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财富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职能

时间:2023-05-27 10:48:04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经济学意义的财富,是人类在一定生产关系下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物品或劳务的统称。对应由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占有与支配用于社会公共消费的财富、由政府部门或微观经济组织占有和支配用于社会再生产的财富、由家庭占有和支配用于生活消费或投资的财富、由金融机构占有和支配用于社会资金融通的财富四大组成部分,财富管理系统内含财政、财务、家政、金融四大子系统。规划决策、调控执行与评价反馈是财富管理系统的基本职能。会计系统是社会财富管理系统的信息系统,审计系统则是社会财富管理系统的稳定器。

[关键词]财富管理系统;结构;职能

在理论上,一般都将财政、金融、财务、会计、审计的对象归结为“资金”或“基金”。资金也好,基金也好,均属“财富”的范畴,均是社会财富的存在形式。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金融和财务都既离不开会计核算,也离不开审计监督,其“家族”特征十分明显;无论在单位内部,还是在单位与单位之间,财务、会计、审计岗位人员的变换频繁发生,其职务的亲密关系显而易见。在财务、会计与审计学界,曾有过财务与会计、会计与审计关系的探讨,但仅限于探讨它们是相互独立,还是相互包容的问题,且至今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拟在“财富管理系统”的框架下研究财政、金融、会计、审计的相互关系。重点研究财务、会计及审计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剖析社会财富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探明财政、金融、财务、会计、审计在财富管理系统中的地位与功能,科学地揭示它们的本质及发展规律,以便更自觉、更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一、物质财富与社会财富

财富是一个使用非常广泛的概念,在日常用语中但凡珍贵的东西均可称为财富,这里所谈的财富只是指经济学意义的财富。

经济学意义的财富,是人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物品或劳务的统称。它必然具有两重属性:既是人类创造的使用价值,又是特定生产关系的物化形式。撇开特定的生产关系所赋予财富的社会规定性,我们便可以得到一个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的财富一般的概念,即财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创造的物品或劳务。就财富一般而言,其规定性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二是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一种物虽然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但不能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就不是人类的财富,如残品、废品;一种物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但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也不是人类的财富,如空气、阳光。

有人将未经人类劳动而自然存在但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空气、阳光、处女地、野生林等称作“财富”。笔者认为,这仅仅是从人对自然界的生存关系上,将这些物称为财富,但不能将其理解为经济学意义的财富,否则,动物也就有了“财富”,如食物链上的其他动物或植物;植物也就有了“财富”,如空气、阳光、雨露;甚至万物都有了“财富”,因为世上的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否则它就不可能存在。显然,作为经济学范畴的财富不是从人类生存意义上讲的,而是就人与人化自然的关系而言的。经济财富是人类所特有的财富。

人类创造的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即经济学意义的财富一般,是对存在于各个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具体财富的一般性、共性的高度抽象。当我们深入到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进一步考察财富时,就可以得到有关财富的另外两大范畴,即财富特殊与财富个别。财富特殊,即为若干个社会发展阶段所共有的财富社会形式和社会规定性。财富个别,即财富在某一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独有的财富社会形式与社会规定性。如果说,财富一般,反映的只是人化自然与人类合目的行为的关系的话,那么,财富特殊或财富个别,反映的就不只是人化自然与人类合目的行为的关系,同时还反映人化自然的特殊或个别的社会存在形式和特殊或个别的社会规定性。我们对财富特殊或财富个别的考察,就不仅限于对人化自然与人类合目的行为关系的考察,同时还要对财富的特殊或个别的社会存在形式和特殊或个别的社会规定性进行考察。

在商品经济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生产者自身的需要,而是为了交换,故此,实物产品便取得了商品这一社会形式,价值生产成为生产的目的,使用价值生产成为价值生产的手段与载体,实物财富也相应转化为抽象的价值财富。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产生,使价值取得了独立的存在形式,并与一切商品相对立,成为支配一切财富的权力。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纷纷产生。这些有价证券同样是其持有者支配社会财富权力的象征。随着金融衍生工具多样化的发展,财富的社会形式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与实物财富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财富量的不确定性也就越来越大。

