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课程改革背景下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时间:2023-06-01 14:12:20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金融学专业具有复杂的理论体系和极强的实践性、应用性,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要求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金融业(银行、证券、保险)相关的操作技巧和技能,加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也是应用型本科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结合金融学专业模块化课程改革的特点,分析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模块化;金融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128-03

一、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更突出其“应用、实践”,是指具备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素质相互协调发展的人才。当前,很多本科院校都走应用型转型之路,突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質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凸显“重基础、重应用、重实践”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

实践教学是金融学专业的应用型特点的必要要求,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开展状况如何,是学生顺利就业的关键。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指包括专业理论知识模块(课堂内模拟、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综合实验实训(各知识模块模拟和综合模拟)+企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原则上科学合理,但是在细节的处理和执行上还需要完善。要形成全面、系统、有序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调整课程设置,总体思路是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并增设开发实践课程,可见,要实现人才培养重应用、重实践的目标,实践教学改革是关键。

二、模块化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的要求

模块化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模块化教学确立了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要求培养出来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够与市场需求有机衔接的人才。因此,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包括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和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形成一套完整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根据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理念,金融学专业明确了“地方性、应用型”的专业定位,确定了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模块,并根据三大模块的岗位群与专业能力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

1.银行模块。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前台业务、中台业务、后台业务,岗位群有柜面业务、信贷业务、客服营销、产品支持、风险审计、信息技术、财务类等岗位。要求具备扎实的银行基础理论知识、金融法律与法规、相关专业软件以及营销技巧,熟练掌握银行前台、中台和后台实际操作(实践)。其中,前台主要包括银行会计、信贷等实操;中台包括风险管理、法律法规等实操;后台包括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等实操。

2.证券模块。证券业务主要包括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证券自营业务、投资咨询业务等。岗位群有客户经理、投资顾问、行业研究和投资分析等岗位。要求具备扎实的证券基本知识、财务知识、上市公司相关知识、销售、相关软件实操、财务软件应用、写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要实现以上能力的培养,需要开设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风险管理、金融统计分析、证券投资分析、股票投资模拟等实践课程子模块。

3.保险模块。保险行业普通岗位群包括保险代理人、客户服务、出险理赔和办公室文员。要求具备从事保险展业活动所必须的专业技术技能,主要包括保险产品分析、保险产品设计、理财规划、展业能力和法规的应用、与客户交流沟通、相关软件操作等。要实现以上技能的培养,把保险课程分为保险认知(理论)、保险产品(实践)和保险业务(实践)三大模块,具体包括保险从业准备、保险合同业务处理、保险产品、保险承保与理赔、保险规划、保险营销等实践内容。

综上分析,要实现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人才培养与需求有机衔接,满足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任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不科学。随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深化,很多学校都加强了校内实验实训建设,重视实验实训课程设计,大力开展校外实习。但是,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缺乏深入探索研究,实验实训课程的设计、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展还是围绕理论课程需求和教师自身的认识来安排,并没有根据金融行业就业需求来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学生难以在实践课堂上学到可应用的金融技能,各个实践教学模块也没能有机的形成完整的体系。存在课程实验实训项目设置重复,如《投资银行学》、《融资融券业务》和《投资项目评估》,在实验内容上就大量重复,出现某些实验实训项目应开未开或者某些实验实训项目重复开的问题。无法科学的整合课内实训课程、综合实训项目与校外实习内容,无法合理地安排各实践模块所占的课时比例、实践难易度和目标等,使得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2.教师实训实践能力不足。一是部分教师对实训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二是大多数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实践锻炼少,实践能力低,难以从实践部门对金融人才的技能需求来设计和实施实训项目;三是现有的实训体系与规划不完善,如没有在管理体制、人员结构、教师培训等方面建立完善的教师实训体系与规划;四是对教师实训的支撑力度不够,如目前很少有教师参加专门的实践培训或到企业顶岗实训。

