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保险教学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3-06-01 14:00:15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作为一门应用性及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保险教学除了要重视理论教学外,还要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随着保险业的蓬勃发展,当前相对单一的保险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保险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保险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提出了一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目的是用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保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3-0044-03

一、引言

保险学(Insurance)是一门研究保险及保险相关事物运动规律的经济学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保险业蓬勃发展,保险业在金融业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显。这使得《保险学》这门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保险学》是高等学校金融学科六门主干课程之一,在金融学体系中处于主要地位。然而,与其他学科不同,保险学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保险学课程教学除了具有明显的理论性外,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实践性和时代性。在教学中要力求实现保险理论与保险实务、保险国际惯例与中国实际、保险创新与保险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高度结合。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要积极思考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及独立分析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环境。在保险教学改革方面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保险学》的一线教学工作,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逐渐摸索出一套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努力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现状。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能力的培养,重视金融实践,努力将知识以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从而提高升学生解决和处理与相关保险相关事物的业务的能力。

二、新形势下保险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对保险教学模式的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发展迅速,每年以平均30%左右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1980年全国保费收入仅4.6亿元;2008年全年保费收入9784.1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39.1%;2011年全国保费保持持续增长,总收入达1.43万亿,同比增长10.4%。我国高速发展的保险业在优化资产配置,化解投资运作风险,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足。尤其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的保险业面临着外来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这给我国高等保险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我国高等保险教育尤其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去关注、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形势和挑战,积极探索高等保险教育的新模式,不断挖掘和深化高等保险教育模式的创新思路,进一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层次高素质的保险人才。

2.相对单一的保险教学模式无法实现高素质保险人才培养的目标。当前,我国高校保险专业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尚显单一。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教学以保险学基本原理为中心,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的应用相对欠缺,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尚显不足。不仅如此,保险教学与保险实务界的联系不多,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这正是造成我国保险业高级人才匮乏的原因。因此,在这样一种背景下,积极探索保险学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保险业专业人才,已是一线教学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我们希望通过保险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保险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较好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悉保险实务工作,掌握保险经营管理的基本技能。

三、新形势下保险教学创新模式实践

笔者多年来一直承担《保险学原理》的一线教学工作,在学校、学院及基层研究所各级领导及同事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新,并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丰富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式及沟通表达能力的培养。这些实践性教学尝试和创新包括:

1.开设保险实践性教学专题。《保险学》课程的理论体系深、难度大、涉及面广且知识点繁杂,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因此而缺乏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厌烦心理,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设计若干保险实践性教学专题,如《保险的十大价值》、《不同生命周期保险产品的选择》、《保险理赔难的真正原因》、《保险是怎样骗人的和并不骗人的保险》、《保险与个人理财》、《如何买保险更划算》、《保险购买前后的注意事项》等等。在设计这些专题时要考虑到专题的实际性,即这些专题大多与学生日常的生活紧密相关,且多数为学生们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将这些学生们关心的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加工和凝练,并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紧凑地融入到同一个专题里,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学生们对保险基本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同时又使学生们感受到保险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保险学的学习不单纯是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也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多年来的教学反馈效果表明,开展金融实践性教学专题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确实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2.依托教学实践基地聘请金融机构专业人士参与保险教学。当前,国内高校大多数保险专业的课堂教学与保险业界的实务工作具有相当程度的脱节,即精通保险基本理论又具有保险实务经验的优秀教师相当匮乏。因此,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实务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从金融机构聘请一些既有丰富实务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参与日常教学、举办讲座,并不定期地举行金融机构专业人员与学生们的座谈交流,向学生们介绍保险发展的新动向、企业面临的新问题、市场出现的新产品等等。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保险专业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依托高校与各大保险公司签署的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学生们能够加深与各大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紧密联系,能够把握保险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此外,可将这些金融机构作为学生们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等实习基地,从而实现学校与金融机构的深层次合作,这将更好地为学生了解金融实务提供支持,同时也为学生们的实习、就业创造有利的条件。最后,通过签署实践教学基地等战略性合作协议,高校与金融机构将实现双赢,一方面,缓解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高校也将源源不断地向各大金融机构输送高质量的保险专业人才。

