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分析

时间:2023-05-27 17:06:02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软件业是一个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产业,软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市场。近年来,陕西软件业发展迅速,在国内软件行业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相对落后,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选择适合陕西软件业实际的国际化战略,是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陕西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内向国际化;外向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The 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 of Shanxi′s Software Enterprises

YANGNen-xiao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Xi′an Institute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710061,China)

Abstract:Software, as a highly-open and internationalizal industry, can not develop without a world market. In recent years, softwar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quickly in Shaanxi. It has taken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native market. However,the internationalizedmanagement is left far behind,thanks to varions restrictive factors. It is necessary for those enterprise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to develop local software industry.

Key words:Shanxi′s software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ed development;in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out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收稿日期:2006-12-28

作者简介:杨嫩晓(1965-),女,河南巩义人,西安邮电学院经贸系副教授。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项目编号:05JK091。

企业国际化发展,是指企业在国与国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实现在全球范围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是世界经济高度开放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国际化发展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软件业是一个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产业,技术的标准化和市场的开放,促使软件企业更广泛和深入地介入国际分工体系,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陕西的软件业发展迅速,在国内软件行业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却较为落后。分析陕西软件企业的国际化现状和制约因素,选择合适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于促进本地区软件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世界软件产业及其贸易快速发展,软件产业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美国、欧盟和日本为主体的国际软件产业分工体系。以印度为首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在纷纷探寻适合本国国情的软件企业国际化道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软件业市场上,我国不仅面临着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竞争,同时也面临来自印度、爱尔兰等国软件业的挑战。如何促进软件业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了各级政府和企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软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并将软件产品出口纳入银行出口信贷业务范围,享受优惠信贷支持。国务院还将北京、深圳、上海、大连、天津和西安等六地确定为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与此同时,东软、用友、金山、创智、神州数码等一批国内优秀的软件企业也纷纷通过软件产品出口、服务外包等形式开展国际化经营。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客观趋势。相对于传统产业来说,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一)国际化发展有利于软件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软件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国际软件产业不断进行结构性调整,以美国和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纷纷将一些软件加工业务委托给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印度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才迅速成长为世界上软件产业增长最快的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出口大国。但是,包括陕西在内的国内许多地区,软件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国内市场。尽管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国内软件产业规模较小,且软件产品多以行业应用型为主,难以满足国内用户的多样化需要。同时,国内软件还面临着来自国外产品的激烈竞争。2005年,我国软件产业销售收入3 900亿元,仅占世界软件产业规模不足3%,且其中80%的份额还被国外产品占有。软件企业如果只盯着国内狭小的市场,必然会限制自身的发展壮大。只有实行国际化发展战略,才能使软件企业抓住国际软件产业调整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从而不断发展和壮大自身的实力。

(二)国际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软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企业国际化成长理论认为,组织学习可以加速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企业通过先天学习、经验学习或模仿学习等,可以获得来自市场的各种知识,从而推动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软件企业大多成立的时间不长,且规模普遍较小,组织中积累的知识不多,可供企业控制的内部资源有限,制约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企业的内部成长,难以应付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通过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使软件企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完善软件质量保证体系,拓展企业的盈利模式,培养国际型的软件人才,从而克服软件企业的各种资源缺陷,不断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二、陕西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现状

企业的国际化可以从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层面考察。内向国际化是以国内市场为主,通过进口、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活动,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外向国际化则以国际市场为主,通过出口、技术转让、对外投资等方式实现企业的跨国发展。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外向国际化是内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两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

近年来,在软件业迅速发展的同时,陕西软件企业的国际化也有了初步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软件企业利用外资不断增加。以西安软件园为例,目前已有美国的INTEL、SPSS、Sybase、安捷伦、ThoughtWorks、InterVideo,日本的Fujitsu、NEC、NTS、FTS,德国的Infineon以及加拿大的NORTEL等多家大型跨国公司入驻,并成为国际知名软件公司的重要研发基地。国际软件公司的进驻,不仅给陕西带来了最新的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而且还通过与本地企业的广泛合作,为本地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搭建了桥梁。其次,软件企业出口和服务外包发展迅速。NEC、富士通、英飞凌、无敌科技、力新科技等国际大公司的入驻,对陕西软件出口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目前,陕西的一批企业已经与日本、台湾、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形成了稳定的业务关系,软件出口增长迅速。据陕西省商务厅信息,2006年上半年,陕西省软件出口同比增长62.2%,是去年同期出口的1.63倍。

