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述评

时间:2023-05-28 16:2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依据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发表于1979-2010年间的126篇“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文章,本文从理论、教学、技术与工具、行业四个研究主题对之进行了统计分析。依据这些分析,本文对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95(2011)03-0058-0005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CAT)起源于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MT)。综观国外机器翻译的发展史,通常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期(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沉寂期(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发展繁荣期(80年代中期以后)(张政,2006:29-30)。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后不久,美国科学家韦弗和英国工程师布斯率先提出利用计算机进行翻译的设想。随后,西方一些国家纷纷建立机器翻译研究机构,相继召开国际会议,机器翻译蓬勃发展起来。然而,1966年,美国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Automatic Language Processing AdvisoryCommittee,简称ALPAC)公布的报告指出:机器翻译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没有发展前景。受其影响,机器翻译的研究陷入了萧条。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语料库等新兴研究方法的出现,机器翻译的研究才得以重振旗鼓,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张政,2006:3)。

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机器翻译研究,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机器翻译研究才渐渐兴起。近几十年,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CAT研究终于迎来了发展的繁荣期(冯志伟:1999)。本文将重点讨论1979—2010三十年间国内CAT的研究情况,依据CNKI收录的126篇文章,分别从理论、教学、技术与工具、行业四个方面对我国CAT研究的发展和现状进行回顾和分析。

1 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内容分析

基于CNKI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本文以1979年以来发表的CAT相关文章为研究对象,检索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11月13日。为获得较全面的检索结果,笔者分别检索了CAT相关的5个关键词,共得到文章126篇。关键词检索结果统计如下(见表1)。

依据上述结果,笔者将文章分为理论、教学、技术与工具、行业四个研究主题,其数量统计结果如下(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四个研究主题中,技术与工具类文章所占比例最高(48.4%),而行业类文章所占份额最小(10.3%),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近30年来国内CAT研究的概况。下面笔者根据研究主题,分别对其特点进行简要评析。

1.1 理论

国内的CAT理论研究主要分为两类:①国外理论发展概况;②国内理论研究。由于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密切相关,因此理论研究常常将两者放在一起讨论。计算机辅助翻译起源于西方,所以了解国外在这方面的发展与现状是进行国内理论研究的基础,如《国外计算机翻译的发展和近况》(袁亦宁,2002)一文较为系统地勾勒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整体框架,阐释了其研究的发展和现状。由于这类论文的内容主要是概述性的介绍,因此数量较少,但却便于国内研究者系统了解西方计算机翻译理论,并为开展我国的理论研究铺平了道路。

国内的理论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概括:一是相关术语的阐释和区分,如《“机器翻译”、“计算机翻译”还是“电子翻译”》(张政,2003);二是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比较,如分析机器翻译和机器辅助翻译的可行性(张治中,俞可怀,2002),比较机器翻译和人工翻译的优缺点(庄小萍,2007)、分析机器翻译的可信度与人工干预的关系(钟尚离,2004)、指出机器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辅助翻译策略(岳春芳等,2005)等。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分析机器翻译的局限性,这类论文往往指出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必要性,并预测它将为机器翻译开辟一条可行之路,成为机器翻译未来的发展趋势;三是尝试运用其他理论指导CAT研究。这类的论文有两篇,分别是《翻译单位研究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启示》(苏明阳,丁山,2009)和《语言多态性与因特网辅助翻译》(张景祥,2003)。前者引入翻译理论研究成果指导CAT系统发展,后者则从语言的多态性出发,对因特网辅助翻译提出可操作的量化标准。

1.2 教学

针对CAT教学研究发表的文章数量不是太多(25篇),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和翻译专业硕士生(MTI),这一类的研究有望逐渐增加。下面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层次两个角度对CAT教学研究的特点加以分析。

从课程设置来看,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如柯平和鲍川运(2002)详尽地调查了世界各地高校口笔译专业和翻译研究机构的现状,对这些专业和机构的课程设计与研究项目择要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其中多个高校已经开设了CAT课程,无疑对国内高校CAT课程的设置起到借鉴作用;又如徐彬(2006)探讨了CAT技术教学进入翻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以及CAT技术对于翻译研究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指出设置CAT技术相关课程,有利于培养面向市场、面向职业的外语和翻译专业学生。

