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任:制造业触底企稳的势头趋明

时间:2023-05-29 12:12: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经济增速虽然下降,但制造业投资推动经济转向内生增长的迹象更加明朗,中国内需市场、创新精神和各界持续的投入也在培育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

截至2017年2月,沪深两市总市值53.8万亿元,其中制造业总市值26万亿元,占48.3%;两市流通市值41.4万亿元,制造业流通市值18.2万亿元,占44%。如果没有制造业基本面至少是边际上的改善,那么沪深两市股指的稳中有升不仅很难说是稳固的,更不能奢望2017年的慢牛行情。

从宏观调控的需求侧来看,基建和房地产作为终端需求,毕竟有逆周期的属性,什么时候逆周期政策的力度能开始递减,取决于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什么时候开始恢复,特别是工业投资需求的恢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货币政策目前已经步入更加接近稳健中性的阶段,2017年,政府设定的M2预期有所下降,赤字率目标没有提高,基建投资目标也没有扩张。

从2008年以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波动下行,在2016年一季度是5.8%,但二三四季度都是6.1%。2017年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料会令工业经济有更加明显的变化。

就当前工业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运行情况,《证券市场周刊》记者采访了工信部前总工程师、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朱宏任认为,尽管工业投资需求尚未明確进入加速轨道,但已不必悲观,特别是制造业触底企稳的势头正在趋于明朗,并伴有结构性改善。

制造业触底回升

《证券市场周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多年下降后出现了一些企稳的迹象,这种企稳在未来是否可持续甚至发展为逐渐向好呢?

朱宏任: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来看,逐渐趋稳的情况在增速上已经逐渐地显现,制造业触底企稳的趋势在趋于明朗。

从这几年投资、消费、出口情况看不同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可以把工业增速看成这三条曲线拟合后的反映。现在看,即便这一轮GDP恢复一定程度增长之后,也已经不同于2009年-2012年期间的增长了。相应地,中国的工业经济是在新的平台上达到了新的稳态,增速处于比以前低的平台。

增速之外更要关注的是企业增长结构方面也出现了新的变化。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4%、7%和6.8%,比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分别高出1.1、0.9和0.8个百分点,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82.8%、84.7%和85.9%。从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来看,制造业的比重是逐渐增长的。

m5iMzO6^tiMzMzMzͼ]iv^m5~ݴoii׮Mii6MznMz`v^iv^M6nuv^^8v^8v^睴ׯm6m5ݹu8ӭtNiv^m5m5m5<?#m5M{N6i׮6iivnZ强国,针对此提出了方针、政策措施,予以重点着力的十个方面等措施。

《证券市场周刊》:就当前一些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或是关键制造业的国产替换进口趋势,可否有一些介绍以及对前景的评估?

朱宏任:从趋势上讲,国产汽车制造业随着创新投入的增加,对市场的把控能力和定价权是会上升的。如果政府对创新投入的态度再积极一些,这个结果甚至会更快地到来。这不是只靠政府支持的结果,中国汽车市场的关税壁垒和外资保护都已经下降了,国产汽车业的市场地位上升有产业发展的必然性。

中国企业家在推动企业发展、促进中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竞争当中所起到的价值十分宝贵。企业家的创造性劳动是不可替代的,过去可能我们重视得不够,如果没有他们,企业很难沿着良性轨道发展下去。

《证券市场周刊》: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在低一些的平台上企稳,很多行业出现增长的天花板,未来行业集中度上升和业内龙头企业的定价权上升将是竞争的新格局。对此您是否认同?

朱宏任:有这样的可能性。而且,当前的制造业竞争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能够提升行业集中度的龙头企业往往善于利用互联网。中小型企业的机会往往在一些细分领域当中,例如为智能制造设备提供关键的零部件和基础原材料,这些细分领域不一定是特大型巨头的垄断。

推荐访问:势头 制造业 触底 朱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