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歌节”民歌缺失谈民族音乐的普及教育与师资培养

时间:2023-05-30 12: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民歌节”上原生态民歌的缺失,折射出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危机,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愈加严峻。挽救我们的民族音乐刻不容缓。挽救民族音乐在于普及教育,但我国民族音乐师资队伍现状不容乐观,从而影响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针对民族音乐师资缺乏的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民歌节 民族音乐 普及教育 师资培养

[作者简介]吴金琳(1971- ),女,壮族,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30-0191-02

一、引言

2007年“南宁国际民歌节”开幕式的节目中,32首曲目中民族唱法的歌曲只占1/3,其中没有一首改编自广西民歌,更不用说是原生态的广西民歌了,其他2/3的歌曲是当代流行歌曲。历年的民歌中,即使象《三月木棉红绯绯》《壮乡美》这些被称为“原生态”民歌,在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也已经属于凤毛麟角了。这一现象反映出当代音乐教育的缺位,本文从分析民歌缺失原因出发,提出民族音乐文化的普及教育及师资培养的解决方法。

二、民族音乐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广西民族音乐文化的生存危机随着时代的进步变得愈加严峻。一年一度的“南宁国际民歌节”,迄今已举办了九届,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民歌盛宴,它应承担起保护和传承广西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但民歌节上原生态民歌的缺席,折射出本土民族音乐在年轻的一代正逐渐萎缩的不争事实。据悉,为适应演出市场,切合时代脉搏,《南国早报》《南宁日报》曾进行征集民歌节开幕式演唱曲目、歌手投票活动,结果却是港台、韩等地流行歌手位列榜首。有调查显示,广西区35岁以下的年轻人极少能传承本民族的原生态歌曲,南宁许多高校的学生很少能分辨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和乐器,类似情况在近几届央视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综合素质考核上也不少见。

中国当代文化的传承大部分来自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但教育的缺位带来了民族音乐文化普及的断层,加之媒体的舆论导向、政府与民间对民歌的认知不足、保护意识和力度不够、研究民歌的专家学者不多,对民歌的保护和传承的手段单一等众多因素,加速了民族音乐在当今社会的衰弱。其中教育缺位和师资匮乏是民族音乐缺失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的缺位又是由于认识的偏差引起。当今音乐教育“向西方看齐”,视西方古典音乐为正宗,以西方流行音乐为时尚,而认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

1.家庭教育的缺位。大多数家长认为,民族音乐学习不能带来现实利益,学习西洋乐更有前途,家长的认识偏差使许多学生放弃民族音乐的选择。有关数据表明,每年音乐考级西洋乐器的考生就远比民族乐器的考生来得多,学习民族乐器的学生更是“罕见”。

2.学校教育缺位。由于高考对音乐科目考核的缺失,高中音乐课可有可无,音乐教育的教学大纲不能执行,规定的教学内容流于形式,有的甚至连形式都没有。当前许多艺术院校也更倾向于将师资力量、经费和教学设施投入到西洋乐方向,民族音乐教育受到极大的弱化。音乐教学科研不足,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模式老套,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丧失兴趣。这种情况在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广西显得尤为明显。

3.师资匮乏。笔者曾对广西几所高校音乐系民乐教师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各院校民乐教师最多7人,有的院校甚至一个都没有,大多在2人左右。许多中小学的音乐教师不具备相应专业能力,即使是专业院校毕业的音乐教师,由于我国音乐艺术院校在教育理念、体系依托于西方音乐理念、体系而建,使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存在欠缺。德国布莱梅大学教授君特就曾指出:在中国,看到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正在为把欧洲音乐置于其他民族音乐之上而努力。也看到了一种向西方音乐看齐的完整音乐教育体系。①