处女地、野生林、矿山等自然资源因为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故本不属于经济财富的范畴。然而,这些资源的稀缺性却会使人们以各种形式对其构成实际的占有,从而可作为其他商品的交换物,被赋予一定的交换价值,成为经济财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扩张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增强,经济价值范畴被泛化了,导致作为人类占有对象的本无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也获得了经济价值的存在形态,成为经济财富的一类。

综上所述,作为经济学意义的财富,若从人与物的关系方面考察,表现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所创造的各种使用价值,我们称其为物质财富。若从人与人的关系方面考察,表现为与特定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种种社会规定性与社会形式,我们称其为社会财富。物质财富是经济财富的内容,社会财富是经济财富的形式,物质财富是社会财富的载体,社会财富是支配物质财富的权力。

二、财富管理系统

如前所述,财富是一个两重性的存在,既是使用价值,用于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又具有特定的社会规定性或社会形式,是特定生产关系的载体,商品经济的财富则是物质财富与价值财富的统一。下面,我们便分别从物质财富与价值财富的角度对商品经济社会的财富管理问题作一探讨。

既然“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语),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不重视物质财富的管理。由于经济体制和管理理念不同,各国物质财富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也会有所不同。然而,无论各国采取何种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其实质都是对物质财富的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采取直接管理的方式,即由国家统一制定并下达生产计划,直接监督、调整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主要采取间接管理的方式,即通过各种经济杠杆、财经政策调控物质财富的生产和分配。在政府主要采取间接方式管理物质财富的场合,尽管也会用利率、汇率、税率等价值工具,但其目的并不在于对价值财富实施管理,而在于对物质财富实施管理。在政府看来,利率、汇率、税率等不过是调整物质财富生产和物质财富宏观配置的工具。

有的同志认为,相比物质财富,国家更重视价值财富的管理,其根据是国家十分重视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这是一种误解。国民生产总值指标,众所周

知,是按基期的不变价格计算的,因而其反映的是某国或某地区报告期相比基期的物质财富量的变动,而不是某国或某地区报告期相比基期的价值财富量的变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实质上是一个物量指标,而不是一个价值量指标。国家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关注实质上是对物质财富的关注,国家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管理实质上是对物质财富的管理。

与政府有所不同,活跃于商品经济各个领域中的经济实体,则主要是从价值方面实施对财富管理的。这是因为,价值作为商品经济财富的社会形式,已经成为人们支配物质财富的权力与尺度。各个经济实体追求的不再是直接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他们为获取价值而生产,为获取高于成本投入的价值而生产,在他们看来,生产使用价值不过是生产价值的手段。当然,他们也会给使用价值生产与管理以足够的重视,但这只是出于追逐价值的目的,与出于对使用价值的追求所给予的重视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

尽管国家与各个微观经济实体对财富的关注点存在差异,但并不影响我们对财富作如下分类:(1)由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占有与支配用于社会公共消费的财富部分;(2)由政府部门或微观经济组织占有和支配用于社会再生产的财富部分;(3)由家庭占有和支配用于生活消费或投资的财富部分;(4)由金融机构占有和支配用于社会资金融通的财富部分。

对应于财富的四大类别,财富管理系统可划分为四大子系统:(1)对国家通过税收方式占有与支配的用于社会公共消费的财富的管理,就是所谓的财政;(2)对政府部门及微观经济组织占有或控制用于社会再生产的财富的管理,就是所谓的财务;(3)对家庭占有或控制用于生活消费或投资的财富的管理,就是所谓的家政;(4)对银行、保险机构等占有或控制用于社会资金融通的财富的管理,就是所谓的金融。

一般而论,财富管理系统的职能,就是指组成财富管理系统的机构或人的活动、行为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人们基于不同的角度,对经济管理职能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比如,财务学界一般从财务业务内容的角度将财务管理的职能界定为筹资职能、投资职能、用资职能和收益分配职能;财政学界的同志则通常将财政管理职能界定为筹集财政资金职能与分配财政资金职能。在笔者看来,这种依据业务内容的不同界定财务管理职能与财政管理职能的做法似乎失之肤浅。

