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实践应用

时间:2023-06-01 15:00:1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提要] 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采用研究性教学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公司金融》的教学实践,我们将研究性教学的指导思想归纳为激发学习兴趣、深入浅出、鼓励质疑精神与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内容,教学方法则包括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和考试改革。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性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性学习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1305144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研究性教学的实践应用——以《公司金融》课程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0日

经过30余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内涵式发展阶段,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高等教育现实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乃至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知识传导,缺乏自身的独立思考,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虽然传统教育模式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加强对课程教学的进程控制,但它忽视了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激发,因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由此导致高校学生培养质量始终无法跟上社会的节拍,高校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了人才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双重浪费。

教育部200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了“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并强调了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在此指引下,国内很多高校开始积极尝试通过研究性教学以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然而,在实践中很多教师由于对研究性教学的内涵理解不足,如一些教师将教学重点集中于教学形式的改变,如将研究性教学简单地等同于“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是“基于案例实践的教学”的形式,而忽视了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思想与实际效果的有效性。我们认为,研究性教学应以激发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为核心,并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对应,因此教师施行研究性教学无论其形式如何都应以是否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否能够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为评判教学成功与否的依据。

相比传统的教育模式,研究性教学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从研究性教学的指导思想革新入手,将全新的研究性教学指导思想应用于具体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研究性教学在实践中的突破。在此,我们以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普遍开设的《公司金融》专业课程为例,从指导思想与主要方法入手,具体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体会,以供同仁共同探讨和进步。

一、研究性教学的指导思想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过去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我学习的“引路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第一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性地探索课程知识。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学参考书本身的知识结构体系,而应结合课程的特点,将最新、最丰富的社会知识大胆引入教学实践过程,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如根据教学大纲,《公司金融》课程中包含股票价值评估的内容,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从学期开始就提醒学生经常关注中国股市的股票行情变化,并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最关心的两只股票进行重点观察,并将这两只股票的变化与上证指数变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相关联,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观察心得。当讲到股票估值的具体章节时,我们结合章节中有关股票估值的相关模型,如股息贴现模型、市盈率模型等要求学生针对自己选定的股票进行相应估值,并将估值的结果与市场实际价格进行综合比较。同时,我们还特别鼓励学生把自己对股票价值判断的依据乃至据此得出的投资方案拿出来和其他同学共同讨论。此时,教师在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发言讨论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如将不同学生的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并鼓励学生通过继续观察证券市场变化以判断自己的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2、坚持深入浅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但受到课程所限,有些知识相对本专科层次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更应注意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诠释的深入浅出,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以资本结构理论中的“MM定理”教学为例,“MM定理”相对较为抽象,且很多教材中用英文直译的语言来对其进行解释,因此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为此,我们在讲授“MM定理”之前专门设计了一个对其深入浅出地介绍:“1991年MM定理的提出者之一米勒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被记者要求用最通俗的话来解释他提出的MM理论,他的回答是:无论你把一块比萨分成四块还是八块,那仍然是一张比萨饼。”以此为起点,我们对MM理论进一步地解释是,如何切割比萨饼相当于一个企业的融资范畴,不管分成几份或者分给债权人还是股权人,比萨饼自身没有发生改变,这也就初步解释了为什么MM定理也可以叫做资本结构无关论。通过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很容易就对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并克服了学习中的畏难情绪。

3、鼓励质疑精神与提倡实证分析。现有教材绝大多数内容都是以讲述具体知识为主,较少提到具体观点的论证。在研究性教学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学生在学习中对教材里所提出的各种论点多问“为什么”,通过具体分析找到(或推翻)其合理性的依据。在整个分析过程中,我们力图将现有的学术研究路径引入学生们的分析中,具体过程包括:(1)提出问题或具体假设;(2)寻找前人的研究;(3)进行初步的逻辑性分析,有条件的话要针对提出的问题寻找相应数据;(4)运用计量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假设的证实或证伪;(5)写出研究过程并利用课上或课下时间进行讨论研究。

如在股票价值评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市盈率模型为例,引导学生提出相应问题:教科书中提到的市盈率模型是否能够应用于股票投资?投资于低市盈率股票是否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然后,我们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者互联网等途径查找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并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地逻辑分析。然后,我们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证券市场数据选定“一篮子”低市盈率股票,然后通过其历史走势分析投资这类股票的可行性,最后根据结果要求学生在课上讲解自己的研究心得,并与其他同学的研究形成一种互动。

4、积极鼓励跨学科研究。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在具体研究中进行大胆假设,特别是鼓励学生能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如果能够在研究思考中提出跨越科目甚至跨越学科的思想会被视为一种非常有益的创新。以期权定价理论为例,教科书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期权定价的一般理论,在研究性教学实践中我们则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深入浅出地讲解把期权解释为一种选择权,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这种选择权由经济问题引向社会问题的思考,如能否用期权理论来为北京之类的大城市户口进行定价,或者比较不同收入阶层的期权价值,即金钱的增加实质也是一种选择权的增加,这样教科书中的期权定价理论被用来解释一些社会学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促进了其对基础理论的理解。