从教学层次来看,国内CAT教学在硕士层面上的研究比较全面。其中有对于学术研究型硕士的CAT课程教学研究,如《“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思考》(钱多秀,2009)一文从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史、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广义与狭义的翻译工具等八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思考。其次,还有针对MTI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例如对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CAT教学实践的探索(丁宁,2009)等。除此之外,研究者对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硕士的培养也有论述,如《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专业教学探讨》(俞敬松,王华树,2010)一文就从专业的创建、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压力与挑战等方面阐释了北京大学CAT硕士专业的基本情况及其未来发展的思考。值得说明的是,北京大学的计算机辅助翻译专业由语言信息工程系开设,授予工程硕士学位,其教学内容分为基本的语言与翻译教学和信息技术与翻译技术两大部分,拓宽了CAT教学的研究视角,对于CAT课程的跨学科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3 技术与工具

技术和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既是CAT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三十余年来国内对CAT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其文章数量将近占到了总数的一半(48.4%)。其研究内容丰富、角度多样,下面分为三个小类加以评析。

1.3.1 技术

在技术研究方面,既有对CAT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趋势的综述(靳光洒,2010),也有对具体技术的讨论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对翻译记忆(translation memory.TM)和语料库的研究。

《翻译记忆系统的现状及其启示》(苏明阳,2007)对现有的TM系统进行了梳理,指出当前TM技术和系统的局限性,总结出其发展趋势,并对我国的TM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建议。除理论研究之外,计算机专业的研究者还将TM技术应用到了机器辅助翻译系统的开发中(杜伟,陈群秀,2007)。

语料库是近年来CAT研究的热点,其中对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较为深入。不仅有针对平行语料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概况的系统介绍(黄俊红等,2004),还有基于平行语料库的实践应用,如构建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刘荣,2006)等。此外,研究者还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和改进CAT技术,如机器辅助翻译中模糊查词典和快速录入单词技术研究(刘小虎等,1997)等。

1.3.2 工具

这一类主要针对CAT软件和系统,研究成果较为丰硕。CAT工具与翻译联系紧密,实用性较强,因此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这部分的研究系统性强,从范围上至少涉及三个层面。首先是对CAT工具的总体研究,如具体分类(王涛,鹿鹏,2008)、发展与现状(薛文枫,2008)等。其次是对CAT工具开发和使用的具体研究。在工具开发方面,既有对系统和软件设计原理的综合阐述,又有对具体系统平台的设计构建,如交互式智能辅助翻译平台(黄河燕,陈肇雄,2002)、翻译工作室(张桂平等,2002)等,还有针对工具翻译质量(何站涛等,2002)、用户需求(单玉秋,2002)等领域的探索。在工具的使用方面,国内的研究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提高翻译效率,讨论文件的译前转换(魏长宏,2010)和译后编辑(魏长宏,张春柏,2007);二是阐述使用心得,主要分享软件的使用经验(范易,2000)及指导软件的选择(范者正,1999)。

最后是对某一款软件的介绍和研究,如《翻译软件的使用心得》(乔耕,2001)就根据自身的使用心得重点介绍了雅信CAT系统,又如《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WordFisher评介》(许汉成,何淑琴,2002)讨论了WordFisher的主要功能、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等。在对CAT软件的研究中,笔者发现研究者不再局限于高校教职人员,同时有些作者来自于翻译软件公司,他们对软件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入了解,他们的研究为我们了解CAT工具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综上所述,国内关于CAT工具的研究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的立体网络,既有总体研究,又有针对特定领域(开发和使用)和特定软件的探索研究,对翻译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

1.3.3 应用

关于CAT工具应用研究的文章没有局限在特定领域,角度多样,如《计算机辅助翻译在ICSC卡片上的应用》(朱良,2005)就将CAT技术应用到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中文版的翻译工作,为此专门开发了CAT软件以提高翻译效率。《机助翻译软件对多义词的处理》(张翼,2003)则探讨了CAT软件在多义词处理中的问题,并通过对语料库的分析等方法进行初步解决。