既然财富管理系统的职能即组成财富管理系统的机构或人的活动、行为所具有的功能,而机构或人的活动或行为隶属于实践的范畴,那么对财富管理系统职能的分析无疑应须从组成财富管理系统的机构或人的管理实践的角度去分析。管理实践,一般被认为是确定组织目标、实施组织活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与此相应,管理职能也应由规划决策职能、调控执行职能及评价反馈职能等三大职能组成。管理实践与管理职能之间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如图1所示,通过发挥管理系统的规划决策职能,使组织的目标得到确定;通过发挥管理系统的调控执行职能,使组织的活动得到实施;通过发挥管理系统的评价反馈职能,及时发现与组织目标的差距,进而不断地逼近乃至最终实现目标。笔者认为,这种按照管理实践的内涵来界定管理系统职能的做法,显然更具深度与逻辑的魅力。财富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的一类,同样可将其职能界定为规划决策职能、调控执行职能与评价反馈职能。只不过相比其他管理系统,财富管理系统的规划决策、调控执行与评价反馈的内容有所不同罢了。

三、财富管理系统的信息系统

财富管理系统同时也是一个财富管理信息系统。在一定的意义上,我们可以把管理行为视为一个采集、加工、传递、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信息对管理系统而言,好比生物体的精神系统,没有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就会陷入瘫痪状态。

如前所述,财富具有两重性,一是物质性,体现的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二是社会性,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此,财富便获得了物资财富与社会财富的双重存在,财富管理系统也就被分为物质财富管理和社会财富管理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

物质财富的管理,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是对一国国民财富的增长及其宏观配置的管理,其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国民经济统计系统;从微观层面看,主要是对企事业单位的物资资源及其产出物的管理,其信息系统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统计核算或业务核算系统。

作为财政管理、财务管理、家政管理与金融管理总和的社会财富管理系统的信息系统,在笔者看来,则是会计核算系统。与财政管理系统相对应,有预算会计核算系统;与财务管理系统相对应,有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系统;与家政管理系统相对应,有家庭财产会计核算系统;与金融管理系统相对应,有金融会计核算系统。

会计核算系统作为社会财富管理的信息系统,正是基于财富主体对其拥有或控制的财富进行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财富主要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人们不可能象商品经济社会那样,运用货币这一等价物对财富进行连续、全面、系统地核算,但出于保护财物安全和处理经济关系比如处理债权债务的需要,也须进行必要的记录。这些简单的信息处理工作显然不是出自管理使用价值或物质财富的需要,而主要是出自财富所有者保护其财产的安全和处理某些经济关系的需要,这无疑是会计核算系统产生的萌芽。

会计核算系统发展至今已日臻成熟。不难发现,现代会计所呈现的各种特征都是与其核算对象即社会财富的属性相关联的。换言之,会计核算对象即社会财富的性质决定了会计核算的种种特征,决定了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业务核算的种种差异。就会计主体而言,迄今为止,社会财富均由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个体所拥有或控制,拥有或控制社会财富的社会群体或社会个体即社会财富主体也就自然成为会计主体。社会财富主体发生变化,会计主体也必然发生变化。就会计对象而言,既然社会财富是会计的核算对象,那么,社会财富的内容、形成发生变化,会计的核算对象也必然发生变化。比如,随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社会财富由实物形态转化为价值形态,会计也就由对实物形态的社会财富的核算转化为对价值形态的社会财富的核算。再比如,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先是出现了抽象的货币财富,进而又演化出种种金融衍生工具与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虚拟财富,与之相应,会计对象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就会计方法而言,仅以复式记账法的产生为例。复式记账法的产生显然是由会计对象的性质所决定的。如前所述,社会财富是生产关系的物化形式,特定生产关系的物质载体。一旦社会财富的管理主体既需要全面、连续地反映社会财富的形态变化,又需要全面、连续地反映社会财富的产权等经济关系的变化时,复式记账法及与复式记账法相关的其他会计方法也就必然出现。

