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都是拼命三郎

时间:2023-05-31 19:5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华为当晚23:00紧急召开领导层会议,并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此后,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全球销售与服务总裁胡厚、陈黎芳和中国区销售与服务总裁沈竞洋连夜赶赴成都。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李杰、中国区技术服务部部长袁曦及医疗、后勤负责人和100多名专家也从全国各地迅速汇聚到成都救灾前线。一场通信抢险战就此打响。

每架航班预留50立方

地震发生后,华为迅速成立相关评估小组,对灾区受损的基站等设备进行调查,因地制宜,为灾区的固定和移动运营商及时提供抗震救灾的通信保障解决方案。为满足四川地震灾区通信设备需求,华为在无合同、无订单的情况下,组织各部门员工通宵投入生产。由于全国各地的物资纷纷运往灾区,运输道路条件受到很大限制。华为通过包机等方式把应急设备送到现场。

15日,第一架运载华为基站、电源和手机等救灾物资的运输包机抵达成都,其中包括供应急通信用的一体化小基站以及四千部超长待机手机CDMAC2600等。此手机是华为专为应对恶劣环境下的机型,日常正常通话待机时间可至七至八天时间,耐压、耐摔和耐撞击。成都军区15日向汶川县城空投的通信设备中就包括了华为的CDMAC2600手机。

16日,华为运输通信设备的第二架包机到达成都。因抗震救灾一线货物需求紧急,华为在第二架包机起飞后,包租第三架专机运送通信救灾设备,于16日深夜到达成都。至此华为从深圳共发出救灾设备约2500立方米。

从18日起,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在抗震救灾期间,从深圳出发起飞的前往成都的每架航班,为华为抗震救灾物资预留50立方米的专用运能空间,用于华为向灾区运输救灾通信设备。

都是拼命三郎

华为成都代表处供应链负责人余和明在地震灾情发生后,每天接到近500个发货电话,每一个都十万火急,需要立即处理。5月14日、15日两天,余和明通宵达旦地工作,累到嗓子哑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始终冲在供应链第一线的余和明需要在机场、仓库、办公室之间奔波、联络,每天行车都达到了近200公里。同事们评价他“拼命三郎”!

但其实,进入抗灾一线的每一个华为员工都是拼命三郎。

5月14日深夜,四川网通都江堰前线抢险指挥部发回信息,网通都江堰中心机房因为地震已经倾斜30度,随时有垮塌的危险。华为立即连夜同网通公司进行协商,商讨抢修方案,安排抢险人员。5月15日一早,华为数据工程师张巍华,传输工程师穆川波奔赴重灾区都江堰,进行设备抢通。到达都江堰后,工程师立即协助网通公司技术人员搭建临时机房,现场余震不时发生,但大家依然忘我紧张安装设备,经过通宵的努力,终于在5月16日凌晨3点完成设备的全部转移、安装和调测。

5月15日,在华为工程技术人员积极参与下,四川移动使用华为设备,在都江堰地区开通了5座基站。5月15日下午,华为技术服务工程师罗涛和中国移动工程师一起,携华为基站3006C乘直升机奔赴汶川,5月16日早上8:15,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汶川移动灾后部署的第一个基站开通。8:30,经过卫星通信转换,第一个电话成功拨出。

冒着路途桥梁可能断裂、道路严重塌方的危险,5月18日,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员工邓智怀,在都江堰至汶川线路上,参加开通了4个联通基站,分别位于在漩口站、黑桃沟站,并平安返回。

5月16日,进入阿坝州马尔康县员工王振中,全力配合电信抢通光缆、排除设备硬件故障、打通传输链路,在他的配合下,损毁极其严重的黑水县电信业务已经恢复。5月17日凌晨3:00,全球技术服务部工程师张旺、张斌乘车后步行4小时路程,再经水路,终于抵达汶川县漩口镇。当天上午11点成功调通电信8台IAD设备,可支持64部电话。

根据记者掌握的情况,仅灾后第一周,华为就共有9批员工乘直升机降落到重灾区,下重灾区一线50人次。截至2008年5月17日晚19:00,华为共有20支队伍196人到达成都开展救灾工作。

据华为爱心协会统计,截至2008年5月16日18:00,华为员工自发为灾区捐款达到1530万元。

推荐访问:都是 华为 三郎 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