尽管陕西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国际化程度依然很低。从内向国际化程度看,陕西软件企业虽有多种经济类型,但其中主要以内资企业为主,外资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其对陕西软件国际化的贡献程度上都处于劣势。以西安软件园为例,2004年,销售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软件企业共有69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仅3家,港澳台企业5家。有出口创汇业绩的企业8家,其中外资企业出口创汇的仅有2家。而且,从利用外资的方式来看,陕西软件企业主要通过引进外资创办合资企业的形式参与国际竞争,外国投资者所占的股权比例不高。总体上看,陕西软件产业中内资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利用外资以合资方式为主,反映了其内向国际化程度较浅。此外,从外资来源国的地区分布上看,陕西软件企业投资来源国的地区分布较为集中。以西安软件园为例,截至2004年,在软件园入驻的外资企业的地区分布情况是:美资企业10家、德国3家、日资企业11家,其余为港台企业。国外投资来源的相对集中,反映了陕西软件企业内向国际化的广度不够。

就软件企业的外向国际化状况看,有以下特点:(1)外向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多数软件企业的外向国际化采用出口的形式。软件出口可分为低端的外包加工、中端的软件外包和高端的知识产权出口三个层次,陕西的软件出口总体处于委托加工的低端层次,这与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以及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有直接关系。(2)软件企业的出口参与度较低。2004年,业务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上的100多家陕西软件企业中,仅8家有出口创汇业务,出口参与度不足8%。由于企业出口参与度不足,致使陕西软件产业的外向度相对偏低(软件产业外向度:软件产品与服务的出口额占软件产业总产值的比重)。2004年,我国软件产业的销售总额为2 200亿元,软件出口额为28亿美元,软件产业的整体外向度约为10%。同一时期,陕西软件业销售额为145亿元,出口额为2 300万美元,软件产业的外向度仅为1%多一点,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陕西软件企业的外向国际化水平在国内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3)软件产品的国际市场销售区域狭窄。从产品的销售国别看,陕西软件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或地区是日本、中国台湾以及英属维尔京群岛。2006年上半年,陕西全省软件出口日本247.7万美元,出口台湾地区76.27万美元,出口英属维尔京群岛38.45万美元,分别占软件出口总值的52.68%、16.22%和8.18%,日本仍是陕西最主要的软件出口地,对欧美等国的软件出口额非常小。

上述分析表明,陕西软件企业国际化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不论是内向国际化还是外向国际化,其程度总体还很低。

三、陕西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海默认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原因在于其拥有相应的垄断优势,这些优势表现为技术先进、规模经济、管理技能、销售渠道和资金实力等。企业国际化发展是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这些优势,以获得更高的利润。O·N·Toulan认为,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具备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组织资源、金融资源和技术资源等在内的核心资源。这些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国际化,尤其是外向国际化发展所需的条件。从陕西软件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不论是海默所说的垄断优势,还是O·N·Toulan所分析的核心资源,目前都比较缺乏,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一)软件企业规模较小

2004年,陕西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软件企业有800多家,登记的软件产品850余项,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2004年,陕西软件企业销售总收入145亿元,其中销售收入在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13家。同一时期,北京软件企业销售总收入为500亿元,亿元以上销售收入的企业则达到55家,远远高于陕西。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全国最大规模的前100强软件企业排名中都没有陕西企业入围。由于规模偏小,致使软件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缺乏相应的规模优势,难以进入基础软件领域。

(二)软件企业技术水平低

拥有核心技术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目前,国内市场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系统软件和高端应用软件及服务基本被国外大企业垄断,国内软件企业大多只能在行业应用领域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以陕西软件企业为例,其技术优势目前主要集中在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和光机电一体化工控软件及服务方面,这类软件产品及服务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附加价值较低。由于技术水平低,限制了陕西软件企业在大型平台软件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开发,从而影响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开发和拓展能力。

(三)高端软件人才缺乏

我国软件人才不仅存在总量的短缺,而且还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合理。据预测,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每年将持续存在至少20万的软件人才缺口。在现有的软件人才队伍中,还存在着以下结构性问题:(1)在专业技能方面,技术缺乏特点,开发人才多,管理人才缺乏;(2)软件企业的项目经理水平与国际化要求差距大,尤其缺少熟悉欧美市场的项目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3)既懂英语又精通软件开发的“双语”人才奇缺。软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国际化人才的支撑。纵观软件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无不以重视软件人才的培养为根本。因此,陕西软件企业要提高国际化水平,必须切实重视人才培养,尤其要重视高端软件人才的培养。

(四)大规模软件开发管理的经验比较欠缺

陕西软件企业多为50人以下的民营、集体或个体性质的公司,大多数企业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基本属于“手工作坊”式的经营模式。由于经营管理不规范,致使软件开发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和完善的质量保证,对承接国外订单极为不利。据统计,2004年陕西通过“双软”认证的软件企业仅占45%的比例,还不到企业总数的一半,而同一时期上海这一比例则达到78%。目前,陕西通过CMM2以上等级评估的软件企业仅有5家左右,远远低于北京、上海等地。软件开发管理经验的欠缺,直接限制了陕西软件企业在欧美的市场开拓,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五)融资渠道不畅

