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

时间:2023-05-27 14:54:03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在我国目前表述最为完整的当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该文件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与其相关工科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而且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其应用已涉及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领域。目前市场上,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但相对应的许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却难以择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教学内容与目前使用技术脱节,实验环节薄弱,导致学生应用性不强,因此本门课程进行应用型教学改革十分必要。

【关键词】网络教学;高职;教学改革

1 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过程偏离教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确实遵循了此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对技术人才的有很高需求,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但是,不是严格的按照高职教学的目标在教学。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视理论教育,背离了应用技术的培养。

1.2 教材选取欠妥

教材理论性、基础性较强,很抽象,重理论轻技术,侧重于培养学生专升本,这些是主要表现。一些计算机网络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设置缺乏或较浅的主要原因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学习年限偏短;造成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十分吃力又由于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弱,不但基础知识没学好,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1.3 教学手段不科学

很多院校教授计算机网络课程还依靠传统的讲台、黑板方式。教师只能通过黑板和语言描述某些网络的工作原理。学生很难通过书本和教师的简单描述理解网络协议这种高度抽象的概念。而这种抽象的概念是很难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从理论联系到实际学生也较难摸透,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学不学影响无几。

1.4 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主流技术

网络技术更新迅速,教材很难适应社会潮流,有一定的滞后性实属正常。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都严格规范的遵循教材,没有进行延伸。这就导致教授的内容与社会实际要求相脱节,学生不知道所学知识用在哪,社会上需要的知识又接触不到。

1.5 不关注实训环节

教学没有严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影响学生上课不知要做什么的原因是实训课任务不明确,或单一地将书本范例照搬实现。对学生的培养不重视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没有被调动。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对策的思考

2.1 读透办学理念,改进教学理念

应用技能教学为主,培养能够迅速适应社会要求的职业技术人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当前社会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网络人才,所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不能只停滞在书本和原理,面向社会需求是重点。

2.2 挑选合适教材,靠近实际应用技术

许多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都分支开设了各个子专业,如:计算机软件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信息管理专业等,而很多子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我们应根据不同专业教学目标,选取适合这些专业发展的、技术先进、通俗易懂,全面而且还要突出重点的教材。如:计算机软件专业对于通信原理部分、信息编码部分不用过多介绍,而对各种协议的实现,协议的分析,网络运行状况的分析等应用型知识要侧重介绍。

2.3 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计算机专业本身就较为抽象,对于网络亦如此。我们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就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当前多媒体技术以及仿真技术高度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吸收这些先进的方式。

2.4 紧跟时代步伐,教授先进技术

高职毕业生大部分是面向较低层次的工程技术应用,基础性理论虽然没有太多更新,但是技术手段的变革对学生影响较大。如果他们没有体验到最新的技术,就很有可能影响学生从业时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矛盾境地。这就要求计算机网络课必须紧贴先进应用技术,将社会最潮流的技术以及技术发展态势及时传授给学生。

2.5 关注实践环节,培养应用型人才

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建立网络实验室是因为意识或资金不到位,,这对计算机网络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十分重要,对于培养应用型网络人才来说。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条件为学生创造实验环境、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3 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的实践

笔者一直从事计算机网络的教学,现根据在我校信息工程系计算机软件专业,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介绍:

3.1 明确教学目标,选定合适教材

根据我系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学目标,制定了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软件方面进行的实现。主要由网络理论基础教学、Internet 应用技术教学、协议编程的实现三部分组成。选取了适合于计算机软件方向的计算机网络教材,教材主要特点是知识面覆盖全;网络基本原理侧重于应用较多的 OSI 模型和 TCP/IP 模型; 网络协议侧重于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工程实践性特别强,没有对物理层信号处理等内容的介绍,但却添加了实际应用知识,如TCP/UDP编程、FTP编程、HTTP编程、WEB SERVICE编程等。

3.2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进与项目化教学手段

充分分析了国内主流的网络架构,根据目前前沿的网络技术,融入到整个教学课程。如:基于数据流的网络优化,所有用户通讯的信令和协议过程全部记录下来,对用户的通讯记录和访问记录经过分析处理后,给网络优化提供指导意见。由于数据来源于通用协议,避免从不同设备厂商生产的设备上获取数据方式不同的问题。通过上述技术,整合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案例—网络测试客户端,如:FTP客户端的实现、EMAIL客户端的实现。依据此项目案例,把网络中间的一些常见且重要的协议,通过软件编程的方式来实现,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全面理解各协议的内容,也能让学生从动手与实践中体会到网络协议的重要性与其实现的过程。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讲授网络协议的时,大多都会去介绍各种协议的数据包的结构,这种教授方式,学生听起来非常的抽象,也很难理解和熟悉各个协议数据包格式中各字段所蕴含的意义。笔者在计算机机房中安装了Wirshark等协议分析软件,通过设置利用PCAP实现网络抓包分析与计算的项目案例,在.net平台下搭建了网络协议抓包分析的环境,学生能够通过抓取的常用协议的数据包,分析出数据包内各字段所代表的含义,并通过与Wirshark协议分析软件的比对,很容易能够理解到为什么网络中要设置协议,协议起到的关键作用在何处。

这种方法有两点好处:一是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授内容;二是使学生对真实网络环境有所认知,开拓了眼界,为以后就业打下教好的基础。

3.3 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将计算机网络课看成为工程项目,以项目管理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学生每三人组合一个项目小组,自由结合,自由选题进行项目开发。通过此方式,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方向,可以面向网络开发、网络分析。要求编写项目可行性分析、建设方案,充分利用计算机机房搭建仿真环境,最后通过项目鉴定的形式进行打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项目观念,提高应用技能。

计算机网络是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笔者对其教学方式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提出了改革方案,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阐明了改革对促进应用型的高等技术人才的有效性,希望对从事计算机教学的老师有一定的帮助。

[责任编辑:汤静]

推荐访问: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 高职 探讨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