1.4 行业

从形式来看,这一领域的文章大多是新闻报道和研讨会简讯,对CAT行业的专项研究几乎是空白。从内容来看,文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论述CAT在翻译行业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杨蓓(2010)指出CAT正逐步成为翻译行业的一个热点,但CAT软件开发难度大、价格不菲,成为行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二是介绍CAT具体行业中的应用,如以“机械行业翻译外包:应用CAT成选择新标准”为题的报道中指出:80%以上的机械企业在翻译外包过程中要求翻译服务供应商必须使用CAT软件(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100%的制造业企业都会优先选择使用CAT软件的翻译服务供应商(魏莹:2008);又如,关于铁路行业翻译的新闻中提到“翻译质量有效提升、翻译效率提高、解决术语统一难题成为企业要求供应商必须使用CAT软件的三大原因”(韩笑:2008)。

2 对今后研究的几点建议

计算机辅助翻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虽然较短,但值得肯定的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已涉及许多方面,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综观国内的CAT研究,仍有诸多方面需要加强,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理论方面,国内关于汉语语法的研究需要加强。汉语语法与英语语法在结构上相去甚远,西方CAT理论对英语的分析比较深入,如果照搬,就会使CAT中汉语的翻译举步维艰,例如,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句法分析时就可能把“华人”这个词错误地切分出来。这也说明基于汉语语法的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次,虽然CAT更多关注的是翻译实践活动,但翻译理论的引入可以拓展思路、为CAT研究提供多元化的研究视角。但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值得研究者们思考。

(2)教学方面,随着翻译本科和翻译硕士专业的建立,CAT的教学需求大为增加,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深入研究。一是教学体系的完善。国内在硕士层面上的研究比较全面,但对于本科和博士层次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没有形成教学层次相互衔接的体系。二是教师能力的培养。CAT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外语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学习CAT技术,掌握多种工具。因此,关于如何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三是教材的编写。国内虽然不乏介绍计算机翻译的专著,但对于CAT教材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无疑亟需填补。

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在校企合作方面做一些有益的探索。CAT与翻译公司和软件企业密切相关,高校可以和企业建立联系,不仅能获取最新的资源,还可以了解企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同样,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培养未来的翻译人才,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期达到双赢的目的,如Tra-dos公司就于2007年开展了一项高校计划,为高校师生提供最新的CAT工具和真实的操作环境,截至2010年1月,全球已有超过200所高校加入该项目(DaphneWang,2010)。

(3)从前文介绍来看,国内在CAT技术与工具方面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就,但这一领域作为信息技术和翻译研究的结合部,涉及的范围较广,研究难度较大,任何单一学科的研究者都不可能深入到CAT技术的各个方面。因此如何融合相关领域的知识、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对未来整个CAT领域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这也是研究者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不仅如此,翻译研究者还应该加强与CAT行业和翻译公司专家的合作与研究,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软件,寻求专业人士的指导,共同推进这一领域的开发和应用研究,提高CAT工具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4)行业方面尚无系统的研究成果,面对翻译行业现代化的需求,这一空白亟需填补,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其一是CAT在本地化行业中的应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了与中国的业务往来,促进了本地化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一过程中,翻译需求量巨大,涉及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因此CAT技术和软件的大量使用成了推动本地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二是CAT技能的培训:目前对CAT技能的培养还局限于高校的教学层面,没有专门的研究,例如,如何构建一条“高校一企业一行业协会”立体的CAT人才培养渠道?如何制定培训标准和培养方案?如何实施CAT职业技能的专业认证?这些都是有待继续研究的课题。

3 结语

我国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已经走过了五十年的发展道路,成果颇丰而又任重道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突破,相信计算机辅助翻译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跨学科合作的不断深入也将推动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日渐走向成熟。

推荐访问:述评 计算机辅助 翻译 国内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