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营造灵动语文课堂

时间:2023-05-25 14:00:08 公文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与各门课程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如何正确、科学、艺术地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让这些技术完美地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是我们所探讨的的热门话题。我认为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可以让语文课堂显得更加灵动美丽。

一、适时介入

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易被感知,吸引学生,具有其它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但若使用不当,则画蛇添足,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如何发挥其独特优势,使之真正融于整体教学之中,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非常重要,一般地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的地方介入电教媒体,就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茅塞顿开。在教学中一些专属名词,就可利用投影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软件,在关键部位进行动态演示,这样教师不必用太多的语言就可把难点顺利化解。

电教媒体只有适时使用,恰到好处,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如果以“激趣、整体感知”为主的课,媒体可放在新授之前,以激发学生认知和学习的兴奋度,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上课伊始,我出示课件,展现周总理的大画像,旁边出示一首诗《你是这样的人》,此时课前搜集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和图片形象地再现在面前,学生看着画像,读着文字,那字里行间包涵的情谊,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此时课前搜集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形象地再现在面前,学生有感而发,自由抒情。这样,让学生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之处,为课堂教学时的表达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二、明确目标

选用电教媒体,首要原则就是媒体要服从于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教材,准备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制订出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为之服务的电教方案,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以便使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内容,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诸方面得以和谐发展。在引导学生体会周总理生活简朴这部分时,我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然后提出两个问题,同学们在电视中也看过宫殿式的房子,想想看,以前可能谁住的?里面会有哪些摆设?而当高大的宫殿成为我们总理工作的地方时,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课件展示富丽堂皇的宫殿,与周总理的办公室作比较。形象的对比中,学生又一次感受到总理的生活简朴,对总理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这样,电教手段的效能也就在目标达成中得到艺术的体现。

三、注重实效

电教媒体有其优势,但具体操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切不能摆花架子。要把理解教材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理解是通过独立思考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理解是能力的标志,小学生年龄小,实践经验少,对教材中的某些片段、词句、概念、定义理解有困难。通过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电教教材,可使复杂、难以理解的内容变为直观、浅显、易懂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掌握规律,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在引导学生体会周总理工作劳苦时,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象周总理深夜批阅文件时的心理活动,进一步感受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同时利用课件向学生提供周总理当年一天工作的日志及逝世前几桩动人的事例,进一步丰满总理的人格魅力,使文本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立起来。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我巧妙地让学生结合课外查阅的资料和图片,利用课件播放清幽的音乐渲染气氛,激发情感,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自由抒写对总理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虽有众多优势,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手段,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能忽视。在使用电教媒体时,教师的语言、表情、姿态、板书始终是连接各种教学媒体最活跃的因素。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因素,他决定着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的程度和水平,因而现代化条件下更不能忽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课堂引入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对语文教学,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时效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提高40分钟效率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我们更要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恰当地选择多媒体设备,让信息技术营造出灵动的语文课堂!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灵动 巧妙 营造 语文课堂