长期以来,融资瓶颈一直困扰着陕西软件企业。大多数软件企业在创业阶段主要依靠内源融资,企业原始积累过程较长。到了成长期,企业急需外源融资的支持,但无论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还是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均存在重重障碍。一方面是由于软件企业自身的高风险性,制约了外源资金的介入,但更重要的是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滞后,尤其是资本市场发展滞后、风险投资缺乏良好的退出机制,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更加突出。

四、陕西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尽管陕西软件企业国际化发展还很落后,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但就软件企业自身来看,在多年的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资源,形成了一些比较优势,加上政府对企业国际化的大力支持,所以,只要选择适当的发展战略,仍然能够促进软件企业国际化健康稳步地发展。

(一)积极发展内向型国际化,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实力

内向国际化被认为是企业国际化初始阶段的有效选择。Johanson和Vahlne等人认为,企业国际化进程的核心和基础是不断地获取和应用关于国外的市场和经营方法的知识。内向国际化可以产生一种学习效应,使企业在不走出国门的情况下学习到国外企业的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此外,内向国际化还可以使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关系网络,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潜在的客户资源。因此,不论采用何种内向国际化形式,都可以使企业在其过程中逐渐增加知识,不断培养核心资源。

目前,陕西软件企业不论在规模实力,还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都无法与国外大型软件公司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发展内向型国际化来实现其国际化扩张,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此外,加入WTO后国内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客观上也会对国外跨国公司产生一定的吸引力,促使其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从而为国内软件业真正融入国际软件产业提供机会,也使软件企业的内向国际化发展成为一种可能。通过与外商的合资或合作,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而且还可以为陕西软件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国际技术合作平台,促进国内企业的国际化标准认证,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为此,政府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大量国际知名软件公司入驻和加盟本地区,以带动本地软件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拥有垄断优势固然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条件,但并不表明不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就不能实现国际化成长。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拥有小市场需要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优势,以及产品低价营销战略,这些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发展中国家企业的重要竞争优势,从而促进其国际化成长。对于陕西的许多软件企业来说,虽然不具备垄断优势,但比较优势却是客观存在的,这些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力成本优势。陕西高校和科研单位实力雄厚,居全国第三位。许多院校设立有软件、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等相关专业,每年可培养上万名软件及相关专业毕业生,2 000多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充足的人力资源,可使软件企业维持低成本优势。(2)产品技术优势。陕西软件产品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行业应用领域,这些软件产品不仅拥有自主知识版权,而且涉及的技术方向广泛,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网络、信息安全、电子商务、国防、金融、工商、交通等领域。(3)产业集聚优势。目前,陕西建立有西安软件孵化基地、西安软件园、西安信息产业基地等一批专业化的软件技术成果转化、软件企业孵化服务平台。西安软件园还是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和软件出口基地。陕西软件企业要善于利用这些比较优势,在认真分析软件产业细分市场的基础上,选择国际化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应积极发展对外软件出口和外包业务。从区位选择策略上看,首先,陕西软件企业应该凭借以往对日软件出口的经验和已经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以更高规格继续加强对日软件出口。其次,还要注意把握欧美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的机遇,不断扩大对欧美的软件外包。

(三)加强横向联合,以集团化方式推进企业国际化经营

网络理论认为,任何企业都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生存,一个行业就是企业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因此,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相互之间的合作。通过合作,可以使行业内的企业共享信息、技术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弥补单个企业的劣势,提高其整体竞争力,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国际化成长。鉴于陕西软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的现实情况,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合,以集团化方式参与国际竞争,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这种联合可以克服软件企业规模小而散的弱点;另一方面还使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变为合作,降低单个企业面对竞争对手的威胁。国外软件业的发展表明,大型公司通常对整个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在软件产品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软件开发标准化、工程化的今天,软件企业的规模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合作、合并等方式壮大自己的实力,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陕西省政府和软件行业协会应多方采取措施,鼓励全省软件企业进行整合和重组,切实推进软件企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以期在较短时间内形成若干具有行业特色、产业优势、规模效应的软件企业集团,从而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应当借助资本运作的方式,通过兼并、收购国内相关企业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软件出口研究报告(200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陈菲琼.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 李江帆,顾乃化.从内向国际化到外向国际化——CEPA背景下珠三角国有服务企业国际化路径安排[J].南方经济,2004(3).

[4] 段军山.企业国际化与企业成长——基于文献综述的视角[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5] 谢光亚,杨瑛.中国IT企业国际化成长动因及模式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6(5).

[6] 陈菲琼,孙晓光. 基于资源观的民营科技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研究[J].经济问题,2003(6).

[7] 马立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9).

[8] 王妍,邓扬.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3).

(责任编辑:孙桂珍)

推荐访问:陕西 国际化 分析 发展 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