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管理创新与教育环境生态塑造

时间:2023-05-28 14:2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计算机教学对学生进行信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强创新能力教育是大学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而加强管理创新,塑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是计算机教学的趋势所在。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管理创新 教育环境 生态塑造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新课标理念的不断贯彻落实,一些原有的计算机教学管理模式和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必须发生相应变革,在大学教学活动中,信息化教育手段也逐渐完善与创新,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领域较多,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对于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一、目前大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观念影响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关注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由此造成了教师加班加点,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进行“填鸭式”教学,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学生必须改变学习方式;要求学校改革评价制度,反对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求学校领导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管理方面更多关注学生的发展,把是否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标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信息素质是人认识、创造、利用信息的素养和品质,包含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信息意识。即人对信息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二是信息知识。即计算机网络、文献信息学等基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三是信息能力。这是信息素质的主要方面,它包括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力等。四是信息道德。即在信息社会活动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信息道德和伦理规范,它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传递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桥梁。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所依托的信息素质教育的因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方面。没有丰富的网络文献资源特别是网络数据库资源,学校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学就没有保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当前的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严重不足,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程序方法和应用技术等方面残缺不全,没有整合到一起,有些已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浩瀚的文献信息海洋中,引导学生学会及时快速准确检索分析选择和利用文献资源,找到所需信息。传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方法手段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我国信息素质教育。客观准确地评定学生在课程结束时的学习成绩,没有建立一个相对客观、统一的考试系统和标准。

二、优化教学环境完善教育教学生态

在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已应用于学校教学、管理的各方面。如何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积极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技能的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实验时间,更不能像做家庭作业一样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有限的教学时数与学生技能提高的矛盾突出。多媒体综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基于因特网的远程学习系统等构成了丰富的学习技术环境。信息技术可以创造和展示各种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虚拟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利用计算机模仿真实过程的实用技术。在网络环境下,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不但要求大学生具有丰富的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和信息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竞争能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文献检索课的新使命。为了培养信息社会的创新人才,文献检索课教学必须深化改革,改革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方式等。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要紧随时代的要求,保持更新。同样,文献检索课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革新,要大力压缩和简化对纸质文献的繁琐描述和介绍,不断更新、增添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教学内容,使之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文献情报调研报告或专题综述是更高一层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信息创造能力。按学号设计,尽可能做到一个人一道题一台电脑,学生可根据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实习,实习报告以E-mail形式发送给授课教师,再由教师反馈给学生。应用技术部分包括: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各类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揭示,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图书、报纸的浏览和下载方法,有关个人信息库建设,外文文献检索工具的剖析介绍及利用等。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加强对大学生的技能培养成为当务之急。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理论部分包括:文献及文献检索的类别与基本概念,文献学和信息学的基础知识,中文工具书使用法,计算机文献信息查询系统的应用技能,文献信息与计算机检索概论,检索语言与文献标识系统,知识产权,信息道德与法规等。程序方法部分包括:网络信息检索工具的分类、比较、评价以及检索基本原理、策略与方法,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收集、整理、决策、开发、利用和评价等。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检索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自学能力,作为联结理论与实践的纽带——实习应体现出个别化。

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生技能全面提高

以前,有教师把课程改革同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必要的考试检测、合理的学生作业量等对立起来,以为课改要降低教学质量要求。事实上,课改不但不是降低质量要求,而是提出更全面、更科学、更高的质量目标,即学校必须构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健心、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学会创新”这样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目标。学校只注重抓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不注重“学以致用”,不关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新课标的理解应用;或只抓个别“精品课”的精彩表演、哄动效应,而忽视课标精神在实际课堂中润物细无声的贯穿和渗透。适应“课改”要求,创新教学管理。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过于强调刚性制度,缺乏人文关怀。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模式,树立开放、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教学管理更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生技能培养模式分4个步骤,对各步骤的操作通常是按顺序方向进行的,必要时也可以跳过某些步骤或重新排序。一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首先由教师与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通过某一实践环节应达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同时将学习目标转化成相关问题。问题设计的总体原则是适度,过难则启而不发,过易则形同虚设,要能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目的,为学生的主动建构作准备。教师通过设计问题,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通过目标的制定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向和进度。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实验。根据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确定提供资源的方式,可以要求学生按照学习目标查找资源,也可以提供现成的虚拟实验资源给学生。如果是前者,教师要设计好要求,提供相应搜索方法,避免学生无目的地查找;如果是后者,教师要整合信息资源,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提高学习效率。

四、以教学生态环境为中心促进教育环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人们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能,如信息的收集、加工、传播、再加工等技能。随着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学习观,应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主动地、积极地进行理论和实践学习,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种学习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之上,并且以网络作为学习环境,在此称之为“网络学习”。网络学习是一个开放的概念,通常是指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随着高校网络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在大学校园已全面铺开,也已“网”住了不少的大学生。大学生将网络学习作为上网的主要内容,也是课余学习的主要形式。因而,网络学习必然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网络技术本身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学习网络本身也是一个连续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网络本身涉及许多技术,大学生在学习中,要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实践提高循环往复,从而不断开发和利用网络中的学习资源。通过学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开展讨论、交流,从而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在网络学习中,大学生可按照自己的步调、自己的心理、生理和学习基础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学习,也可以直接在网上和老师探讨。另外,通过对网络这一信息仓库的搜索引擎,大学生在自身的个性化学习方面就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而使网络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为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提供优良环境,但教师如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即没有教师的现代化,就很难实现真正的教育变革,教学设备与材料即使再先进与现代化,也不能创造出现代化的教育效益。因此教师的现代化应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生技能培养成效高低的关键。网络学习能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和优化学习方式,能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网络学习还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项加起来就有94%。另外,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实验的结果是,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后所述说内容的70%。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听得见,又能用手操作,还能提供各种交流讨论的途径,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靠听教师讲课丰富得多,保持也牢固得多。网络学习有利于学习中多方协作,提高学习效果。网络学习的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帮助指导、相互讨论和共同建构的方式进行协作学习,能产生一种群体气氛、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启发,获得指导、帮助,同时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效率。综上所述,网络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其独特的积极作用。

五、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

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科技发展证明计算机教育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持把培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教育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坚持以培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宗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是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学生就业、尽快适应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而科技发展证明计算机教育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习能力、培养高雅的情操、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谈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初浅看法。二十一世纪国际竞的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综合素质的竞争。从社会职业、知识经济创新、人才培养市场等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实践和社会发展逐步形成的。现在,计算机技术正以愈来愈凸现的文化属性超越了其他工具,成为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范畴中重要的成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文献检索课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文献检索教学中如何优化、整合教育资源,如何合理地构建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快、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去探索。迎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推进信息素质教育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对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作

为充分具备培养学生这种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学科,更应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结论

信息技术正全方位地影响着教与学,改变着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与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为大学生技能的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育技术四者有机结合。有理由相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环境,将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为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与素质提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切实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在实际教学中,应积极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开放实验室,重视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完善。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紧密结合于实际,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

【参考文献】

[1] 蔡润芹: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

[2] 何珍祥、董健康:计算机专业学生操作系统教学中综合素质的培养[J].甘肃科技纵横,2008(5).

[3] 刘严坤:运用虚拟技术改革电子线路实验教学[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4] 李镇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发展高职多媒体网络教学[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5] 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 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 张克松:信息技术环境下个别化教学模式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

推荐访问:管理创新 塑造 生态 环境 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