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及其培养机制

时间:2023-05-30 13:42:01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文化传承与文化自觉已成为热门话题。大学是文化普及最广、文化自觉最高的场所,大学生理应担负起薪火相传的历史使命。通过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现状已显端倪:他们对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认识相对淡薄,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文化自觉在逐渐缺失。如何培养其文化自觉,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文化自觉;现状;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070-03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人才培养的教育工程中,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这一环节。在我国,文化传承及文化自觉也成为了近几年来的热门话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的极大关注。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虽然在某些文化中,个别内容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与影响力,但是真正优秀的思想文化,应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并且会超越时空的界限亘古常青,生机盎然。有人说,对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现在的大学,因为大学往往是文化普及最广、文化自觉最高的场所。重视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与文化观,对文化的传承、对文化的影响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我们了解了到目前中国大学生文化观的基本现状,并且正在积极寻求对策。

一、当前中国大学生文化观的基本现状

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认识相对淡薄。《2005年社会蓝皮书》曾公布了一项以大学生为调查主体、以“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为主题的调查结果。其中,“关于传统文化与当前中国社会的意义”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传统文化,有59%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40%的大学生认为有一些作用,1%的大学生认为可有可无,但没有人认为格格不入。对于传统文化的现状,有20%的大学生认为其势力仍然强大,有40%的认为还有影响。对于经济全球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有54%的大学生认为经济全球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不悖,30%的认为中国文化将会在全球化的洗礼下完成涅槃。此外,对于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入法定节日,36%的人表示非常支持,27%的人表示比较支持。同时,调查结果还表明,在这样一个开放和变迁的时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并充满信心,而且大多数人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可以同时并存。为了得到更多的有效数据,我们在武汉5个大学发放了1000份以“当代中国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为主题的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72份。在“你读过四大名著吗?”的题目中,有61%的学生至少读过一部,另有2%的学生没有完整地读过一部。在“如果有一项旨在保护与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您会参加吗?”题目中,只有7%的学生选择了“不论什么时候举办只要有空都会参加”,15%的选择了“如果是周末休息时间可能参加”,73%的选择了“不会参加但是支持这样的活动”,还有5%的学生选择了“不参加也不支持”。而在大学开设有关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问题上,大学生们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3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有关传统文化教育课程,38%的对开或不开抱着无所谓的态度,23%的认为没有必要开设所谓的文化课程,还有6%坚决不支持,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是在浪费时间。在开设课程形式上,分别有8%、29%、40%、23%支持必修课、限选课、公共选修课和无所谓。调查结果显示,现今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及其传承认识相对淡薄,而且大学对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设置相对较少。其中,也不乏有决策阶层持有“传统文化无用论”的观点,认为传统文化不如技术文化能给人以谋生立命的本领以及实实在在的利益。的确,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给予人们前所未有的愉悦与希冀。其后果就是大学的文化氛围渐渐变淡,文化意识慢慢变弱,机械电气等专业始终炙手可热,而哲学、人文等已渐成冷门。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当下部分大学生正在逐渐舍弃中国传统文化。

2.多元文化的冲击导致大学生的文化自觉逐渐缺失。在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与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呈现出多元发展的现象,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是好的,但发展不均衡。在认知上,大部分学生仍然认同传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主流文化,不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缺乏自觉的认同和吸收。例如,在“你更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活动,还是圣诞、情人节等西洋节日活动?”的调查中,有43%的学生更乐于西洋节日,另有5%的表示说不清楚。在多种文化与观念的冲击下,他们成为了多元文化的被动接受者,甚至有部分人对外来流行文化产生了依赖性。有人戏言,大学校园里,“美浪滔滔,欧风阵阵,韩流滚滚”。

对此,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反思。“反思实际上是文化自觉的尝试。”[1]反思是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批判的认知。可是,由于受知识水平和成长阅历所限,尤其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引导,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相对肤浅,对爆炸式的外来文化信息很难成熟地加以甄别,逐渐地,对文化选择不自觉地表现出茫然或迷失。