3.校内校外实训实习流于形式。由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实践能力有限,在开展实践教学的环节,随意的设计相关的实训项目给学生操作,没有系统的考虑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校外实习大多数采取放羊式的实习方式,因为金融实践部门本身比较特殊,难以对学生进行集中实习,分散的实习形式在管理上也增加了难度,校外实习过程的管理松散,校外实习管理的目标和措施不明确,实践指导教师对学生校外实习的过程也没有全程跟踪指导。大部分学生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实习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很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技能学习和提升。校内校外实训实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得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变成一种形式,大大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4.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薄弱。大多数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金融学专业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还不完善,缺乏先进的专业的仿真实验实训室,另外金融学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与学生人数的比例不平衡,无法满足整个金融学专业所以学生的实践需求,难以在空间和时间上满足所有学生的实践需求。即使实验实训室的硬件设备满足了教学要求,但是软件配备也难以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实训室软件配备难以辐射金融学专业的三个模块(银行、证券和保险),很多实训项目由于缺乏相关的实训软件的支持,难以操作,可操作的实训项目也由于软件较落后而影响实训效率和效果,达不到教学要求。随着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深入,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金融学专业还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实训课程和实训课時,实训内容和课时的增多,对实验实训室的软硬件将有更大的需求。另外,校外的金融机构实习基地形同虚设,由于学生人数太多,校外实训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即使真正的到实训基地实习,所联系的实践部门大多数是从事业务工作或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学生难以接触到金融专业的实际操作业务,大大减弱了学生实训实习的兴趣。

四、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1.加强对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金融学专业是一门涵盖理论、实操及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可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资金、师资支持,通过召开相关实践教学专题会议和实践教学研讨会,深化“重应用、重实践”的指导思想,通过具体的实践课程认证、实践教学的过程控制和考核制度落实实践教学的实施。定期组织教师到国内财经院校学习最新的实践教学理念,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引导、鼓励实验实训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研究,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科研项目及教研教改项目的申报工作,以科研项目为依托,探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开展“导师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师的实践教学项目和教研教改项目。

2.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建立一支具有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应用型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比如到各银行的培训中心培训最新的银行业务,不断更新金融知识结构,定期派本专业教师到金融机构、相关企业去学习,甚至在企业中担任一定的职位,或引入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实务部门工作经验的金融专业人士加入教师队伍,实现真正地“走出去,引进来”,坚持“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选拔。

3.根据模块化课程的实践任务,设计实践教学课程。根据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思路,对金融学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规划的同时,分别针对不同的行业方向实施实践方案,把金融学分为银行、证券和保险三大模块,分别根据以三上大模块设计银行实践模块、证券实践模块和保险实践模块,并对每个模块设计相关的几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如在金融学专业传统的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增加针对银行实践模块的《银行信贷业务实训》《金融企业会计》《银行柜台业务实训》等课程;针对证券实践模块的《融资融券业务实训》《股票投资模拟实训》《金融风险管理实训》等课程;针对保险实践模块的《个人理财实训》《保险产品和业务实训》。并在校内实训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校外实训课程,如到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进行实际的实习,了解当时相关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

4.加强校内校外实验实训管理。金融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设计较随意,各个实践指导教师大多根据个人的能力和认识设计实践内容,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应加强校内实验实训的规范性管理,根据校内实训课程对应设计标准的实训内容,制定统一的考评制度。金融学专业校外实训地点分散,校外实训实训管理难度大,应实施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校外管理制度,可明确规定学生通过实训后,需要提交各种实习资料作为实践考评,或者学校定期对实习实地探访、对实习过程控制等。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实验实训都需要一整套的管理措施来规范。

5.加强金融学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大实验实训室建设经费投入,完善金融实验实训室的软硬件设备,在完善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应更加侧重的配备软件设备,因为金融学专业跟其他的理工科专业不同,理工科的实验实训主要是一些实际的实验操作,而金融学专业实训主要还是依靠软件设备来完成。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校内实训课时要达到30%以上,要使各模块化课程应开设实训项目均有相应的实训室及实训软件,可以根据各模块的需要进行软件配备,如满足银行模块实践教学的商业银行实验教学平台和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平台;满足证券模块实践教学的金融统计分析软件;满足保险模块实践教学的保险综合业务教学实训软件。学校还应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与一些金融机构签订实训基地协议,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到实际部门实训的机会。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课程改革 模块化 金融学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