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学科教研如何作为?

时间:2023-05-28 08:12: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提出“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鲜明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一次强调和明晰了“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当前教育的根本指向和核心所在,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立德树人”不仅是今后教育领域中所有改革的基本导向,更是教研工作的基本导向。在深化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科教研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在当前的德育中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说教德育”“口头德育”居多,德育工作缺少活力,实效性低。如何让学校德育不只停留在以说教为主的德育认知上,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转化为学生的德行?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在当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正确认识和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就显得尤为重要,重新诠释和领会“立德树人”的现实要义就显得尤为迫切。

1.立什么样的“德”

“德”——即德行修养,“立德”指的是树立德业、确立品德,树立品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功、立言统一于立德,道出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立德有德,说明立德乃修身之本、价值之基。而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则是论述创建一代典章和做人准则的重要性。

现阶段,“德”有着更为宽泛的含义:在价值观念上,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育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想信念上,立崇高理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和信心;在精神层面上,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道德品质上,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弘扬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在公民意识上,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立德”首先要使学生成为有德之人——立德为先,把促进人的德性成长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2.树什么样的“人”

“树”就是培植的意思,所谓“树人”,就是培植成长,培育成才的意思。《管子·权修》载“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精辟阐述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树人是最有远见卓识的谋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便是从管子的上述三句话中提炼出来的。

现阶段,从德育上讲,“树人”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从能力上讲,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使之成为主动适应社会、真正立足于社会的有用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看,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的人,培养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人,培养热爱劳动、珍爱生命的人,培养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之人,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简而言之,“树人”就是要树立和培养德才兼备之人、和谐发展之人、全面发展之人,即培养健康完整的有用之人——树人为本,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教育的根本指向。

“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归宿和目的,不可将二者孤立割裂开来。正确理解和诠释“立德树人”的本义和现实要义,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立德树人”的方向性、目标性和时代性。

二、立德树人,学科教研如何作为

1.呵护生命成长,回归教育本原

教育的本原就是要关注生命成长,培育热爱生活、健康完整的人,而不是机械训练只会考试和缺乏情感的工具。健康完整的人包括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公民道德素养,以及从对自己开始逐步到对他人、社会、民族、國家的责任秉持和信念坚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重新认识教育的问题上曾明确指出:“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一语道破教育的真谛。

在学校教育中,学科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生命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灵性。这些生命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经历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15年的学校教育,在他们羽翼逐渐丰满、心智逐渐成熟、人格逐渐独立的成长过程中,价值观也在逐步形成。学科教师理应责无旁贷地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路者和呵护人,理所当然要肩负起他们正确价值观建立的重任。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教育都应该把培育健康完整的人视为己任。

当前,教研工作要把推进学科立德树人作为学科教研的重要任务,提升各学科教师对课程德育的理解力,重新设计和架构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的课程学习标准与内容。教研员要根据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进行具体解读,着力提高教师对学科立德树人的解释能力。一方面要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形成有效的培训方案,围绕学科立德树人的理念深化和能力提升工作开展专题培训; 另一方面要以任教学科立德树人的要求为主,挖掘学科教材中德育渗透的内容,完善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拓宽教师立德树人的学科视野,充分发挥学科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育人功能。

2.理解课程本质,促进观念建构

一百五十多年前,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著名命题,由此引发了对课程内容选择的深度思考:在时间有限的学校教育中,基础教育课程更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冯·劳厄有着他独具慧眼的理解:“教育所给予人们的无非是当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记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那么,在学生头脑中“所剩下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经过近一个多世纪的探索,我们逐渐寻找到了最有价值知识的答案: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来说,就是学生通过学科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从学科的视角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

实际上,在学科课程标准中对此都有精辟的阐述和明确的要求。比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變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强调“应重视以化学基本观念为线索选择教学内容,将化学基本观念与具体知识内容有机结合,渗透在教材内容的学习之中,使学生通过对具体化学知识和概念的学习,促进其化学学科思想和基本观念的初步形成”。刚刚颁布的最新修订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亦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

