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

时间:2023-05-28 14:54: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领域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和混乱。梳理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分析了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理论三种常用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在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与技术方面的区别。

关键词:范式;实证主义;解释主义;批判理论

中图分类号:C0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1-0097-02

科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可证伪性。这要求某一领域的所有研究者掌握和运用一套相同的研究手段。但是目前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实践中,在概念和理论的应用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方面都存在一度程度的模糊和随意性。这也说明社会科学仍然具有“前科学”的特征。本文希望就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和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以澄清研究方法上的混淆和误区。

一般来说,科学的研究方法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

方法论属于哲学层次,要思考的是人应该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具体来说,它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探讨研究的原则、逻辑、程序等方面的问题。在社会科学领域有过方法论方面的争论,如,是否可以像研究自然现象一样研究社会现象;人们对社会是否可以获得确切的认识等等。方法论并不是抽象和空洞的,社会科学的研究者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的。

研究方式指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操作方式。研究方式又可以细化为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法是量化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方法,是否运用数学手段是二者的主要区别。研究法又可以按照收集资料的途径与分析手段区分为统计调查、实地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研究设计包括根据实际需要选取研究类型、确定分析单位、概念的操作化等。

具体研究方法指研究各个阶段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资料收集方法和资料分析方法等。

为了说明上述问题,美国社会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结构的革命》一书中提出了研究“范式”的概念。书中并未对范式一词进行明确的定义,但从他的基本思想中可以看出,范式指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包括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由此可见,范式是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这三方面内容的总和,也可以认为是由某种特定方法论衍生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统称。研究范式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研究范式都有其特定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和一整套技术手段。目前在社会科学领域有三种最具影响的研究范式:实证主义范式、解释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这三种范式在社会科学是否具有规律性和确定性,以及是否要坚持价值中立等方法论问题上存在差异,并在研究实践中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

一、实证主义

(一)方法论

实证主义范式认为社会现象在本质上与自然现象是一致的。虽然社会现象由于人的活动而造成,但在宏观的社会层次上却是独立于人的意志的客观过程,所以应该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由于社会现象具有客观性,研究者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应该尽量克服自己的主观好恶,做到价值中立。研究的任务只是寻求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不是判断何者为善、何者为恶。

自然科学研究遵循着归纳和演绎两方面的逻辑,也就是在理论与经验观察之间的回环往复。这在社会学家华莱士于1971年提出的“科学环”概念中有明显的体现。

科学研究中的一个要素是理论。社会理论的本质是对日常的、经验世界的抽象,我们所体验到的经验世界是纷繁复杂的,想要对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就要化繁为简,这就是科学研究需要抽象化的原因。理论是通过对经验世界的观察和归纳而得到的。理论随着抽象化的程度不同,解释的能力和范围亦有所不同。当然,抽象所付出的代价是损失了信息的多样性和一定程度的例外。在解释社会现象时需要理论的支撑。如果在经验观察中发现了与理论不符的地方,可以对理论进行补充或修正。

经验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因素。社会科学研究者往往容易坐而论道,忽视了对“世界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的切身感受。经验观察是区别于人文方法和哲学思辨的关键,是科学方法的本质。经验观察可以对理论进行检验,也可以通过抽象创立新理论。

但是研究的方式并不是绝对的,一项研究可以从科学环的任一点开始。可以只是对某种新现象进行描述,也可以是对某方面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梳理。科学环的上半部分只涉及理论,称为理论研究,下半部分称为经验研究。

(二)研究方式

从研究法上来看,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是定量化。实证主义为了与自然科学接轨引入了定量研究方法。目前,由于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应用,社会科学的某些研究领域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定量化水平。如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中,在分析社会流动机制、社会地位获得因素时普遍使用了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方法。此外,统计调查、实验研究与一部分文献研究都是实证主义范式经常采用的方法。

(三)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与资料分析方法。定量研究通常使用问卷法、量表与测验、实验等方法收集资料,用统计与数理方法、文献内容分析与二手分析等汇总资料,并使用计算机使数据处理得以简化。

二、解释主义

(一)方法论

定量化的实证研究丰富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应用。但是定量研究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要做到定量化往往要在研究之初提出研究假设,也就是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可能的数量关系,并用经验观察来验证这一假设。这有可能使思维固化,忽略了在实际当中存在的、未被认识到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并不是所有社会现象都可以用数字来说明,只重视客观的数量关系容易忽视人对世界的主观感受和事物之间本质上的联系。许多研究者发现,社会现象除了具有客观性之外,人的主观性也很重要。解释主义认为,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完全客观的世界,客观事实在人的意识中要经过个人的解释和重新建构,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理解人在社会当中的行为。所以认识社会现象的数量规律固然重要,了解特定社会事件的深层意义,发现事物之间本质上的关联也具有同等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其实一直在被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所运用,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文的方法。

(二)研究方式

解释主义范式最主要的研究方式是质性研究。要想发现事物本质上的联系最常用的方法是实地研究,即人类学中的“田野工作”。质性研究并不是哲学思辨,也需要进入“田野”,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所以上面提到的科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理论和经验观察在这里仍然适用。不同之处在于质性研究与实地研究不关注事物间的数量关系,无需在研究之前提出假设,而是重视社会现象质的联系,在与被研究者的接触中发现问题。

(三)具体方法

通常用访问法与参与观察法收集资料,用理论分析法分析资料。

三、批判理论

(一)方法论

批判理论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并不能止于了解客观现象、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研究社会科学的最终目的是改变社会。想要改变社会就必然要涉及到价值与意识形态。批判范式认为社会科学从来不能做到绝对的价值中立。

(二)研究方式

定量研究方法与质性研究方法都适用于批判理论,但偏向于质性方法。

批判理论范式中比较有特色的研究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含义多种多样,往往包括“对行动进行研究”、“为行动而研究”、“在行动中研究”、“由行动者研究”等。行动研究常与社会实验和社会改革相联系,其目标和研究效果在于解决实践问题,研究成果注重可应用性,或是将某项研究的发现直接运用于行动,研究者在应用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动进行批判式的反思。在这一方法中,被研究者不再简单地被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就问题和所有与研究相关的人员一起参与研究和行动,研究者、被研究者和行动者是伙伴的关系。

(三 )具体方法

问卷法、访问法、参与观察作为资料收集方法,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作为分析方法都可在此应用。

把社会科学研究分为不同的方式,正如把有着繁复联系的整体世界强分为各个独立的部分,是为了使我们对社会现象有所认识。但是,研究方法并不是绝对的。近年来,出现了多种研究法综合运用的趋势。研究者应清楚研究方法的层次,并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选取适合的研究法。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

[4]邓津,林肯.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层次 社会科学研究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