5、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授课之初,我们在课堂上特别提出要重视社会经济现实,任何理论如果不能有效地解释经济现实,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对其提出质疑。为此,我们特别鼓励学生每周抽一些时间进入图书馆阅读一些财经类期刊杂志,寻找社会热点特别是经济热点问题,并尝试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理论与现实相对照。例如,针对近年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的现实,我们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看待此类创新对公司价值的长远影响等问题,并针对学生根据研究成果鼓励其积极申报校内针对本专科生的科研项目。

二、研究性教学的主要方法

1、案例教学。在《公司金融》研究性教学中,案例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它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为了搞好案例教学,我们首先根据学科发展要求提出了建立《公司金融》学科的教学案例库的设想,鼓励授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科案例库的建设当中来。在具体的教学案例选择中,我们强调了以下几点:(1)案例以启发性为主。符合研究性教学的案例应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思考留下足够的空间,启发性案例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围绕案例进行思考,并能够根据案例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2)案例内容随时注意补充最新的变化。虽然案例本身是静止的,但背后所蕴含的理论知识却是动态的,为此,提出案例的教师必须随时把握经济政策及理论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及时调整案例内容;(3)案例要有针对性。一些成熟的案例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如果授课对象只是其他专业选修《公司金融》的低年级大学生,则教师在案例选择上应选择相对较容易的案例,甚至减少案例教学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反之,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则可以相应多安排一些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教学案例。

2、问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既包括教师的提问也包括学生的提问。教师提问的意义在于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能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思考,实现教师对学生思考方向的成功引导;另一方面,问题式教学也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提问掌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并可以相应发现其中的问题。问题式教学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提出相应问题供学生思考,具体问题既可以来自于学科中的理论本身,也可以来自于社会经济实践,乃至教师通过情景假设相应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提升学生探索知识的学习兴趣。针对具体的理论环节,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做到基础性与研究性相结合。例如,在债券评估的章节中,我们相应提出系列问题:债券价值的决定因素有哪些?结合实际你认为哪个因素对当前中国债券价值的影响更为重要?如何根据设定情景(如欧债危机)进行最为适宜的债券投资;(2)学生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学生进行相应思考,在思考中教师不应强求学生尽快解答问题,而应鼓励学生就自己的思考也提出相应问题,实现一种问题的互动,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教师很容易掌握学生思考进度,从而在教学上能够积极跟进。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结成小组等方式在内部进行相应的讨论,并整理出一些具体分析结论;(3)问题的解决与问题的延续。经过学生的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得出结论等一整套过程,教师在对学生的分析结论点评的同时也相应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延续性的新问题,从而为以后的教学内容提供伏笔。

3、实践性教学。《公司金融》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突出了实践性的特点。实践性教学包括教学演示、校内模拟与课外实践等多个环节。在教学演示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演示课程中的一些基本运算操作,如利用相关软件演示计算年金及债券收益率变化等,教学演示既可以包含在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更可以利用网络课堂等新兴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从而在节省课上教学时间的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校内模拟环节主要是利用学校配备的企业级财务软件作为教学工具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一些基本的财务电子化操作,从而在训练学生基本财务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学生的校内模拟环节,从学校层面还不定期邀请有关软件公司的专家与教师一同指导学生的校内模拟,并就模拟的仿真程度、完整性等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课外实践也是研究性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学校资源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在学校教师带队下进行校外实习工作,并邀请一些一线工作人员切实指导学生的实习。实习的内容涵盖了财务、会计、金融等多方面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考试改革。作为对学生本学期学业的最终评价,考试成绩一直是大学生评优、奖学金评定乃至获得学位等方面的最重要条件,因此备受学生关注。在实施研究性教学之前,学校考试成绩偏重于期末考试的比重,例如很多科目施行的是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期末成绩则占80%。为了突出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向学校申请了考试成绩的改革,第一步将学生平时成绩的比重提高到了占总成绩40%。学生平时成绩除了出勤与日常小测验之外,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更成为了重要一环,能够在课下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课上积极提问,能够提出独到观点特别是创新性观点的学生可以获得额外的分数作为奖励。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积极回应,从而实现教师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互动。由于教师在平时成绩给分方面具有较高的裁量权,我们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平时成绩加分公示等方式尽可能地提升学生成绩的公平性。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教师能够保持公平,平时成绩比重的提升乃至整个研究新教学的实践都获得了学生的积极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冯锐,张君瑞.高校研究性教学现状调查及其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6.

[2]段新生.文献研究与实证结果再现——实证研究的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财会月刊,2010.3(下).

[3]彭湘华,许宗保,谢达理.高职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推荐访问:研究性 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