3.关注保险时事和新闻动态。保险学课程教学除了具有明显的理论性外,还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也就是说,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强调基本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对行业发展动态和保险时事的关注。对保险时事及相关保险新闻动态的跟踪有助于将基本理论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如对“5.12汶川地震事件”、“2009年法航空难事件”及“9.11恐怖袭击事件”等新闻事件的深入讨论和剖析,有助于学生们对保险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如针对9.11恐怖袭击事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9.11恐怖袭击”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若属于可保风险,保险市场的损失涉及哪些险种的赔偿和给付?针对“5.12汶川地震事件”设计的问题如下:通常情况下,地震是否属于可保责任?我国是否有地震险?日本和新西兰的地震保险模式是怎样的?对我国有何借鉴?笔者发现,对于这些保险时事和新闻动态的跟踪和讨论,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在真实的事件和应用中去深刻理解和体会已学的保险原理。他们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实际问题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事件的分析和探究当中,从而锻炼了他们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开展模拟保险推销、保险纠纷模拟法庭等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模拟保险推销、保险纠纷模拟法庭、保险知识竞赛等活动,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和开展为学生们提供了生动丰富的学习素材,提供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了保险学教学课内向课外的迁移。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情景教学,不但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而且对学生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学生们通过主动地探究、深入地剖析、发散地思考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在保险教学的实践中,情景教学法以其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带给学生们一定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们的情感,从而能够帮助学生从实践中理解保险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5.励志教学法在保险教学中的实践。我国的保险业近些年尽管发展很快,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其短暂的发展历程与代理人整体素质低、不诚信等问题导致保险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欠佳,甚至很多人对保险存有偏见。因此,许多金融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通常首选证券公司和银行,而不愿选择去保险公司工作。此外,没有底薪的工资制度、强调业绩的工作氛围及常常有挫败感的工作模式也让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倍感压力,望而却步。因此,在保险教学中引入励志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们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对保险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笔者在保险教学中,设计了一些励志人物的专题报告,将这些励志人物的从业经历介绍给学生,如“保险皇后”陈明利,行销人员陈安之,亚洲富豪李嘉诚等。并将这些励志人物的传记推荐给学生作为课后阅读材料。通过对这些励志人物的介绍让学生们懂得即使是从最基层的保险代理人(或行销人员)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和执着追求,最终也一定会取得成功。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刻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斗志。

6.实物教学法在保险教学中的实践。在日常的保险教学课堂中,可以将实物——真正的保单引入教学。实物教学法的最大特点是形象鲜明,真实可信,感知性强。保险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引入实物教学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这些实物在课堂中并不仅仅是教学道具,我们可以将保单的内容与课堂知识结合起来,将一些基本的保险原理通过真实的保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例如,在讲到定期寿险时,可以将真实的保单展示给学生,并随即抛出几道思考题,让学生们在保险单中找出答案,这样的一问一答会使学生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再如,在讲到重大疾病保险时,可以拿出几家不同保险公司的重大疾病保单,让学生们做横向比较。在讲到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的区别时,笔者会拿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的保单来作为素材让学生们做横向的比较,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弥补了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此外,通过真实实物与保险理论的对比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会很自然地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联系在一起。

7.案例教学法及分组讨论法在保险教学中的实践。案例教学法是当前保险教学中最普遍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案例,通过案例的陈述和分析讨论,使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深入理解,更好地指导保险实践活动。笔者在选取案例时,通常从实践性、前沿性、时效性和具有争议性的原则出发,通过视频或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案例的陈述和介绍,然后采用分组讨论法,将学生们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部学生们通过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讨论分析,梳理思路,写出提纲,并通过演示PPT的形式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教学创新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我们发现这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收效甚好,能够顺应新形势下高素质保险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余涛.论保险教学定位与就业的协调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

[2]杨婷.高校保险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文汇,2011,(9).

[3]李加明.保险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2,(30).

[4]张红梅.案例分析方法在保险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9(3).

[5]李明成,陈建平,童明波.着力实践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3,(1).

[6]毛洪涛,廖春华,曾双宝.着力教学创新推进课程教学范式深彻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047,70901017);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1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120506002);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LJQ2013030)。

作者简介:苑莹(1980-),女,辽宁沈阳人,博士,副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研究方向:金融风险管理;孙新波(1971-),男,山东招远人,博士,东北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知识管理方向研究。

推荐访问:新形势下 探索 实践 模式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