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探索

时间:2023-05-29 18:48: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在环境监测实验室构建一套开放式管理模式,该模式参照环保设备社会化服务的步骤进行,包括试验、小试、中试、实践应用四个过程;针对各类对象,根据其特点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来进行管理,而且管理人员的侧重点有差别。该模式在经费、人员、兴趣、管理、时间等保障的基础上,对专业学生、非专业学生、社会人员分类进行开放式实验管理,从而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环境监测 实验室 开放式管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131-03

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环境类专业必备的实验场所,在高校教学科研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其中的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创造性思维得以激发。环境监测实验室承担有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噪声监测、室内环境检测等多项实验任务,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先在课堂上用大量的时间讲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并亲自示范,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是能很好地解释实验过程,最大限度地讲授实验内容,最广泛地接收各种实验任务,缺点是学生动手做了很多实验,但却不懂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掌控实验全过程,甚至于只会用仪器测量,诸如如何开机预热、如何关机这些最简单的常识都不懂,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的渴望,也没有发挥环境监测实验室创新平台的功能。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众多高校对实验室进行了各类开放式的改革研究,主要涉及人员的开放、时间的开放、教师教学方式与实验室的结合、实验室对外的开放等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部分都是在本科以上院校实施,而且开放对象以研究生或优秀的本科生为主,对于高职院校的开放研究较少。根据相关数据统计,环境监测工作一线人员50%以上均为高职高专学生,他们从事的是实验室的基础工作,因此,对其实验素养的培养不但能提高其实验水平,而且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作用。实验室开放研究另一个不足是依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模式,都是在本校本专业学生中开展,并没有对环保有热情、渴望探求环境监测知识的其他专业学生或社会人员开放,无法发挥其万众创新的功能。

基于以上实际,为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实验室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的作用,本课题组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开放式管理模式的研究,在对实验过程、实验内容等充分开放的基础上,形成一套管理体系,无论是环境类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学生,甚至于社会人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室自主进行相关实验,以期为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服务。

一、环境监测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

本课题提出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参照环保设备社会化服务的步骤进行,包括试验、小试、中试、实践应用四个过程。针对各类对象,根据其特点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来进行管理,而且管理人员的侧重点有差别。通过整个实验过程,达到各类对象创新的预期目的,即对专业性强的学员重在学习实验内容和激发创新思维,对不了解专业知识的学员重在实验过程的体验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上,最终达到万众创新的目的,具体管理模式见表1。

二、环境监测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保障条件

要完成以上实验室开放过程,达到万众创新的目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应满足一定的保障条件。

(一)经费保障。为保证开放式管理模式的效果,经费是进行实验室开放和运转的重要内容。经费一般包括仪器设备使用费、实验室日常维护费、水电使用开支、药品耗材购买及实验人员津贴等,这些经费必须有稳定可靠的来源。目前,学院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被列为院重点建设专业,每年均有相关经费支持;课题组成员的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也能提供部分经费;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环境监测实验室平台申报各级创新课题,争取各类经费。本管理体系第四过程针对的是社会人员,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实验室可以对社会实践应用中的社会人员适当收取相应费用来保证经费,从而解决制约实验室开放的根本问题。

iiii首教育,充分熟悉相关制度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开放实验。要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能认真细致做实验,充分爱护仪器和设备,节约使用水电和药品,老师、实验员、专业学生也要经常检查实验室安全和卫生情况,及时处理实验室的各项隐患,保证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五)时间保障。环境监测实验室平时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对于非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员无法全天候保障时间。为了得到好的效果,我们对不同对象采取不一样的时间。对于专业学生,可以全天候开放实验室,并且由专业学生自己管理实验室;对于非专业学生,可以开放非上课时间(星期二下午、星期四下午、周末);对于社会人员,开放时间为周末。而且对于非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员必须按照预约登记制度确定时间后预约,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开放实验,这也有利于环境监测实验室合理安排仪器、物品等内容。通过以上安排,所有的学员都能有确定的时间在环境监测实验室进行实验,也能得到相应的专业指导。

三、实践效果

本课题组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环境监测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的实践,运用评价机制对其进行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培养了一批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自主进行开放实验的基础上,还能对非专业学生和社会人员进行指导。这些学生成为专业骨干,借助环境监测实验室发起了多项创业创新项目,包括柳州市农村饮用水监测、私家车室内空气监测、柳州市城市道路噪声监测等。同时,学生在实验和指导实验过程中掌握了团队协作、与人沟通、实验室管理等相关职业素养,为以后更快地适应专业工作提供帮助。

第二,提高了其他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对非专业学生的实验开放,他们懂得了部分环保知识,增强了自身的环保热情,并通过点带面的方式,使他们的同学都有了环保的意识,在学院内形成环保的风潮,对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创业创新服务提供了帮助。

第三,规范了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改变了以往全部由实验员负责管理的模式,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和管理水平,在各级人员的管理下,未发生大的实验室事故。同时,环境监测实验室也顺利成为“柳州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一部分,并成立了“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中心”,更有利于进行大范围开放实验室。

第四,服务了众多社会人员,为他们解答了大量环保方面的问题,使其在创业创新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問题,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实践其创新能力。

总之,环境监测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为老师与学生、老师与社会人员、学生与社会人员之间建立起一个沟通的桥梁,各类思维在专业实验过程中碰撞,培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了各类人员的创新潜质,提高了创新能力,是一条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2)

[2]李英俊,孙淑琴,等.多种模式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3)

[3]王晓华,王杰,等.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9)

[4]康莹,黄伟英,等.开放型实验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5]杜文辽,李安生,等.面向“卓越工程师计划”开放实验室建设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

[6]钟桂辉,刘曙光,等.浅谈开放实验室的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7]张彩红,张强哲.开放实验室创新发展模式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8]马锦飞,张馨,等.心理学实验室开放共享模式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8)

[9]高云鹏,滕召胜,等.开放实验室与学科竞赛平台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4)

[10]刘宏伟,孟新立,等.浅谈农产品检测中心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J].中国计量,2016(8)

[11]兰萍,严李强,等.基于导师制的信息技术类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

[12]毕海霞,张艳蕊,等.自主创新开放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

[13]耿浩.高校开放实验室评价机制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5)

【作者简介】张丽微(1982— ),女,吉林松原人,硕士,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柳州市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生态系统评价研究。

(责编 黎 原)

推荐访问:环境监测 开放式 管理模式 实验室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