作为社会财富管理信息系统的会计核算系统,其基本职能是采集、整理、加工和输出特定社会财富主体所占用或控制的社会财富运动状况的信息。把会计定义为信息系统,并不意味着否定会计所具有的管理属性。会计信息本身就是实施社会财富管理的工具与手段。社会财富管理系统的规划决策职能、调控执行职

能、评价反馈职能的行使,均有赖于会计核算系统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而会计核算系统就是通过向社会财富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来间接地行使其管理职能的。

关于现代企业会计,一般将其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部分,并认为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用者提供信息,管理会计则主要是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提供信息。笔者认为,有关“财务会计主要是为企业外部信息需用者提供信息”的观点是失之偏颇的。

纵观会计史,现代财务会计是在传统财务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统财务会计则是适应社会财富主体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传统财务会计之所以发展成为现代财务会计,主要是由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日趋扩大,单个私人资本已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急剧扩张的需要,于是,银行信贷、债券、股票等间接或直接的社会筹资方式便迅速地发展起来。其发展导致了以下三大变化:一是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二是自然人所有权与法人所有权的分离;三是产权主体多元化与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为了保护资本的所有权不受企业经营者的侵犯,为了维护分散在社会上的众多债权人、小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进而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政府或相关社会团体便有必要通过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核算行为、强制企业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等方式加强对该类企业的管理。然而,企业财务会计外部服务职能的强化,并不意味着企业财务会计内部管理职能的弱化,甚至消失。这是因为,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关系,不仅存在于企业外部,也存在于企业内部,企业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同样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予以处理与调节。至于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在强调发挥财务会计社会功能的同时,对其内部管理功能有所忽视,则是财务会计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异化现象,亟待我们去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

四、财富管理系统的稳定系统

任何系统,都不是孤立自存的,都要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在变动了的条件的影响下,系统可能会偏离原来的状态。系统若要保持相对稳定,便必须具有稳定性机制。社会财富管理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利益关系的处理系统。而该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各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关系的平衡以求得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审计部门一度被取消。但国家财富管理系统中的经济腐败问题并不因审计部门的消失而自行化解。国家不得不代之以“三反”、“五反”、“四清”等群众运动的方式解决经济领域中的贪污、浪费等问题。

在商品经济社会,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最基本单位。早期的企业生产规模较小,一般采取独资或合伙的形式。独资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集投资人于一身,因投资人对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了如指掌,便无设置监督机构的必要。合伙企业则不尽然。在合伙人同时又是经营者的情况下,合伙人对企业的经营与财务状况比较了解,同样无设置监督机构的必要。但在合伙人仅为出资人而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情况下,为确保收益确认的公正性,合伙企业则往往聘请具有会计知识的第三者对其收益情况进行鉴证。从事这种鉴证工作的就是所谓的民间审计,民间审计是社会审计的前身。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因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迅速扩张而产生的强烈的社会筹资的要求,催生了现代企业形式即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发行股票的方式广泛筹集社会闲散资金。众多的小股东享有投资收益权,却不具有经营管理权。为了保护广大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便需要规范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行为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其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为了确保会计信息的合规、公正与公允,势必要求专门机构对股份有限公司公示的财务报告及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进行鉴证。这种专门的鉴证机构就是所谓的社会审计。社会审计,是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必然伴生物。

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迅速扩张,一方面使私人资本迅速转化为社会资本,另一方面则使企业的内部结构日趋复杂与企业管理层直接监控企业资财运用情况的能力日益削弱。故此,便有必要设置监控机构专司监控企业内部资财运用的职能。这种内部监控机构也就是所谓的内部审计。但凡大型的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都有设置内部审计的需要。

概而言之,审计是财富管理系统的稳定器。社会财富主体不同,审计的形式及实现其职能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维护国家财富管理系统的稳定,需要国家审计;维护社会资本管理系统的稳定,需要社会审计;维护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财富管理系统的稳定,需要内部审计。

责任编辑:陈建生

推荐访问:管理系统 试论 职能 结构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