三、挽救民族音乐在于普及教育

民族音乐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观、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为此教育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政策来保护民族音乐。如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其第四部分中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有一定比例,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且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普及教育对于挽救民族音乐的意义在于:首先,普及教育能提高当代青年的审美能力,让民族音乐的魅力得到理解和传播,达到自发地保护目的。民歌是一种“活性存在”“考察民歌应深入到它的现实文化环境中去的特点”②。普及教育,能让民族音乐文化找准自己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落脚点,实践其在现代社会应有的功能。我们也看到政府和各地方媒体的努力,加大了保护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力度,但如果不在普及教育的方式上下工夫,文化传承必定产生断层,不久的将来也许只有在博物馆和一些封存的音像资料里才能见到民族音乐的影子。其次,普及教育的课堂有着严谨的治学风尚,对于器乐的理论和研究有着一定的权威和氛围,对一些不够严谨、不够科学的音乐元素起到修正作用。再次,普及民族音乐教育不仅能够挽救民族音乐,还能达到一系列促进社会发展的效用,如增加民族音乐文化研究工作者的就业,从而推动相关乐器、书籍、教育等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培养具有民族音乐素质的师资队伍

学校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基础,而高师作为培养学校音乐教育师资的“工作母机”理应承担起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引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资源的重任,力争成为民族音乐传播,生长的场所。③教育的实施者正是教师,要普及民族音乐,开展民族音乐教育,音乐师资队伍是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十几万学校音乐教师队伍,应该是音乐文化传承的“活性文本”,是开展民族音乐普及教育、传承民族音乐的关键环节。

然而我国民族音乐师资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影响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进行民族音乐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应具备两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较强的音乐素质能力;二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尤其是民族民间方面的专业知识。目前两方面素质都具备的教师很少。各级学校的民族音乐教学师资参差不齐,普通学校要聘请到专业民族音乐教师不太现实。为解决师资问题,有的学校甚至随意指派其他科目的教师担任。

针对民族音乐师资缺乏的现象,笔者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1.引进民间艺人。在培养之初,可适当引进当地民族的民间艺人进入音乐院校中进行学习与教学。民间艺人,尽管他们只是某个地方某个民族的歌(乐)手,但他们的演唱(奏)风格是正宗的、地道的,他们掌握了民族音乐吹、拉、弹、唱的绝技,但由于其本身的理论水平或文化程度不高,在他们将民族音乐活文本带入音乐院校的同时,可以让他们进修文化课程、音乐理论和教师素质,这样能使他们更好地将本土民族音乐进行课堂传承,达到既能政策性地保护民间音乐,又能使艺人们得到物质生活保障的目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请进来”可能比“走出去”划算,“请进来”可使更多学生都亲自聆听他们的歌(乐)声,目睹他们的表演(这和听录音的效果不会是一样的)。所以,在保证能“走出去”的情况下,不妨考虑以“请进来”作为传播教学手段的一个补充。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聘请民歌手宝音德利格尔为常任客座教授,在教学方法与内容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社会与有关专家的认可。此外,福建泉州师范学院的南音大专班,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侗歌大专班等高等师范院校,以及一些音乐艺术院校,也在培养民族音乐师资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④

2.教材编写。高等学校应根据本地区教育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民族音乐的教材。这一方面的案例有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该系于1997年招收首批音乐师范大专生,首次把呼伦贝尔民歌引入了声乐课堂。后来又开设了“内蒙古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并编写教材,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民族音乐,以及其历史文化内涵。

3.优化师资队伍。民族音乐教学效果如何,教师素质是关键。加强专业教师的民族音乐的素养,使他们本身热爱民乐、熟悉民乐,既有一定的民族音乐理论知识、较深的民族文化底蕴,又有良好的施教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教师送到高等院校进行培训。

培养伊始,必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经费、管理制度、培养程序、课程安排等,都需要各个音乐学院甚至是教育部门对此进行整体性地考察与商榷,然后得出政策性的规划和措施。本文只是从师资入手,希望能够促进师资—教学—师资的良性循环,与拥有民间音乐文化话语权的组织或个人共同商榷,将音乐文化回归本位。

[注释]

①管建华.全球殖民时代与后殖民文化批评时代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定位[J].中国音乐,2002(2):4.

②陈丹曦.民歌的活性存在[J].福建艺术,2000(4):25.

③周邦春.对高师民族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8):153.

④樊祖荫,谢嘉幸.反思与探索——中国(大陆)学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J].中国音乐,2008(2):26.

推荐访问:民族音乐 民歌 缺失 师资 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