学习的朋友。

三、实践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从实际上课效果看,学生出勤率更高,上课状态更加投入,与老师互动热情提高,提问问题更加踊跃。在大学生科研训练中,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反复推敲,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有效提高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多数同学选择了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为主题的论文及报告,能够灵活运用课程专业知识。

教学改革中通过《课程满意度调查表》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及对教学过程的综合评价,并对结果做出统计。通过对60名上课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学生对改革后的教学法是非常认可的,99%的学生对这种教学改革感到很满意,不满意的学生仅有1%左右。

四、结束语

通过此次教学改革,在《区域经济规划》课程建设中获得两方面进展:一是全面完善多媒体课件,增加与专业结合紧密的案例比重,增强课程的应用型,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增加课程教学获得的实践性环节,使学生通过小组团队合作分析区域经济问题,对专业理论有更深入理解,并借助新媒体形式提交作业以及与老师的沟通,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恒,“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2014年8月高成全,2、高丹,模块教学——二十一世纪适合社会及人发展的教学形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111-115

[3]高成全,新形势下城市规划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7年13期

[4]施维克.区域规划概论教学方法改进尝试[J].高等建筑教育,2003(3):52-53.

[5]特约访谈,乡村规划与规划教育(一)[J],城市规划学刊,2013(3)1-6

作者简介:

1.毕宇珠,第一作者,北京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副教授,区域经济规划教学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2.常丽红,通讯作者,北京农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讲师,研究方向村镇规划。

基金项目:本文获得2017北京农学院内涵发展定额项目“区域经济规划教学团队”资助。(项目编号:5046516637/086)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区域经济 实践 课程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