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

时间:2023-06-01 16:54:0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以往教育体系中的结构、观念、模式、方法、内容等,都需要更新和优化。现代社会对财务会计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财务人员不能只懂财务,要成为既懂财务又懂业务,财务知识能服务于业务经营,帮助企业进行资源配置的全能型人才,实现业财合一。在此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基于此,本文对高职院校会计改革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业财融合 高职会计 实践性教学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高职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会计实训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加强自身的動手能力,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属于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会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以及实践技能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熟练灵活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以培养能力为中心,以技能训练为辅助,使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进而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

1.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一般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理论模块以财务会计内容为主导,实践教学主要以校内会计实训为主导,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其就业方向为中小企业会计岗位,主要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目前,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不但具备财务专业知识,还需要有管理、法律、信息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进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学习企业运营方面的知识,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1.3有利于迎合国家会计改革趋势

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已经取消,会计人员可通过初中高级水平考试来提高业务能力。可以看出,国家在从业人员准入方面从制度上提高了门槛,这也促使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应进行实践性改革,以此来适应这种变化。实施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改革,能够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不但要侧重于技术上的应用,更要为学生讲授运营、营销、财务分析等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进步,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相适应,使学生能够成为社会所需的全能型人才[1]。

2 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现状

2.1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十年如一日,不更新或更新速度慢。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课程为辅。主要为财务会计课程,忽视了工作中其他必需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除了会计课程以外,证券、税收、金融、管理、法律等课程都与会计工作有较大的联系。在传统的理论型教育模式主导下,学生对职业发展意识不够清晰,对具体的工作内容、职责等更是模糊不清,毕业后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在校内实践性教学中,虽然给予会计岗位实践操作一定的重视,但是却缺乏对工作职责、岗位内容的细致讲解,尤其是在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会计核算等知识的灌输,忽视解决会计协调沟通等方面的问题。以上种种,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的要求。

2.2教学方法落后

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大部分院校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方式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对教师产生过多的依靠,逐渐失去学习主动性和思维能动性,与业财融合背景下对会计人才的要求相违背。对此,部分高校近年来逐渐做出大胆的尝试,但主要目的不是对教学方式进行取舍,而是探索如何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并且将每种方式的作用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整合和应用。[2]。

2.3教学基地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受到经费、环境、场地等方面的限制,学校很难拥有自己独立的实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实践性教学的实施。会计行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没有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没有建设基本的实习、实训基地,导致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形成一个良好、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2.4实践性教学师资薄弱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师资队伍质量与教育质量、高校办学好坏有直接关系。现阶段,由于受到扩招影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教师缺位问题。部分会计教师由于教龄尚短,缺乏实际经验,对实际操作流程没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导致了实践性教学中理论色彩浓重,使大部分实践性教学时间被占用,只能流于形式,即便是有实践教学环节,也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3 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会计教学改革路径

3.1重构会计课程体系

财务工作不再只是事后核算和监督,应注重事前预测,进行过程监测,并能把重要数据信息反馈到业务工作中,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帮助。业财融合,是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管理类、信息化建设类课程尤为重要。把原来完全以财务会计为主导的体系,调整为以财务会计为主,管理会计为辅,信息化课程贯穿始终的三合为一课程体系。管理会计类课程涵盖战略管理、运营管理、投融资管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信息化课程涵盖会计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内容。另外,还要增加通识教育。在业财融合趋势下,财务人员要学会进行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3.2加强仿真实训,提升业财融合效果

注重学生校内仿真实训,完全按照现代化企业中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进行教学。具体措施,在教学中设置会计核算、出纳、审计、税务等岗位,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模拟实践,并且实施岗位轮换制度,使学生注重岗位上的一些细节,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各个相关岗位工作、职责有所了解,掌握岗位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同时,在业财融合背景下,建立新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讲授运营、营销、财务分析等知识,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点与不足,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会计教学形式得以健全和丰富,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与职业适应能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3]。

3.3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促进业财融合

高职院校应加强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校内实训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对会计学基础原理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在日后步入工作岗位时,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与判断力。通常情况下,校外实习可以被看成是岗前练兵,属于实践性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应让学生尝试着接触审计、税收、会计核算、財务管理、金融等多方面内容。通过校外实习,能够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通过开展案例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来解决会计问题,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创造解答的学习习惯。可以适用于经济法、审计学、财务管理等多个课程当中,培养和提升学生在财务分析、企业运营、市场营销等方面能力。从校内模拟实训的内容看,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等。从实训手段上看,采用手工模拟与电算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社会调查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假期等时间开展实习,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专题调查、岗位调查等,通常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社会调查,能够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并且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使现实问题得到良好的解决。

3.4拓展业财融合教学基地,营造学习环境

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学改革应具备实训基地支撑,为学生创建浓厚的技术学习环境,加强会计行业与教育界的联合,并且充分发挥出第三方优势,如政府、学术组织、民间职业团体等力量,促进会计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各个组织机构本着互惠互利的目标,使社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可与企业签订合作合同,构建长期的合作机制[4]。

3.5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对于师资薄弱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到校外聘请兼职讲师,将一些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较高的会计人才聘请到学校为学生传授经验,充实教学岗位。另一方面,还应立足校内,通过电脑培训、在职进修、岗前培训、出国学习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并且派遣教师亲自到企业参观和学习,以此提升实践操作能力,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双师型”团队。

综上所述,在业财融合背景下,会计教育将掀起一场革命,高职教育要想在这场革命中把握机会,突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则需要通过教学改革的方式来实现。在改革的过程中,应与业财融合趋势相结合,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型”队伍,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使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社会所需的应用型、全能型的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蒋玉芳,张晓琴.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15(27):378.

[2] 周剑.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讨[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16(11):144- 145.

[3] 冯军.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9):156- 157.

[4] 罗小明.高职会计类专业“能力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10):255- 256.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高职 会计专业 融合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