二、建立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机制

大学教育的主旨,在于培育能积极推动社会与民族进步的一代新人。竺可桢先生曾说:“诸君到大学来,万勿存心只要懂得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现代大学必将是“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和“民族文化自觉的最后阵地”[2]。然而,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文化自觉的理解相对薄弱,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真实含义一知半解。比如,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较为浅显的表层,他们直接将中秋节称为月饼节,因为中秋节要吃月饼。更有甚者,认为文化传承本身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刻意而为。他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留存下来的文化肯定是好的,并且也会一直流传下去,而流失掉的文化必定是不好的,即“糟粕”,也就没有必要去在意如何维系它的承接与传递。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流失严重,不少应被视为“瑰宝”的文化、艺术或手工技术在渐渐断层。文化自觉绝对不会自然而觉。“文化自觉”既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通道,也是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桥梁。文化自觉的结果必然形成自觉的文化,而自觉的文化才是一个民族赖以发展的基石。尤其是在文化转型时期,“自觉的文化对自在的文化进行超越和批判,并且用新的更能发挥人的自由创造本性的文化要素来取代旧的文化要素。这是文化转型的深层驱动力”。因此,建立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机制十分必要。

1.推行大学通识教育,即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19世纪初,美国鲍登学院的帕卡德教授第一次将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进行联系,要求大学课程设置公共课部分(当时包括古典语文、文学和科学课),认为大学生必须学习这些公共课程,以达到共同的培养。随后,便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通识教育进行研究和讨论。其实,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庸》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论衡》中说:“博览古今为通人。”通识教育可以产生通才,即博览群书,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兼备多种才能的人。在大学推行通识教育,其根本的意义在于促进大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形成,提高他们的思想感悟力与文化自觉性。思想和智慧是一切知识最深刻的基础。推行通识教育,不仅是为了扩大人才概念的外延,强化道德教育,也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些良好的文化趣味、文化素养,更进一步地促进正确的思想观、文化观的养成。

2.将民族传统教育渗透于大学阶段教育。有人说,在全球化的时代,民族文化可能遭受的伤害,可以来自外部的影响与冲击,也可以来自内部的自我贬低、自我放弃。影响与冲击,是因为缺乏应有的鉴赏力,是因为盲目与不自觉。贬低与放弃,是因为缺乏应有的教育,是因为无知与不自信。贬低与放弃势必削弱其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而使本民族文化渐行渐远。大学阶段的教育,对世界观与文化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将民族传统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兴趣。据了解,中国90%的高校开设了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另有多所大学建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可以说,形成一个科学和人文整合的新的教育阶段是我们大学教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3.有效利用经典文化与经典文学教育唤醒大学生的文化意识。“经典”,就是“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譬如说,儒家的“四书五经”或者《十三经》;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兵家的《孙子兵法》;法家的《韩非子》……这些都属于经典著作。读“经典”的作用,一是让其懂得道理,每部经典中都包含着常理常道;二是熏陶其人文价值。对于经典文学中体现的传统与人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引导他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利用经典文化与经典文学教育逐渐唤醒大学生的文化意识,鼓励他们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后继人。

4.鼓励创建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大学生社团与活动。大学生社团常常是大学校园的一道人文风景。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陆陆续续地出现了如诗词社、武术协会、书画协会、京剧社团、红楼论坛等大学生社团与活动,这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中华文化的传承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只是其范围与影响力还需拓展。其实,各级各类学校可以把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学校的多方资源加以整合,出政策、出经费,鼓励推动在大学中创建有关传统文化的社团,让大学生有平台培养自己的兴趣,激发自身潜能,让他们在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发扬中华文化。同时,学校可以凭借学生社团,将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大学生文化认知素养的有力契机,这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所述,中国的大学生大多数是认可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只是这个认识并不深入,也不迫切,需要引导与教育。我们知道,物质上的进步并不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精神上的丰富和满足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从大学生这个“文化建设的生力军”群体做起,在大学建立并完善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机制,从通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经典教育方面入手,珍视传统,突出民族性,与时俱进,并且坚持开放性。建立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王德峰:通识教育与中国大学的文化自觉[N].文汇报,2009-01-10.

基金项目:武汉轻工大学校立项目成果(2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12YJAZH192)

作者简介:张亮平(1967-),女,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与跨文化交际;顾细明(1972-),女,武汉轻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

推荐访问:自觉 现状 机制 培养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