例如,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要形成以下基本的化学观念: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粒子观),用元素的观点看待物质及其变化(元素观),用转化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变化观),用定量的观点和能量的观点初步认识化学变化(守恒观)等。这些基本观念需要通过具体学科课程内容来逐步建构。教研工作就是要引导教师从“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向“观念建构”的教学,研究学生如何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学科基本观念。这仍将是我们学科教学今后所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之一,是学业发展水平中能力的重要体现。

3.聚焦核心素养,彰显育人价值

我们所理解的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其准确表述应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则是从学科本质出发,对照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要求,明确本学科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贡献和作用,是一门学科独特教育价值在学生身上的体现和落实。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既来源于三维目标,又高于三维目标,是对三维目标进一步地提炼与整合、传承与超越、发展和深化。在学科教学中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并不意味着对“三维目标”的全面否定。虽然学科核心素养中往往不对学科知识作明确要求,但观念的确立、思想的形成、思维的进行都离不开具体的知识。因此这并不意味着否定或轻视知识的价值,而是更加注重学科知识、学科特点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性,使学科课程更好地彰显育人功能。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理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学科育人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科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例如,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提出了明确的素养目标:“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深刻认识化学对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贡献;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从自身做起,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上述核心素养的提出,进一步揭示了化学学习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时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充分体现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科教学过程成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实现各个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毫无疑问,开展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研究转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研究,是进一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4.开展评价研究,导引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一把重要尺子是课堂学习目标的落实度,而学习目标的制定又必须依据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如何更有效地落实课程目标对学业质量的要求,对课标内容标准的科学分解并使之课时化,出台学习目标评价的依据和范例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从评价领域、评价要点及评价指标上以所使用的学科版本教材为蓝本予以单元化、章节课题化和课时化;对每一课时化的评价指标给出相应的范例及说明;开发基于能力立意视角下用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学习目标的同质测试题、题库和相应的评价工具,以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堂学习目标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这既是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解读,也是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落实到课程、单元(专题)和课堂教学目标中的具体体现。

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学业质量要求,在制订具体课时的学习目标时,必须将学业质量标准用可测、可控的行为动词、程度副词乃至学习方法予以准确描述,用以检验和衡量学生学习所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例如,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学习要求,只有短短两句“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显然,这样的目标对教师而言,仍然显得非常笼统和模糊,因而,需要教师对课程标准进行重新解读,重新制订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质量要求,其修订如下:

①能举例说出化学式及周围数字的含义。

②能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编制口诀比赛记忆教材P80表中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③能用化学式表示已学过的常见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最小公倍数法和交叉法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④能举例说明什么叫单质和氧化物,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总结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

经过改写后,学业质量要求就非常具体明确了,学业质量的层次性也显得更加清晰。学生看后一目了然,也更利于检查和落实。

因此,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发展水平、学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要求,开展基于课程标准下学业质量标准和评价的研究,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教研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5.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德育渠道

首先,教研员积极参与和指导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努力挖掘德育内容。各地可结合本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组织编写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家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感情,提高科学和人文素养。例如宜昌市开发的《长在宜昌》地方课程,全面地介绍了宜昌的风物、人情、文化,如爱国诗人屈原、民族使者王昭君,三国古战场长板坡、猇亭,优秀民间艺术土家文化巴山舞,崛起的世界水电之城等,内容纵贯古今,地方特色鲜明,展现了宜昌的魅力,增强身为“宜昌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其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德育体验。综合实践活动所追求的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发展他们富有个性的综合修养。要让学生离开纯知识点接受和技能训练的教育环境,走到鲜活、真实的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体验书本或课堂中无法呈现的知识的表现状态。如2016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大力推进考试科目和分值改革,从2018年起,各学科都增加了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或综合社会实践活动,赋予10分的权重计入学科总分,并且还开发了与之配套的“北京市初中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强化了过程管理,确保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凸显实践活动课程在德育渗透中的重要性。

加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资源的整合利用,不断丰富和完善综合实践课程,不仅拓宽了德育的渠道,而且更加彰显了二级三级课程和社会课程的育人价值。这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推荐访问:树人 教研 学科 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